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摩根大通正计划推出以客户持有的数字资产(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为抵押的贷款服务,这标志着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首次直接参与加密货币抵押融资。
根据《金融时报》和路透社报道,该计划将扩展该行现有接受比特币现货ETF作为抵押品的业务。知情人士透露,若顺利推进,该项目最早将于2026年启动。
这项扩展计划表明受监管金融体系对数字资产的接受度正在提升,与美国大型银行的整体趋势保持一致。据悉摩根大通第一阶段将接受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及其他SEC批准的比特币现货ETF。
第二阶段将直接接受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贷款抵押品,前提是这些资产必须托管在Coinbase或Anchorage等经批准的第三方托管机构,以符合美国监管要求。此举将使摩根大通能够为希望保持加密货币市场敞口同时获取流动性的机构及超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
这一战略反映出摩根大通领导层态度的转变。曾于2017年称比特币为”骗局”的CEO杰米·戴蒙,如今已采取更务实的立场。今年5月,戴蒙表示,尽管他本人仍对比特币持怀疑态度,但银行将支持客户参与市场的权利,并致力于参与稳定币基础设施建设。
加密货币抵押贷款可能为摩根大通开辟资本高效的收入渠道。这种结构使银行能够在不强制客户清算长期持有的加密资产情况下获得收益。但该模式也带来新的监管和运营考量,包括违约处理机制和数字抵押品清算流程。
由于多数美国银行不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摩根大通可能会使用第三方托管机构来托管质押资产。该行需要解决产权转移、基于智能合约质押的法律可执行性,以及美国破产法下这些资产的处理问题。
美国加密货币监管环境的变化
这一举措出台之际,监管正日趋明朗。7月19日通过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和数字资产支持的金融产品建立了监管框架,包括准备金要求和美联储监督。该法律可能缓解银行参与代币化美元资产业务的监管摩擦。摩根大通基于ETF的贷款计划将受益于此,因为代币化或ETF打包资产的估值和保证金计算比直接质押代币更简便。
同业竞争也在加速传统银行的加密布局。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都在推进稳定币开发或加密相关抵押计划。与此同时,曾主导加密信贷市场的原生机构如Genesis和Celsius已退出市场,留下监管严格的传统银行正在填补的空白。摩根大通的入场将使机构投资者无需依赖离岸或非银行平台即可获得加密支持的流动性。
自2022年Genesis和Celsius等机构暴雷导致市场收缩以来,加密货币抵押贷款需求已大幅回升。银河研究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平台未偿还贷款总额超过310亿美元,若计入加密支持的稳定币发行量则达390亿美元。较2022年底96亿美元低点的反弹,反映出市场对链上和机构借贷的需求复苏,其中去中心化金融在整体市场活动中的占比持续增长。
在此背景下,摩根大通的计划可能吸引寻求结构化产品或希望以增值加密头寸获取流动性的客户。
该计划的启动也将成为银行如何应对巴塞尔委员会对加密资产敞口设定高资本要求的测试案例。虽然直接接受非包装比特币抵押需承担1250%风险加权资产的资本要求,但基于ETF的贷款可能适用现行指引下的优惠待遇。
随着监管框架演变,该计划的操作参数仍存在疑问,包括高波动性资产的保证金门槛、链上抵押品扣押与清算协议,以及企业客户准入资格等。其结果可能影响其他金融机构在传统银行监管框架内设计加密支持信贷产品的方式。
摩根大通进军加密抵押贷款领域,进一步推动数字资产融入机构金融体系。在内部支持、监管动力和竞争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该计划体现了该行审慎参与加密市场的策略——通过信贷和基础设施介入,同时避免直接托管资产或投机头寸。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5733.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