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矿工抛售压力降至2024年以来最低——市场蓄力再创新高?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比特币矿工的抛售压力正在显著下降。根据Alphractal平台的最新数据,衡量矿工30天内流出量与储备量比率的指标已跌破下轨,创下202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变化揭示出矿工们正在从过去的”抛售以覆盖运营成本”模式,逐步转向更具战略性的比特币囤积策略。
这一转变与2024年比特币减半后的市场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矿工收入大幅减少,日抛售量从900枚激增至1200枚。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随着比特币价格突破10万美元并逼近历史高点,矿工们更倾向于持有比特币以期待更高收益。同时,随着上市公司主导的矿业规模化发展,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效缓解了整体抛压。
深入分析链上数据可以发现更多积极信号。目前持有时间超过6个月的比特币占比超过80%,远低于历史周期顶部的短期持有者主导比例。与此同时,比特币交易所储备量持续下降,表明市场正处于”高速累积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10万至11万美元区间存在大量高杠杆多头头寸,这可能成为潜在的市场风险点。
截至2025年5月12日,比特币价格报104,250美元,过去一个月累计涨幅超过30%。市场对后续走势存在不同看法:技术指标显示RSI已达75的超买水平,但MACD仍保持上行趋势;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为比特币创造有利环境,但滞胀风险也不容忽视。
中美贸易协议”实质性进展”背后的市场疑虑
5月1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联合宣布,美中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就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达成原则性共识。
尽管官方释放积极信号,但由于缺乏具体协议细节,市场反应仍保持谨慎。历史经验表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复性可能影响协议的实际执行效果。更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完全解决,这些领域的竞争可能通过非关税手段继续存在。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美贸易缓和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供应链重塑可能加速”近岸外包”趋势,提升墨西哥、东南亚等制造业枢纽的地位。同时,关税削减有望缓解美国通胀压力,为美联储降息创造空间,这将对包括比特币在内的风险资产产生积极影响。
双主线交织下的市场博弈
当前市场正面临比特币”减半后周期”与中美”贸易关系再平衡”的双重影响。数据显示,比特币与纳斯达克指数的相关性达到0.78,表明其仍未完全脱离传统风险资产框架。这意味着中美贸易协议若提振科技股,比特币可能同步受益。
矿工行为也值得密切关注。历史经验表明,矿工抛售压力触底后,比特币往往进入上行周期。当前的低抛售水平可能预示着类似的市场趋势。不过短期内,比特币衍生品市场的高杠杆堆积与中美协议细节不明朗,仍可能引发价格波动。
展望未来,2025年5月的全球市场正处于关键转折点。无论是比特币突破前高还是中美协议最终落地,市场都在验证一个核心命题:在宏观环境与加密叙事的交互作用下,只有兼具弹性与效率的资产才能赢得长期胜利。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