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基础设施的早期设计决策往往决定行业走向,即便初衷是去中心化,技术和市场演进仍可能导致集中化。互联网历史表明,从ARPANET的去中心化架构到万维网后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便利性优化逐渐催生了Google、Amazon等垄断巨头。当前区块链领域面临相似挑战,如以太坊L2方案依赖中心化排序器。文章强调必须从底层架构嵌入去中心化原则,Sui区块链通过面向对象模型、并行化扩展和去中心化存储等设计,避免重蹈”设计债务”覆辙,构建真正抗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回顾多年前参与服务数十亿用户项目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基础设施的初始设计对整个行业走向的决定性影响。那些最初标榜开放、中立和去中心化的平台,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滑向集中化的轨道。这种演变并非源于恶意,而是早期设计决策在技术和市场自然演进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

这让我意识到,基础设施的设计选择必须从一开始就慎之又慎。关键设计需要确保技术能够内置公平性,从根本上防止权力过度集中。

似曾相识的发展轨迹

在负责大型互联网项目时,我亲身体会到一个深刻规律:”权力总是倾向于集中化,即使没有人刻意为之。”当去中心化行业初现时,比特币、以太坊等创新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摆脱传统权力结构的希望。我们曾天真地认为,通过代码就能实现公平,摆脱中间商的束缚。

然而现实给了我们当头一棒。那些曾经让互联网走向集中化的力量,如今正在同样影响着这些所谓的”去中心化”系统。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这不禁让人思考:最初设计为能够承受核战争的去中心化P2P网络的互联网,为何最终走向了集中化?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互联网从理想主义起点到高度集中化生态的演变历程。

互联网的初心:点对点网络

互联网的雏形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项目。当时的设计理念很明确:避免单点故障,确保即便部分网络失效,整体通信依然可靠。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来源: @DailySwig

这种设计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网络环境:每个节点都是独立对等体,能够自主发送和接收数据。TCP/IP、FTP、Telnet等协议的设计初衷都是为了开放和协作,而非强化控制。70-80年代,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NSFNET和ARPANET相连,形成了一个无人能控制全局的去中心化网络。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然而,90年代初万维网和浏览器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第一个网站页面复现(图片来源:CERN)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兴起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的缔造者

1989-1991年诞生的万维网基于开放标准,任何人都能轻松建立自己的网站。但90年代初期,”网页浏览”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杀手级应用,网站逐渐转变为在线商店和新闻平台,普通用户不再自己运行服务器。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1994年Netscape浏览器主页(截图来源:Alex Pasternack / OldWeb.today

搜索引擎如AltaVista、Yahoo!和后来的Google帮助用户在信息爆炸中找到内容。网络效应显现:用户越多,搜索引擎优化得越好,市场地位越牢固。Google的PageRank算法使其成为互联网探索的首选入口。

与此同时,ISP崛起为数百万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向”下行优化”发展。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随着用户规模扩大,早期互联网开放性的设计理念开始暴露出局限性。

安全机制与集中化演变

互联网早期协议无法应对海量用户和商业滥用。垃圾信息泛滥,黑客攻击激增,迫使网络引入更多管控措施。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来源: emailtray.com

防火墙和NAT技术的引入削弱了P2P特性,位于NAT后的主机被迫成为仅客户端角色。这些基础设施决策相互强化,推动互联网向集中化发展。

“守门人”的崛起

运行个人服务器的复杂性和成本,加上技术壁垒,使真正的P2P参与者越来越少。2000年代早期,少数公司意识到控制数据中心能带来巨大竞争优势。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来源:datareportal.com

Google、Amazon、Facebook等巨头建立了庞大的基础设施。用户越多,数据越多,产品优化越好,形成良性循环。互联网收入模式转向目标广告,进一步集中了权力。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基础设施逐渐迁移到AWS、Azure等云服务,只有少数公司能高效运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内容分发网络和DNS解析服务也集中到少数公司手中。

权力集中的后果

大型企业最初并非出于恶意,但早期网络架构的自然演进导致权力向少数巨头倾斜。这些平台设定服务条款,决定用户看到的内容,成为公共话语的实际仲裁者。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讽刺的是,最初开放的去中心化网络,如今成为少数公司把控信息流的工具。这些企业在某些方面的影响力堪比政府,能够操控公共舆论、影响商业活动。

区块链的重蹈覆辙

与早期互联网相似,如今的区块链技术也在面临集中化压力。以太坊扩展性问题推动开发者采用Layer-2解决方案,但许多依赖于单一的”排序器”。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类似模式出现在NFT生态系统中。单一主导市场成为二级交易主要场所,能够随时修改规则,损害创作者利益。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这些”临时”解决方案往往会变成永久,因为用户追求快速、便宜的体验,开发者选择熟悉可靠的方案。

为建设者设计

要避免数字巨头主导的情况重演,需要关注未来的创新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真正去中心化的系统需要从一开始就植入支持去中心化的理念。

设计债务的教训

从我构建亿级用户系统的经验看,一旦系统变得关键,就很难彻底重建。早期区块链行业的”扩展性三难困境”并非天生,而是最初设计架构的缺陷。

每次修补短期问题的尝试,往往增加了复杂性和中心化控制点。教训很明确:必须从一开始就正确设计架构。

Sui的设计理念

Sui的面向对象编程模型与Web2工程师的思维方式一致,减少了概念负担和常见陷阱。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Pilotfish原型: https://blog.sui.io/pilotfish-execution-scalability-blockchain/

Sui为处理现实负载而构建,能够水平扩展。对象模型实现了大规模并行执行,每个对象本质上是自己的分片。

打造无法作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架构

本地费用市场确保某一区域的拥堵不会影响网络其他部分。这些设计嵌入平台基础中,防止退化为守门人模式。

去中心化存储和网络

Walrus提供可验证的去中心化存储层,性能堪比主流云服务。SCION网络协议打破传统ISP控制,使数据路由更安全可靠。

健全设计的重要性

去中心化不仅是节点数量,而是通过架构设计防止权力集中。Sui展示了从第一天就以正确原则设计的成果,确保无论规模多大都能保持初衷。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X】,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vanWeb3】。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
  2.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构成投资建议。
  3. Gate Learn 团队翻译文章,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内容。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035.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

  • 索拉纳(Solana)突破10万TPS:压力测试展现惊人交易处理能力

    Solana主网TPS短暂飙升至107,540,创主流区块链纪录,但主要由无操作程序调用推动,实际交易吞吐量约1,000-1,050 TPS。网络活跃度仍由迷因币主导,DeFi TVL回升至107亿美元。SOL代币价格现报187美元,较历史高点低36%。

    2025年8月18日
    2400
  • Finance Redefined: How Senator Lummis’ Crypto Tax Relief Plan Boosts DeFi Growth in the U.S.

    美国参议员Cynthia Lummis提交加密税改法案草案,提议免除小额交易税收并递延挖矿/质押收益税。同时,Ondo Finance与Pantera Capital设立2.5亿美元基金加速RWA代币化进程,PancakeSwap季度交易量激增至5300亿美元。FATF强化加密监管合规要求,CertiK数据显示上半年行业损失达25亿美元但Q2黑客事件减少。监管明晰化推动传统机构加速布局链上金融,Chainlink新合规框架瞄准百万亿美元机构资本入市。

    2025年7月7日
    2600
  • Humans.AI——将AI融入NFT实现Web3基因库的数字永生

    humans.ai宣布主网上线,打造区块链+AI一体化平台,通过NFT技术存储人类数字基因(如声音、形象),实现AI模型的链上交易与治理。其核心机制PoH(人类证明)结合生物识别与区块链验证,确保AI应用符合伦理规范。原生代币$HEART驱动生态,支持质押、治理及价值流转,目标是将人类智能要素封装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探索Web3时代的”数字永生”路径。

    2025年8月16日
    800
  • MT Capital 深度解析以太坊坎昆升级:关键影响、投资机会与利好赛道分析

    长话短说 Dencun 升级的核心之一即通过 EIP-4844 引入新型数据结构 blob,存储 L2 向以太坊提交的交易数据,从而显著地降低以太坊 L2 的交易成本,提高 L2 的交易吞吐量,利好 L2 生态。 Dencun 升级还通过 EIP-1153 引入了新的瞬时存储操作码,支持智能合约读取、调用临时存储的数据,以此降低以太坊的存储成本和 Gas 消耗,提升主网的可拓展性,利好主网生态应用。 根据 12 月 19 日发布的 Shadowfork 测试报告以及 1 月 4 日举行的第 178 次以太坊核心开发者执行会议,目前以太坊 Dencun 升级测试情况良好,主网的 Dencun 升级有望在 2 月底完成。 Dencun 升级会促进 L2 生态的繁荣,并带动去中心化存储、DA 以及 RaaS 等 Infra 赛道的需求。对于应用层而言,Perps、LSD、ReStaking 以及 FOCG 等赛道也会因 Dencun 升级受益。

    2025年7月20日
    2400
  • 以太坊价格预测:未来一个月市场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

    美国批准现货比特币ETF强化了比特币作为价值储存工具的地位,而以太坊(ETH)面临Solana等竞争链的挑战。尽管Layer-2增长和ETH燃烧减少影响其价值积累机制,但以太坊凭借成熟的Solidity开发者生态、EVM广泛应用、DeFi抵押品实用性及主网安全性等优势保持长期竞争力。现货ETH ETF若获批将打破资本流动壁垒,目前市场预期批准概率30-40%。虽然L2可能减少主网区块空间需求,但桥接ETH和质押机制形成流动性消耗。ETH兼具价值存储和技术代币特性,2024年下半年有望跑赢大盘,其结构性需求驱动和创新生态将支撑多重价值叙事。

    2025年7月13日
    17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