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飒姐团队注意到”稳定币”和”RWA”等概念在市场中持续升温。多家券商研报频繁提及”RWA概念股”,甚至列出了部分A股相关个股。与此同时,各类自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在研究相关法律问题时,我们发现这些内容普遍存在过度概念化的问题,不少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蹭热点”现象。比如,我们曾关注的一家以彩票印刷为主业的A股公司,如今竟被归为RWA概念股,这种牵强附会的现象着实令人啼笑皆非。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RWA和稳定币概念炒作背后潜藏的法律风险。
多地监管部门7月密集发布风险警示
对于有意借RWA或稳定币概念炒作牟利的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今年7月以来,全国多个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发布风险提示,明确指出有不法分子利用稳定币等新兴概念从事非法金融活动。
7月中旬,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特别强调,近期以稳定币、数字藏品、RWA为代表的新概念受到市场热捧,部分不法机构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以这些新兴概念为噱头,通过承诺高额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该文件明确警示,此类炒作行为可能涉及多项刑事犯罪,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资、非法经营、诈骗、传销和洗钱等。经历过P2P时代的投资者对这些罪名应该并不陌生,如今在RWA和稳定币领域再次出现类似警示,值得所有人高度警惕。
与此同时,苏州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办公室也发布了类似的风险提示,重申了”稳定币””RWA”与虚拟货币的关系,并强调虚拟货币在我国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均属非法金融活动。该提示还特别指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行为。
北京、深圳等地也陆续发布了相关警示。综合各地监管部门的表态可以看出:首先,RWA和稳定币本质上仍属于虚拟货币范畴,受我国现有监管政策约束;其次,即便是境外合法交易所,向境内提供服务也属非法;第三,境内炒作这些概念存在极高的法律风险。
境外市场同样存在严格监管
有投资者可能会考虑将业务转向香港、迪拜或阿布扎比等地区。近期确实有不少人咨询在香港开展RWA和稳定币业务的相关事宜。但需要提醒的是,香港地区的监管可能更为规范和严格,单纯想炒作概念并非明智之选。
以稳定币为例,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向公众推广无牌稳定币将构成刑事犯罪,最高可处5万港元罚款及6个月监禁。香港证监会(SFC)还强化了反洗钱要求,规定稳定币必须由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全额支撑,且储备金需独立托管。香港的监管框架被国际媒体评价为”全球最严格的稳定币监管体系”,其将刑事处罚与金融制裁相结合的做法,较欧盟和英国更为严厉。
再看RWA领域,目前香港真正落地的RWA项目仅有两个,多数项目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有些项目仅仅获得某个金融牌照,就宣称进军RWA领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尚未建立完整的RWA监管框架,监管部门只能采取极为审慎的态度。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RWA项目难以真正落地。对于有意长期发展的投资者,建议等待监管规则进一步明确后再做打算。
给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提示
除了从业者外,飒姐团队还想特别提醒普通投资者警惕RWA和稳定币领域的投资骗局。近期曝光的”JD稳定币骗局”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冒充知名企业,宣称注册即赠送稳定币和原始股,并通过拉人头方式发展下线。尽管相关企业已多次辟谣,但仍有许多投资者上当受骗。
这类骗局往往利用投资者对新概念的陌生感和投机心理。我们再次强调:在参与任何稳定币或RWA相关投资前,务必核实项目真实性,警惕高收益承诺,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对于非专业投资者,建议保持谨慎态度,切勿盲目跟风。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