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继续阅读”Web3社交的兴起”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在开始之前,建议您先阅读第一部分,了解去中心化社交媒体的早期发展历程。
特别感谢Sismo对本系列文章的赞助支持!

很高兴继续与大家探讨Web3社交领域的发展。本文将重点分析Lens和Farcaster这两个颇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我们将从协议设计、应用生态和社区建设三个维度展开讨论,分享我的观察与思考。
Web3社交协议的成功要素

一个成功的Web3社交协议需要具备三个关键要素:首先是协议本身的设计质量,包括功能完整性、架构合理性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衡量标准可以看开发者采用率和协议创新能力。其次是建立在协议之上的应用生态,这取决于开发工具的完善程度、社交图谱的丰富性以及资本和人才的聚集效应。最后是驱动整个生态的社区力量,包括创作者、开发者、投资者和用户之间的互动质量与协作深度。
Lens协议:链上社交的创新实践
诞生于Aave生态系统的Lens协议,体现了典型的DeFi原生文化。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资产优先”的设计理念,将用户资料和内容都以NFT的形式记录在链上,形成完整的链上社交图谱。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区块链的可组合性特性,使社交资产能够在以太坊生态中自由流通。比如创作者可以将优质内容作为抵押品获取贷款,品牌可以直接通过智能合约与创作者开展赞助合作。

即将发布的LensV2引入了开放操作(Open Actions)和ERC-6551 ProfileNFT等创新概念,进一步强化了协议的可组合性优势。开放操作允许开发者将其他Web3应用直接嵌入社交客户端,而ERC-6551 ProfileNFT则为数据所有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不过,这种高度金融化的设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可能助长投机行为,以及每用户运营成本过高等实际问题。
目前Lens仍处于封闭测试阶段,拥有超过10万个注册账号。生态中已经涌现出Hey.xyz、Phaver和Orb等主流客户端,其中Hey.xyz占据了明显的市场份额优势。虽然社区仍在成长阶段,但Lens团队同时注重开发者和创作者的培养,为生态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Farcaster:务实渐进的发展路径
由Coinbase前高管创立的Farcaster采取了更加务实的去中心化策略。其架构设计将用户身份记录在链上,而社交互动数据存储在链下的Hub节点网络中,在保证去中心化的同时提升了系统性能。这种”充分去中心化”的哲学体现了硅谷式的实用主义思维。

Warpcast作为官方开发的客户端,目前占据了Farcaster生态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围绕它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应用生态:一类是增强Warpcast功能的工具型应用,如Eventcaster、Searchcaster等;另一类是基于Farcaster数据开发的创新应用,如Fabric.xyz、Unlone等。这种生态结构既保证了核心体验的完整性,又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空间。
Farcaster社区以其紧密的开发者文化著称。在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平台保持了高质量的讨论氛围。但随着近期向公众全面开放,如何平衡增长与社区质量将成为新的挑战。
未来展望
Lens和Farcaster展现了Web3社交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Lens更强调区块链原生特性,而Farcaster则更注重渐进式创新。LensV2的发布可能带来新一轮创新浪潮,而Farcaster的开放注册也将检验其社区扩展能力。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或许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两个生态的发展,并在后续文章中探讨Web3身份层等更广泛的话题。感谢您的阅读,期待与您继续探讨Web3社交的未来图景。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