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话李话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加密市场中,每一轮周期都伴随着不同的叙事和热点。随着加密货币概念不断破圈,市场信号已不再依赖单一信息或指标,而是受到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包括美联储政策调整、美债走势、宏观经济数据、地缘政治局势等,共同推动行情持续波动。
当前,加密市场整体再次进入震荡格局。
从短期来看,未来一个多月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阶段性波动。一方面,这可能引发部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市场若出现疲软或回调,也可能成为一些人布局入场的时机。
中期角度,尽管美联储政策仍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美国通胀上行风险也可能改变资金流向,但我们仍对第四季度的行情机会保持乐观态度。
长期而言,自本轮周期启动以来,加密市场的波动不仅受机构和散户资金流动影响,也与美债市场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若美国经济预期发生转变,市场可能迎来更大级别的波动,加密市场的波动周期也可能进一步延长。
聚焦比特币,其波动性近期似乎有所收窄。今年以来,比特币尚未出现单月涨跌幅超过15%的情况,具体如下图所示:
2025年仅剩四个月,理论上不排除未来几个月出现单月15%甚至30%以上波动的可能性。问题在于,我们难以预测这种大幅波动何时到来。但无论如何,第四季度对偏好做多或做空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年内最后一个重要时间窗口。
1. 降息与通胀
近日(8月22日),鲍威尔的讲话被广泛解读为释放鸽派信号,不少媒体认为他在暗示美联储即将降息。仔细分析其发言,可以看出其措辞极为微妙:
在劳动力问题上,鲍威尔承认劳动力供需已放缓,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但下行风险正在累积。这意味着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不对称平衡,一旦被打破,可能引发裁员潮,推高失业率。
在通胀方面,鲍威尔指出关税正在推高物价,且影响将持续累积。但他同时强调,美联储必须保持通胀预期稳定,这对控制通胀且避免失业率大幅上升至关重要。
总体来看,鲍威尔表态可归纳为:降息有一定空间,但具体时机和节奏将取决于后续数据、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降息并不等同于宽松周期的开始。
从近期市场表现看,行情似乎已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9月可能降息的预期。
此外,美联储还对其政策框架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FAIT)修改为“平衡方法模型”(Balanced-approach model),明确传递出对2%通胀目标的更严格要求,不再容忍高通胀,而是在就业与通胀之间进行动态权衡。简单来说,2%已成为美联储的硬性目标。
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显得较为复杂:核心通胀出现反弹迹象,劳动力市场疲软(新增就业放缓、失业率上升),同时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持续加重,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为维持开支,美国可能陷入“支出-借钱-印钱”的循环,美联储在抑通胀和保增长之间的政策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美联储坚持2%的通胀目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 若财政赤字与债务持续扩张,市场可能质疑美国信用与偿债能力。一旦财政失控,美联储或被迫容忍更高通胀。
– 若核心PCE物价指数持续处于2.5%-3%之间,而美联储因经济压力频繁降息,市场或认为其实际通胀容忍度高于名义目标。
– 若面临政治压力(如特朗普施压),美联储一旦妥协,市场对其2%目标的信心可能动摇。
假设美联储2%的通胀锚定失去市场预期,可能引发可信度资产定价风险,重塑债券、股票等资产的估值逻辑。
长期来看,这种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推动对另类稀缺资产的需求,比特币、黄金等或继续成为资金的对冲选择。这也意味着加密市场可能迎来更大波动,周期进一步延长。
2. 美债、机构与比特币
除降息与通胀外,美债也是影响加密市场的重要因素。
上月(7月15日)我们曾探讨“机构资本与疯狂的比特币”,指出随着MicroStrategy(已更名为Strategy)等机构持续买入,加密市场资金结构正发生变化。这些机构的核心策略是利用债务工具购买比特币。
具体而言,MicroStrategy等机构发行的债券与美债利率高度相关。美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是企业融资(发债或借款)的基础。当美债利率较低时,机构可以低成本融资,进而实现低息借钱买比特币。
回顾MicroStrategy(MSTR)的融资手段:
– 发行可转换债券。这类债券可按预定价格转换为公司股票,投资者看中的不是债息,而是转股后的潜在收益。由于MSTR股票波动大,其可转债具有较高溢价空间,实为“固定收益 + 权益期权”组合,风险高于美债,潜在回报也更大。
– 发行股票。通过二级市场增发(如公开增发、ATM方式)融资,虽不涉及还本付息,但会稀释现有股权。
根据MicroStrategy 2025年Q2财报:
年初至今,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约183亿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融资总额的81%。
债券融资需付息还本,不稀释股权;股票融资无需还本付息,但会稀释股权。理论上,牛市更适合股票融资,低利率环境更利于债券融资。
截至目前,MicroStrategy已累计买入632,457枚比特币,平均成本73,539美元,总价值698亿美元,如下图所示:
当前MSTR股价为343美元,总市值973亿美元,资产净值溢价(NAV premium)为1.4,即市场愿为其股票支付比比特币持仓价值高40%的价格,如下图所示:
总结其运作模式:
1)股票方面:MSTR股价上涨 → 增发股票 → 融资买更多BTC → 股价因BTC上涨而进一步推高,形成循环,类似高杠杆操作。
2)债券方面:若BTC涨幅高于债券利率,公司可实现套利,属于低成本杠杆策略。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若美联储降息伴随通胀预期上升,美债长期利率可能走高,因投资者需更高收益抵御通胀。
举例来说,若当前基准利率5%,美联储降息1%,短期利率降至4%,但若市场预期未来3年通胀上升2%,长期利率或升至5%以上。实际中美债长期利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通胀预期、增长预期、全球资金流动等。
若未来因利率变化导致溢价压缩,机构达到资产负债表套利极限,加密市场会否迎来超级杠杆泡沫清算?
在加密政策不明朗、现货ETF尚未正式推出前,投资MSTR等股票是不错的选择。但随时间推移,市场对其股票需求可能减弱,加之股份不断稀释,股票价值或逐步降低。
债务规模积累、股权稀释及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如长期利率上升),可能影响机构策略,进而对比特币价格带来情绪传导。
中长期看,只要比特币价格保持上涨或相对稳定,MicroStrategy等公司可继续推高股价、增发股票、融资买币,维持这一循环。此类机构级玩法也正传导至其他加密货币,如BitMine、SBET等机构通过炒作和大量买入ETH推高股价。
对投资者而言,赚钱不只在牛市,牛市更适合变现。无论牛熊,只要市场存在波动,就存在机会。关键在于利用波动,而非被动等待上涨。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