TL;DR
从一个朋友间的内部玩笑开始,这个项目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可能颠覆行业规则的全新领域。改变共识机制的宏大构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引言
区块链的数量远超过实际使用它们的人数,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关于这些去中心化账本如何在参与者间达成共识的具体机制,却鲜为人知。
当前L1共识机制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统计了市值超过150亿美元的区块链所使用的共识机制,发现大多数主流区块链都采用了工作量证明(如比特币)、权益证明(如以太坊)或委托权益证明(如Solana)等机制。这些系统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尽管不断有新的共识机制设计出现,但多数都未能获得显著的市场份额。不过现在,一个对区块链治理有独特见解的新项目正在崭露头角,它可能为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变革。
安全性=流动性函数
Berachain是基于Cosmos SDK构建的EVM兼容L1链,虽然没有正式的市场定位,但已经在Twitter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其团队在各种活动和媒体平台上的出色表现,以及对社区友好的态度,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与传统企业风投支持的协议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了区别于竞争对手,Berachain创新性地提出了”流动性证明”经济模型,旨在解决权益证明网络中常见的两大痛点:治理流动性真空问题以及协议与验证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前者导致大量流动性被锁定在网络保护中,后者则造成协议与验证者之间的利益错配。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Berachain设计了一套创新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优化代币经济模型来最大化链上流动性。与传统区块链不同,Berachain将治理代币与gas代币分离:BERA作为原生gas代币,BGT则是不可转让的治理代币,但可以1:1兑换为BERA。
这一看似复杂的代币设计在实际运作中展现出其精妙之处:流动性提供者获得BGT奖励,这些代币可以委托给验证者;验证者根据获得的委托权重来生成区块;同时,验证者还能通过BeraChef智能合约引导未来的流动性激励分配。这种机制创造了一个正向循环:流动性带来安全性,安全性又促进更多流动性。
测试网实践
再好的理念也需要实践检验。自今年1月上线以来,Berachain测试网已经运行了数月,为我们观察其实际表现提供了宝贵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测试网仍处于实验阶段,功能有限且可能发生变化。
从早期数据来看,Berachain展现出了惊人的吸引力。在测试网上线后的短短12天内,就积累了超过100万个独立地址。虽然其中活跃用户比例不高,这在测试网环境中实属正常。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为期三个月的Galxe活动吸引了超过400万独立参与者。
随着Galxe活动在3月底结束,测试网活动量有所下降,这在意料之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数据显示交易量又出现回升趋势,这表明项目正在形成自己的用户基础。
在生态建设方面,测试网上已经涌现出众多协议,其中几个核心项目尤为关键:BEX去中心化交易所作为流动性枢纽,Honey稳定币成为生态通用支付工具,BERPS永续合约交易所提供高达100倍的杠杆交易,以及BEND借贷市场。这些原生项目构成了Berachain生态的基础设施。
目前,大部分治理代币激励都流向了这些核心协议,特别是BEX交易所。流动性提供者可以获得约20%的年化收益率,这主要来自代币激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测试网中尚未出现预期的贿赂机制实践,这也是未来需要继续观察的重要方面。
展望
作为一个以教育和发展为目的的实验性网络,Berachain测试网的启动无疑是成功的。开发者获得了宝贵的实战测试机会,项目方也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链上数据。当然,在数据透明度和链上可见性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这个充满创新精神的区块链项目,正在为我们描绘一个以流动性为核心的全新区块链安全图景。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