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海斯特·皮尔斯警告称,运营中心化撮合引擎的第二层区块链可能面临交易所注册要求,同时主张对真正去中心化协议给予监管保护。
在接受The Gwart Show采访时,皮尔斯阐述了其对加密货币监管的愿景,明确区分了在去中心化网络上运行的不可更改代码与使用区块链技术促进交易的中心化实体。
去中心化协议不可被拥有
美国证交会加密货币工作组负责人认为协议是不可被拥有的规则集合,指出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无人拥有”,因为”它存在于公开网络,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第二层解决方案带来了监管复杂性,它们通常通过集中化交易排序来解决最大可提取价值(MEV)问题。
这些链运行的撮合引擎控制着交易排序,背离了定义传统区块链抗审查特性的分布式节点架构。
皮尔斯表示:
“如果存在由单一实体控制的撮合引擎,且该实体掌控所有环节,那么这看起来就更像交易所。”
她补充说,此类系统的运营商必须考虑到,如果进行交易撮合,就是在处理证券交易。 不过美国证交会希望避免强制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注册为交易所或经纪交易商。
皮尔斯强调了保护部署在充分去中心化第一层网络上的不可更改智能合约的重要性,称其为”自主运行的代码”且”无法向我们注册”。
MEV研究
MEV解决方案造成了这种监管张力。虽然中心化排序器通过防止抢先交易和三明治攻击往往能提供更好的零售执行体验,但它们集中控制了交易排序,在处理代币化证券时可能引发证券法义务。
皮尔斯承认正在监测MEV现象,但更倾向于让社区先自行开发解决方案而非直接进行监管干预。她表示:
“我不希望我们贸然介入解决MEV相关问题,这些本该由社区自行解决的问题。”
随着传统证券向区块链基础设施迁移,这种区分变得至关重要。皮尔斯希望建立明确界限,既保护”编写代码”的开发人员免于注册要求,又确保中心化中介遵守现有监管框架。
这一做法体现了皮尔斯基于原则的监管哲学,在维护投资者保护的同时保留创新空间。
她主张制定区分自主运行代码与使用代码执行受监管活动的实体的规则。
这位委员的框架表明,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将获得监管安全港,而具有中心化控制机制的第二层链将面临传统中介机构监管。
这种背景创造了一个监管要求与中心化程度而非技术类型相关联的频谱。
随着传统证券代币化进程加速,第二层运营商必须评估其中心化组件是否会触发交易所注册义务,特别是在通过受控撮合引擎处理证券交易时。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9199.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