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今互联网的通信基础设施基于TCP/IP协议栈的中心化架构,这种架构正面临着诸多挑战。DNS污染和IP地址分配集中化不仅导致资源分配不公,还带来了安全隐患。传统的CA机构认证机制使得通信容易遭受攻击或篡改,存在严重的信任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数据必须通过中心化服务器传输,这不仅增加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也使得网络内容更容易受到审查。针对这些问题,Sending Network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探讨该项目的背景及其创新解决方案。
Sending Network 是什么?
Source: https://x.com/Sending_Network
SendingNetwork是一个创新的去中心化通信网络,其核心功能是让用户无需依赖中心服务器即可实现点对点聊天。对于Web3应用开发者而言,SendingNetwork提供了丰富的SDK和API工具包,使他们能够轻松为应用程序集成聊天和其他通信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SendingNetwork为用户提供了跨应用的综合视图,可以统一管理社交图谱、个人数据、联系人信息以及历史记录,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Source: https://sending-network.gitbook.io/sending.network
项目背景
团队成员
Sending Network的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经验,其中多位成员曾参与开发全球用户超过2亿的Dolphin浏览器。创始人Yongzhi Yang和联合创始人Jameel Lee带领着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团队,核心成员大多来自微软、Dolphin等知名项目,在操作系统级开发和大规模用户场景的性能优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融资情况
Sending Network已成功完成总额达2000万美元的融资。在种子轮融资中,项目获得了750万美元资金支持,投资方包括Nomad Capital、Symbolic Capital等知名机构,以及Coinbase前CTO Balaji Srinivasan等个人投资者。随后的战略轮融资规模达到1250万美元,由Insignia Venture Partners等领投。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与其他区块链网络的集成,包括Avalanche、Arbitrum等EVM兼容链以及Solana、Sui等非EVM链,同时还将用于开发行业专用SDK和启动社区大使计划。
技术架构
SendingNetwork采用了创新的”客户端边缘区块链”三层架构,这种设计既吸收了去中心化通信堆栈的优势,又有效解决了其局限性。这种独特的架构在确保系统稳健性的同时,还保持了出色的用户体验,在当今复杂的数字环境中实现了难得的平衡。
接入层
用户可以通过集成Sending Network SDK的各种应用(如钱包、游戏、DApp等)作为客户端接入网络,这些应用都支持端到端加密通信,为用户数据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Sending Network引入了WatchDog节点机制。这些节点就像网络中的哨兵,持续监控Edge节点的运行状态,通过定期发送挑战消息来检测节点响应能力,并将结果报告给Guardian节点。WatchDog节点的奖励机制设计巧妙,鼓励它们对网络中不同Edge节点进行广泛而持续的监控,从而确保整个网络的高可用性。
中继层(Edge Network)
作为SendingNetwork的核心支柱,中继层承担着消息高效中继和缓存的重要功能。Edge节点在这一层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负责消息的安全路由和加密中继,还为离线用户提供消息缓存服务。这些节点采用创新的中继证明机制,每条转发的消息都会经过发送者、中继者和接收者的多重签名验证。通过优化P2P网络协议,中继层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广播消息,显著提升了网络效率。节点运营商通过提供可靠的消息中继服务获得相应奖励,这种激励机制确保了网络的长期稳定运行。
共识层(Guardian Network)
共识层由Guardian节点构成,这些节点基于ZK-Rollup的Layer2网络运行,承担着验证中继节点工作量证明的重要职责。Guardian节点在网络中扮演多重角色:既是ZK验证者,又是交易排序者,同时还负责节点性能审核。它们利用ZK-Rollup技术高效验证Edge节点和WatchDog节点提交的大量工作证明和交易数据,确保整个系统的公平性和可靠性。此外,Guardian节点还实施了一套完善的去中心化治理机制,通过精心设计的激励和惩罚措施,确保网络长期健康发展。
Source: https://sending-network.gitbook.io/sending.network
技术亮点
去中心化身份(DID)与金融属性
Sending Network通过创新的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体验。用户可以直接使用钱包地址进行点对点通信,无需依赖传统中心化认证服务。系统支持多钱包地址映射到单一DID,通过链上智能合约解决身份碎片化问题。在传输层,DID文档通过区块链进行验证,确保真实性和完整性,完全取代了传统的CA认证机制。这种设计不仅消除了信任风险,还赋予用户完全的数据控制权。
在金融属性方面,Sending Network通过区块链存储确保身份和交易记录的不可篡改性,结合多因素验证机制大幅提升安全性。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执行,提高操作效率,同时支持跨链互操作性,让用户可以在不同区块链间无缝转移资产。系统还整合了零知识证明等隐私保护技术,并支持多重签名等高级资产管理功能。
社交图谱与数据主权
Sending Network通过去中心化存储方案(如IPFS)保存用户互动数据,确保用户完全掌握自己的数据所有权。这种设计支持用户数据在不同平台间自由迁移,打破了传统平台的数据孤岛。项目还创新性地引入了SquadNFT和MemberNFT机制,通过代币化的方式管理社群准入和成员身份,极大地增强了社交场景的互操作性和灵活性。
安全与隐私的三层防护
Sending Network构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在消息传输层面,采用多节点转发机制有效防止元数据泄露;在加密算法层面,结合X3DH协议和双棘轮算法,确保每条消息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在隐私保护层面,通过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为用户提供可配置的隐私保护方案,让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在性能与隐私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应用场景
核心产品:SendingMe
SendingMe作为Sending Network的旗舰产品,已经吸引了超过40万用户。这款去中心化即时通讯平台集成了加密聊天、群组管理、NFT交易与支付等丰富功能。其跨平台加密聊天功能支持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所有通信内容都经过端到端加密。强大的群组管理功能满足不同场景的协作需求,而内置的NFT交易和支付功能则让用户可以直接在聊天界面完成数字资产交易。同时,SendingMe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善的SDK和API,大大降低了Web3应用集成通信功能的门槛。
来源:https://www.sending.network/
基础设施级用例
Sending Network的去中心化邮件系统采用任播地址直接投递机制,完全摆脱了对传统邮件服务器的依赖。其抗审查CDN网络通过分布式节点缓存内容,不仅提升了访问速度,还能有效抵抗网络审查。在跨链通信方面,Sending Network支持以太坊及EVM兼容链,使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资产转移和通信变得简单高效,为多链钱包的无缝交互创造了可能。
总结
Sending Network不仅代表着通信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于数据主权与网络自由的革命。通过重构互联网底层协议,该项目有望成为Web3时代的”数字邮政系统”,为去中心化社会(DeSoc)奠定坚实基础。尽管在技术和监管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其颠覆性潜力已经吸引了开发者、投资者和用户的广泛关注。
作者: Alawn
译者: Paine
审校: SimonLiu、Edward、Elisa
译文审校: Ashley、Joyce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