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ETF发展路径:从比特币到以太坊,谁将是下一个获批的数字资产?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过去18个月,加密资产从“行情驱动”转向“产品驱动”。美国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相继获批,香港也推出同类产品,并引入实物申赎机制,显著提升机构参与效率。监管逐步完善,Solana ETF等新品类正在推进。ETF将加密风险转化为公募持仓风险,影响资金结构、波动特征和市场叙事,但也伴随合规、市场完整性及真实需求等挑战。加密ETF正进入“如何更好运作”的新阶段。

过去一年半,加密资产市场的主线明显从“行情驱动”转向“产品驱动”。标志性事件是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获批和稳定运行,随后现货以太坊ETF也于2024年7月正式上市,标志着市场从“单一龙头资产”向“多元资产敞口”的过渡。这一转变实质上将主流加密资产逐步纳入传统资产管理和交易体系。

结构性升级正在持续进行,不再局限于“能否上市”的问题。2025年7月,美国证监会(SEC)批准加密ETP采用实物申赎机制(in-kind),使其运作更接近传统商品ETF,有望显著提升交易效率、降低成本,缓解现金申赎带来的跟踪误差和额外摩擦。对机构做市、套利和风险管理来说,这是一次关键的“基础设施升级”。

在地域扩展方面,香港于2024年4月推出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并从一开始就采用实物申赎机制,为亚洲时区提供了受监管的加密资产指数化投资工具。尽管初期交易量较为温和,但其制度设计和时区优势为后续跨境资金流动和区域机构配置奠定了基础。

从市场周期来看,ETF将“加密原生风险”转化为“公募基金持仓风险”,这意味着:

  • 资产定价和波动更多受到资金流动与再平衡节奏的影响(如季度调仓、指数权重变化),而不只是依赖链上叙事;
  • 合规托管与做市网络的完善显著降低了机构的进出成本,更容易形成“增量资金—价格上涨—媒体关注—更多资金流入”的正向循环;
  • 在宏观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或名义利率走低的预期下,ETF成为传统投资组合中更方便配置的“加密资产敞口”工具,提升了资金传导效率。美国放宽申赎机制,正是这一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在资产类别扩展方面,市场关注点正逐渐从“BTC和ETH双核心”转向“下一站机会”。现货以太坊ETF的推出,完成了对“功能型公链资产”的制度化覆盖。与此同时,多家机构已向SEC提交或修订现货Solana ETF的申请。历史经验表明,监管机构通常遵循“先有受监管期货市场,再审批现货ETF”的路径——CME计划推出Solana期货,被市场视为后续ETF获批的重要前提,但其最终成行仍取决于监管对市场成熟度的评估。

监管政策走向仍是影响加密ETF发展速度的关键变量。2025年7月,SEC发布了加密ETF的进一步操作指引,被视为建立更明确规则框架的重要一步。这一举措既回应了市场快速扩张带来的合规需求,也为未来更多资产类别(包括是否引入链上收益机制)提供了政策窗口。对发行人和机构投资者而言,合规确定性远比短期的题材炒作更为重要。

对投资与行业的三点核心影响

  1. 资金结构趋于长期化:随着401(k)、养老金和财富管理机构逐步纳入加密ETF,资金增量可能更稳定、期限更长,市场上涨将更依赖持续的资金配置而非单一事件驱动;
  2. 波动特征发生变化:ETF的盘后交易、隔夜缺口和再平衡行为可能加剧短期波动,而专业做市与期货对冲机制的完善则有助于降低长期结构性波动;
  3. 市场叙事重回基本面:ETF促使市场更关注资产的“机构友好”属性,如合规性、托管安全性、流动性和衍生品配套,而非单纯依赖链上热点。以太坊ETF上市后,公链生态基本面与合规体系的协同效应将成为影响表现的关键。

风险与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 合规边界模糊:若产品设计涉及链上收益或质押机制,可能触及监管红线,审批进程和信息披露要求将更严格;
  • 市场运行稳健性要求提高:做市、清算与托管环节的任何故障都可能通过ETF渠道放大为系统性风险;
  • 真实需求尚待验证:除比特币外,其他加密资产的ETF需求仍需时间检验。若底层生态活跃度不足,产品化并不必然推动资产价值中枢上移。

总结:第一阶段的成功使市场焦点从“能否推出ETF”转向“如何优化运行机制”。美国放开实物申赎、香港的制度创新,以及潜在的Solana期货与ETF申请,共同推动加密ETF进入“二次跃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应更关注产品结构、合规进展与资金节奏,而非仅将“新品上市”视为交易信号。下一个周期或许仍由ETF点燃,但能否持续发展,最终取决于微观机制是否经得起时间与市场的考验。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5673.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以太坊十周年庆:发行象征性火炬NFT并聚焦Fusaka升级

    以太坊迎来10周年纪念,推出象征性的”火炬”NFT在社区传递,最终将在7月30日销毁并解锁纪念代币。同时,网络开发者正在筹备2025年11月的Fusaka硬分叉升级,包含多项提升可扩展性和网络稳健性的改进,目前Devnet-3测试网将于7月23日启动,计划测试约11个EIP提案。

    2025年7月21日
    4100
  • XRP七年后再创新高 随山寨币热潮飙升至3.55美元历史峰值

    XRP于7月17日创下3.55美元历史新高,周涨幅超36%,市值突破2050亿美元跃居第三。此次突破正值山寨币集体上涨,Ripple与SEC诉讼和解后监管阴霾消散,其银行合作网络持续扩展,XRP账本在跨境支付和RWA代币化应用激增。机构级稳定币RLUSD市值八个月达5.17亿美元,市场预期美国现货XRP ETF将成新催化剂。当前XRP价格3.59美元,24小时涨幅17.16%,反映投资者对”价值互联网”愿景的信心。

    2025年7月18日
    3200
  • Bitfinex:山寨币季启动需更多加密货币ETF获批推动

    Bitfinex分析师认为,山寨币市场全面上涨需等待加密ETF获批,以带来持续需求并推动整体市场环境改善。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减弱,资金流入虽为正但走势低迷。行业正关注SEC对多项新ETF申请的审批进展,包括迷因币等主题产品。

    1天前
    600
  • 标普全球(S&P Global)首次为DeFi协议Sky授予”B-“信用评级

    S&P Global首次为DeFi平台Sky Protocol(原Maker Protocol)授予”B-“信用评级,成为首个获主要评级机构评级的去中心化金融项目。评估重点关注其稳定币USDS/DAI的挂钩能力(获4分”受限”评级),并指出治理中心化、资本不足(风险资本比仅0.4%)及监管不确定性等风险。目前USDS市值达53.6亿美元,但S&P警告其面临流动性挤兑和信贷损失超限的违约风险。此次评级标志着加密货币机构正被纳入传统金融评估体系。

    2025年8月12日
    1400
  • 全球金融巨头与监管机构加速布局: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趋势崛起

    随着全球金融进入政策转向周期,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成为传统金融与区块链融合的关键赛道。房地产、债券等资产通过区块链代币化,提升流动性并拓展二级市场交易。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巨头加速布局,香港、新加坡成为亚洲试验田,但跨司法合规、流动性撮合等挑战仍存。机构预测2030年RWA市场规模或超10万亿美元,其与CBDC、稳定币的结合有望重塑全球资产流动与结算体系,为Web3注入合规收益型资产新动能。

    资讯 2025年7月25日
    23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