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每周我都会投入大量时间阅读、研究,并与区块链领域的顶尖创始人和投资者交流。这份来自Token 2049和Solana Breakpoint活动现场的第一手观察报告,希望能为你呈现当前加密世界的真实图景。
作为2013年就进入这个行业的老兵,我见证了太多起起落落。这次活动期间,我不仅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交流,还像爱丽丝漫游仙境般探索了Token 2049迷宫般的展区。
首先要为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和Token 2049的组织者点赞——在F1赛事即将到来的繁忙时段,他们成功举办了一场堪称完美的活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次活动的氛围、了解主流公链动态、观察项目发展、倾听创始人声音、分析风投动向,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赢家与输家盘点。
整体氛围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憧憬着加密货币将彻底改变世界的未来。但现实是,这个行业更像是一个充满刺激的赌场,参与者们像喝了浓缩咖啡的小松鼠,从一个热点疯狂追逐下一个。
Token 2049期间500多场边会活动就是这种浮躁氛围的缩影。许多项目营销预算远超实际收入,华丽的展位背后是惨淡的用户采用率。曾经对白皮书一掷千金的风投们也开始变得谨慎。好消息是:现在只有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才能获得资金;坏消息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太高的学费。
行业碎片化日益严重,100多个L1/L2协议争夺同一批用户的注意力。我们从Solana跳到以太坊,从Base到Justin Sun的冒险之旅。这种短期炒作固然精彩,但我们承诺的大规模采用何时才能实现?从一个热点跳到另一个,从一条链换到另一条,这绝非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ICO狂潮、DeFi挖矿、NFT狂热、GameFi庞氏骗局,再到如今的质押、再质押,最终沦为积分和空投的金字塔游戏。下一个噱头会是什么?与我交流的业内人士都对行业方向充满忧虑——热闹非凡,实质进展却寥寥无几。
风投们因为错过迷因币热潮而懊恼,创始人抱怨融资环境变冷,投机者疲于奔命,矿工们对空投收益大失所望。唯一笑得开心的是交易所、赌博平台及其基础设施提供商——从F1赞助和豪华展位就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AI和传统股市正在分流资金。NVIDIA的回报率甚至超过加密货币,风险更低且操作简便。聪明的资金正在转向传统市场——毕竟,购买MSTR或COIN的期权也能获得加密市场的风险敞口。
当然,希望之光依然存在。优秀的创始人仍在获得资金,具有实际收入能力的应用开始浮现。风投变得更为理性,索尼、跨国银行等传统机构也开始谨慎布局。但要明确的是——这距离我们承诺的大规模采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机会在哪里?我认为答案取决于每个人的视角。你身处什么位置?在玩什么游戏?属于哪个阵营?目前加密领域存在两种主要玩法:短期投机游戏由投机者、短期创始人和KOL主导;长期价值游戏则由大基金支持的顶尖开发者推动,他们着眼于上市和成为下一个Solana的机会。
虽然当前环境如同雨中游行,但依然闪耀着可能在未来几年带来惊喜的项目和创始人。我已在加密世界深耕11年,并将继续坚守。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如果比特币涨到10万美元,我们又会以比”去中心化”口号传播更快的速度重回庞氏狂欢。届时没人会在意基本面——直到市场再次敲响警钟,但那时可能为时已晚。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规避风险,始终如一。
—— Sankalp Shangari, Hashtalk :)
加密货币受众
加密零售投机者 (65%)
这些新手如同兴奋的小狗,追逐每一个闪亮的目标。他们主要寻找下一个Bonk或WIF,希望通过快速进出获利。这类人群的特点是:充满不切实际的暴富幻想,热衷于各种赠品活动,沉迷短期收益而忽视大局,其中一些人甚至尝试启动自己的项目,但大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聪明”的开发者和风投 (25%)
这群自诩精英的人士试图效仿Vitalik、Anatoly等行业领袖,同时向风投兜售梦想。他们的典型策略包括:优先确保未来2-3年的运营资金,通过KOL合作制造热度;大量抛售国库代币为运营融资,并在上市时对冲风险;一旦市场转熊,就将烂摊子留给风投和散户;他们擅长营造长期价值的假象,直到代币发布露出真面目。
真正的建设者 (10%)
这是真正的远见者群体,致力于构建有价值的商业未来。他们不仅拥有卓越的智慧,更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虽然初期可能难以获得关注,但他们拒绝为了短期流动性而仓促发币。这群人为长远而来,脚踏实地,直言不讳地倡导行业可持续发展。
这三类人群构成了加密领域的众生相——从冲动的赌徒到精明的操盘手,再到真正建设未来的实干家,后者或许正是引领行业走向光明的关键力量。
L1/L2 和基础设施
以太坊正面临身份危机,如同经历中年危机的富豪。随着关注度转向Solana和某些EVM Layer2,许多用户开始质疑以太坊的方向。我不禁思考:以太坊的思想领袖是否太过安逸,以至于疏远了开发者社区?为什么他们不能像Solana那样活跃?
在我看来,Solana无疑是当前的领跑者。在Breakpoint活动后,Solana生态的热度达到新高。他们不仅言出必行,产品交付速度更是快得惊人。Firedancer的进展就是明证。与混乱的ETHGlobal相比,Solana社区组织得井然有序。专注单链发展的策略和团结的社区是他们的制胜法宝。
TON在Token 2049上大放异彩,其TADA打车服务和加密支付获得广泛好评。拥有8亿潜在用户的TON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主流L1。与此同时,风投仍在寻找下一个”Solana杀手”,因为从投资回报率看,只要能押中一个百倍项目,就相当于找到了金矿。
新一代L1如Monad和Berachain成为热议焦点,而SUI和Base也备受关注。相比之下,Aptos、SEI等”千禧链”逐渐失势,Polygon、Algorand等”老牌链”更是快速淡出视野。虽然做市商和新叙事偶尔会带来价格反弹,但往往如昙花一现。
我们正看到公链向垂直领域深耕的趋势:Solana专注表情包/支付/交易,Ronin专攻GameFi,Arbitrum聚焦DeFi。这一趋势加上链抽象解决方案,正在改善用户体验。同时,一些老牌链转向提供B2B基础设施和服务,虽然能维持代币价值,但更像是权宜之计而非长远之策。
总结来说,当以太坊在身份认同中挣扎时,Solana正开足马力推进创新。未来几年,观察哪些项目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将非常有趣。
项目和创始人
加密融资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仅凭一份精美PPT就能获得投资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获得资金的项目也好不到哪去,他们陷入烧钱循环:资金耗尽后必须再融资或发币。如果没有新用户或实际收入,盈利之路就如同雾夜独行。
新项目如SUI、Aptos、Berachain等凭借补助和活跃度吸引关注,而老项目则像过时的玩具乏人问津。与此同时,庞氏骗局2.0如野草般疯长,让人想起Celsius和BlockFi崩盘前的疯狂。质押、再质押等衍生品在多个链上泛滥,增加了系统风险和碎片化。
许多技术创始人对加密行业的独特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忽视代币经济学、产品市场契合度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优秀的产品只是基础,还需要强大的人脉和运气才能成功。如果你不在顶级风投圈或不是”KOL黑手党”成员,就只能寄望于运气。
加密世界是一场策略游戏,了解规则才能生存,否则只会成为数字荒野中的又一个警示故事。
风险投资基金
对大多数风投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年:要么入场过早看着投资贬值,要么刚投资却发现解锁还需12-18个月——在加密世界这就像等待蜗牛跑马拉松!
但也有少数风投像棋手般运筹帷幄。他们协助项目以高估值上市,对冲风险后,等待代币跌至谷底时低价回购。这就像在时装周后以折扣价买到高级定制——关键在于把握时机!
多数风投终于意识到市场需要能产生实际收入的项目,如Friend Tech、Pump Fun等。挑战在于在激烈竞争中筛选出赢家——仅Pump Fun的仿盘就超过100个!
流动性提供者成为香饽饽,因为项目急需TVL来成功发币。但多数流动性基金今年表现不如比特币——除非他们擅长交易迷因币。受监管基金无法参与迷因币投资,而今年大部分热度恰恰集中于此。
机构投资者兴趣渐增,但仍在观望。亚洲的财富经理和家族办公室在ETF推出后表现出兴趣,但需要可信赖的渠道。每当发生黑客攻击或诈骗事件,他们就会迅速撤资。
总结来看,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那些坚定前行的投资者仍可能在这片混乱中找到成功之路。
叙事
AI项目在预期市场份额方面表现突出。似乎每个人都在构建去中心化计算网络,就像当初人人都想做高性能L1/L2一样。但我对AI与加密的结合持乐观态度。
亚洲在加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开发者、创始人和风投数量与西方相当。新加坡/迪拜/香港的监管环境更为明确,许多人都希望进入亚洲市场。这里的人口更年轻、更有活力,接受度也更高。
Perps叙事回归到Hyperliquid。在GMX之后,除了HyperLiquid,没有其他永续合约DEX获得关注。许多人预测其上线时FDV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这将为其他创新平台树立标杆。
真实世界资产(RWA)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目前Helium和Solana似乎领先。Helium通过扩展家庭Wi-Fi信号,已与手机公司合作,拥有超过75万用户。
迷因币狂热难以消退,因为我们本质就是”炒币狂人”。主要迷因币的每次回调都可能是买入机会。我们也在投资迷因币相关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具有真实收入潜力。
链抽象作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令人兴奋。虽然Token 2049上相关展位过多,尚未出现明确赢家,但其用例非常清晰——让用户无需了解区块链就能进行多链交易。
比特币生态系统发展似乎在放缓。虽然活动很多,但预期市场份额不如去年强劲。整个生态仍显混乱,实际应用与用户体验存在差距。
质押和再质押失去动能。由于过多衍生品导致生态碎片化和风险增加,我对这方面不太乐观。LIDO似乎受到诅咒,人们开始转向其他领域。
赢家和输家
SOL显然是最大赢家,成为”一链独大”的典范,ETH紧随其后,TON则是潜力股。我的赌注押在TON上,而认为SUI像其他千禧链一样只是昙花一现。SUI接近250亿美元FDV上限,我认为这就是顶峰。
TAO/Bitrensor是最受关注的AI项目之一,也是我在该领域的最爱。Render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Binance可能在CZ回归时引发轰动,但BSC需要创造更多迷因效应,而不是上线像”Neiro”这样的失败项目。
$Mother在迷因币中引起巨大关注,Izzy的营销工作令人印象深刻。Hyperliquid凭借流畅的用户体验迅速崛起,成为许多交易者的首选。虽然意见分歧,但值得密切关注。
Q4将有40多个优质项目上线,还有100多个在排队。这意味着超过200亿美元的新FDV。流动性问题令人担忧:如果要投资Monad和Berachain等新项目,人们必须抛售老牌L1代币。我认为流动性不足将损害许多项目和社区。
GameFi仍未见起色,关注度低迷。但我相信GameFi终将复苏。我们看好去年的一些项目,但今年没有新增GameFi投资。Ronin是其中的亮点。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