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团队在做事和币价真的有关吗?》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区块链行业整体GitHub开发情况与代币价格涨跌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GitHub六因子与币价涨跌幅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本文将延续这一研究脉络,进一步探索”相关性”背后的因果逻辑,试图解答”究竟是技术升级推动了币价上涨,还是币价上涨促进了技术开发”这一核心问题。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开发者更准确地把握”技术开发”这一基本面因素在加密货币价格波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的研究采用了系统性的分析方法。首先,我们为单个代币构建了GitHub开发活跃度指标(GDAI)。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市值排名、GitHub项目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趋势等因素,建立了反映全行业GitHub开发活跃度的综合指标(IGDAI)。通过对比近六年来行业开发活跃度指标与币价涨跌幅的变化趋势,我们得以深入分析技术与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
构建GitHub开发活跃度指标(GDAI)
表1: GitHub五因子与项目开发关联性解读
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这一系统分析与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来构建GDAI指标。AHP方法通过将决策元素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计算,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目标层GDAI分解为五个准则层:μStar、μFork、μCommit、μIssues和μPullRequests。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我们确定了各因子对开发活跃度的贡献优先级:Commit>Pullrequests>Issues>Fork>Star。考虑到Star和Fork指标与开发活动的直接关联性较弱,我们为其分配了相对较低的权重。
图1: GDAI指标分解图
经过一致性检验和三种权重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特征值法)的综合考量,我们最终确定了各因子的具体权重,并建立了完整的GDAI计算公式。
构建行业级开发活跃度指标(IGDAI)
在单个代币GDAI指标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建了反映全行业GitHub开发活跃度的IGDAI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了加密货币行业中所有上市流通且开源项目的GDAI值,通过汇总计算得出行业整体开发活跃度。
在构建行业级指标时,我们比较了两种思路:选取代表性标的计算其表现,或综合考虑全行业情况。考虑到加密货币行业生态尚不完善、发展空间广阔且流动性高等特点,我们最终选择了全面覆盖行业情况的构建方法,以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技术与价格的因果关系分析
我们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2015-2023年间的行业开发活跃度(IGDAI)与BTC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BTC价格变化是IGDAI的原因,而IGDAI并非BTC价格变化的原因,这表明币价变化会单向影响行业开发活跃度。
图2: 2015-2023年IGDAI指数和BTC价格变化趋势
通过可视化分析,我们更直观地观察到行业开发活跃度的变化往往滞后于BTC价格波动,且二者呈现出相似的波动幅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个月中,行业开发活跃度指数出现了31.7%的暴跌,创下近十年来的最大跌幅。
持续开发与币价表现的关系
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持续开发是否能够确保币价表现不会太差”这一问题。通过筛选2018年至今持续开发的代币(定义为每周commit、issues和pull requests不同时为0),我们比较了这些代币的开发活跃度和价格表现。
研究发现,在持续开发的代币中,仅有22%的项目在开发活跃度和价格表现上同时优于BTC。这一结果表明,虽然持续开发对币价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能确保币价表现优异。这一发现与之前的格兰杰检验结果相互印证,说明技术开发并非推动币价上涨的核心因素。
研究结论
综合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重要发现: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的GDAI和IGDAI指标能够有效衡量项目和行业的开发活跃度;其次,币价变化会单向影响开发活跃度,而非相反;最后,”团队持续开发”并不能保证熊市后的币价表现,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这些发现为理解加密货币市场中技术与价格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