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RWA.xyz数据显示,记录在公共区块链上的代币化资产总规模已突破2930亿美元。
这一数字包含约2667亿美元的稳定币,意味着代币化市场正逼近3000亿美元关口,凸显其作为链上金融市场基础架构层的重要地位。若排除稳定币,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规模约为263亿美元。
现实世界资产总览(数据来源:rwa.xyz)
美国国债代币化已成为该市场的标志性增长点。该板块在3月突破50亿美元后,当前未偿价值已接近73亿美元。
贝莱德的BUIDL基金以24亿美元规模位居首位,富兰克林邓普顿的BENJI基金以约7亿美元紧随其后,Ondo的OUSG及其他发行方(包括USYC、JTRSY和USTB)共同构成主要发行阵营。
在高利率环境推动下,短期债券上链进程加速,资金正持续涌入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债产品。
今年以来,代币化国债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资产增长近80%,截至仲夏已达74亿美元。市场参与者日益将这些产品用于收益获取和结算增效,机构发行方则成为采用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贝莱德与富兰克林等传统金融机构接入链上基础设施的案例表明,代币化技术已超越试验阶段,正式应用于资本市场运作。这些代币化基金作为生息型稳定币替代品,正吸引原本滞留无息稳定币形式的资金。
RWA.xyz数据显示,稳定币仍以近2670亿美元市值和全球超1.89亿持有者主导市场格局。该领域既是进入代币化金融的入口,也通过储备金配置间接支撑国债市场。
稳定币持有规模已在短期美国政府证券市场形成结构性需求,强化了与传统金融市场的关联。这一需求通道将链上活动与系统性融资市场相连,并提升了稳定币监管的政策考量权重。
代币化资产在稳定币之外的多元化发展印证了采用率的深化。数据显示,私募信贷、机构基金、大宗商品及公司债务工具等领域虽规模较小,但发行量保持稳定增长。
以太坊占据非稳定币类RWA超半数份额,而ZKsync、Solana、Stellar和Aptos等网络正逐步获取发行量,反映基础设施的分散化趋势。这些进展表明代币化技术既作为结算基础设施,也充当在公共账本上构建合规金融产品的手段。
伴随机构入场的是银行与托管机构的积极探索,其中结算可移植性和抵押品效率被确定为主要驱动因素。
虽然并非所有创新都发生在公链上,但代币化通道的持续发展印证了传统金融与加密原生产品正围绕相同运作机制融合。
稳定币作为交易单位与代币化基金作为生息产品的区别,仍将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核心考量。
代币化资产逼近3000亿美元规模,标志着其已从概念阶段过渡为实际运营基础设施。
当前规模不仅反映稳定币的零售支付应用,更包含受监管证券中的机构管理资金,表明代币化技术已成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实然组成部分,而非待开发的想象边疆。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3244.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