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web3的探索过程中,Edge & Node的开发者关系工程师Nader Dabit深入剖析了web3技术堆栈的构成,为开发者们揭示了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的完整图景。
作为一名拥有十年传统全栈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我在2021年4月正式转向web3开发领域。面对这个全新的技术世界,我首先思考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web3技术堆栈?”
在传统Web或移动应用开发中,我们通常依赖几个核心组件:API/应用服务器(REST或GraphQL)、身份验证层、数据库、客户端框架以及文件存储系统。这些基础模块足以构建绝大多数常规应用程序。然而,web3的开发范式却截然不同。
web3的开发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其次是web3的工具链和生态系统相比成熟的web2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初期,我习惯性地沿用web2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导致在web3应用开发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经过八个月的研究、实践和项目开发,我逐渐梳理出了web3技术堆栈的脉络。
web3的本质
在探讨web3技术堆栈前,我们需要先明确web3的定义。web3可以被理解为支持完全去中心化应用的协议集合,它赋予了应用程序一系列独特特性:去中心化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所有权、原生数字支付、自主身份管理、分布式且无需信任的基础架构,以及开放的公共可组合后端。
基于这些特性,web3不仅能够替代传统应用的某些功能,更重要的是开创了全新的应用范式。数字支付和公共后端基础设施的结合,为机器学习、移动设备、虚拟现实等领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催生我们目前还无法想象的新型应用。
当然,并非所有应用都需要web3解决方案。但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应用,去中心化技术堆栈确实提供了更优的选择。
区块链基础
开发者可以从众多区块链平台中进行选择,每个平台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根据帕累托法则,学习Solidity和EVM(以太坊虚拟机)可能是最有效的切入点。掌握这套技术栈不仅适用于以太坊,还能扩展到其他以太坊二层方案、侧链以及Avalanche、Fantom等兼容EVM的区块链。
与此同时,Rust语言在Solana、NEAR、Polkadot等区块链生态中也日益流行。不过对于初学者,Solidity仍然是更稳妥的选择。
与区块链网络交互需要使用RPC端点。开发者可以选择公共RPC端点、自建节点,或者使用Infura、Alchemy等专业节点服务提供商。对于生产级应用,建议使用可靠的节点服务而非公共端点。
开发工具生态
在EVM开发环境中,Hardhat凭借出色的文档和开发者体验日益流行;Truffle作为老牌工具集久经考验;Paradigm推出的Foundry则展现出巨大潜力,支持用Solidity编写测试并具备模糊测试功能。对于Solana开发,Anchor框架通过简化开发流程成为新手的理想选择。
分布式存储方案
面对大文件存储需求,IPFS提供了成熟的点对点文件系统;Arweave支持永久存储;Filecoin则构建了持久化存储协议。这些方案各具特色,开发者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
链下数据处理
Ceramic Network作为去中心化数据平台表现突出,Textile的ThreadDB和GunDB也提供了有趣的解决方案。不过目前链下存储生态在实时数据处理、冲突解决等方面仍需完善。
数据索引与查询
The Graph协议通过提供去中心化的GraphQL API,有效解决了区块链数据索引和查询的难题,极大简化了开发者获取链上数据的流程。
身份认证体系
web3身份认证完全基于钱包和公钥密码学体系。Ceramic Network提供了最完整的去中心化身份管理方案,而ENS系统则实现了用户名的链上解析。这些创新正在重塑数字身份的未来。
客户端开发
React框架因其丰富的生态成为web3前端开发的主流选择。以太坊开发者可以选择web3.js或ethers.js库,而Solana生态则主要使用@solana/web3.js和Anchor客户端库。
预言机与其他协议
Chainlink和Flux等预言机协议为智能合约提供了访问现实世界数据的通道。此外,Radicle构建了去中心化的代码协作平台,Livepeer则实现了分布式视频流网络。
展望未来
web3技术堆栈仍在快速演进中。虽然基础设施尚待完善,但构建真正去中心化应用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这种新型技术范式有望重塑互联网权力结构,让用户重新获得对数据和平台的控制权。
作为持续更新的动态文档,本文将继续追踪web3开发领域的最新进展。期待与更多开发者交流探讨,共同推动web3生态的繁荣发展。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