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发展史研究:Uniswap之前的去中心化金融演进历程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本文系统梳理了DeFi的发展历程与核心创新:1)2013-2017年萌芽期,Counterparty首次实现比特币链上代币发行,EtherDelta成为首个合规DEX;2)2017年关键突破,Bancor首创AMM机制,IDEX优化链下订单簿体验;3)2018年生态爆发,MakerDAO推出稳定币Dai,0x构建协议层基础设施,Compound开创链上借贷,dYdX实现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文章同时指出DeFi现存问题:流动性不足、Gas费高昂、功能单一等,并强调其核心优势——无需信任、隐私保护、可组合性等特性正在重构传统金融范式。

注:本文为作者在现阶段对DeFi的考古研究,可能存在错误或偏见,仅作为交流之用,期待大家的指正。
DeFi发展史研究:Uniswap之前的去中心化金融演进历程

DeFi的兴起与发展

2020年的DeFi之夏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去中心化金融,这场热潮的爆发并非偶然。与传统金融体系相比,DeFi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无需依赖第三方中介机构。用户只需通过加密钱包签名就能完成全链上交易,只要智能合约安全可靠,用户的资产就不会被随意挪用。这一点对于经历过Mt.Gox被盗事件的老用户和FTX暴雷事件的新用户来说,应该深有体会。

当时全球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需求,传统金融体系的低利率和宽松政策促使资金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DeFi恰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凭借更高的利率和丰富的投资机会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同时,DeFi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大多数平台都不需要或仅需少量KYC验证。这种特性吸引了许多专业玩家,他们不希望暴露自己的交易策略和个人信息。

DeFi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代码开源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审计和验证智能合约代码,确保没有隐藏的风险或恶意行为。这与传统金融机构的闭源系统形成鲜明对比。此外,DeFi生态中的不同协议和平台能够相互连接协作,形成一个高度互操作的金融网络。这种开放性促进了更多创新和发展,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在Uniswap上自由上线代币,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广泛性。

DeFi发展史研究:Uniswap之前的去中心化金融演进历程

DeFi面临的挑战

尽管DeFi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流动性不足是其中最突出的挑战之一。数据显示,DEX的现货交易量仅为CEX的13.45%左右。流动性不足直接导致交易滑点增大,有时在DEX上购买代币的价格会比CEX高出10%甚至更多。

高昂的交易费用也是用户经常抱怨的问题。由于所有交易都在链上进行,费用会受到公链性能和网络拥堵程度的影响。在以太坊网络拥堵时,一笔普通交易的手续费可能高达200美元,这对小额交易者来说相当不友好。

功能单一和用户体验差也是DeFi需要改进的方面。相比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网格交易、定投机器人等丰富功能,DeFi目前主要局限于简单的swap交易、流动性挖矿等基础服务。交易确认时间长、签名内容不直观、产品逻辑不顺畅等问题也影响了用户体验。不过这些问题有望随着行业标准的统一和前端模板的成熟逐步改善。

DeFi发展史研究:Uniswap之前的去中心化金融演进历程

DeFi的历史溯源

DeFi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比特币问世之初。2013年7月,Mastercoin创始人JR.Willett在bitcointalk论坛发起了首次IC0,成功募集到4740个比特币。2014年,Robert Dermody等人创建了Counterparty协议,这是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构建的点对点金融平台,解决了比特币无法提供的金融工具问题。

2015年,Gnosis创始人Martin开始探索去中心化预测市场,提出了关于做市商和订单簿结合的创新思路。同年10月,他进一步讨论了如何为新创建的预测主题提供初始流动性,这可能是最早关于流动性激励的讨论之一。

2016年,以太坊工程师Nick Johnson提出了Euler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概念,启发了Vitalik关于自动化做市商(AMM)机制的思考。Vitalik在同年10月发表的帖子奠定了AMM类型DEX的基础,开启了一个数千亿美元的市场。

DeFi发展史研究:Uniswap之前的去中心化金融演进历程

早期DEX的发展

2017年6月,EtherDelta正式上线,成为首个获得监管部门认可的以太坊去中心化交易所。它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订单簿交易系统,所有交易记录都储存在区块链上,实现了真正的去中心化。不过EtherDelta也存在订单撮合需要手动操作、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2017年9月,IDEX开启了beta版,采用离线订单簿匹配机制,交易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接近中心化交易所。2017年12月,MakerDAO上线,推出了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Dai,通过智能合约和抵押资产降低了中心化风险。

2018年,KyberNetwork、0xProtocol、Compound和dYdX等协议相继上线,分别解决了即时兑换、去中心化交易协议、数字资产借贷和永续合约交易等问题,为DeFi生态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DeFi发展史研究:Uniswap之前的去中心化金融演进历程

(未完待续)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1292.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8月28日 下午5:13
下一篇 2025年8月28日 下午5:41

相关推荐

  • 数字非法人非盈利协会DUNA:探索DAO生态中的绿洲模式

    怀俄明州通过《去中心化非公司非营利协会法》(DUNA),首次赋予DAO法律实体地位,将于2024年7月1日生效。DUNA允许DAO保持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时获得法律保护,支持盈利活动但限制价值过度提取,解决了成员责任、税务合规和证券法适用性等核心问题。作为数字版非营利协会,DUNA既保留区块链开放网络精神,又为DAO成员提供有限责任保护,有望成为美国区块链网络治理的行业标准。此举延续了怀俄明州在创新法人结构方面的领先传统,a16z等机构计划推动其广泛应用。

    2025年9月15日
    1300
  • 深圳警方发布稳定币诈骗与非法加密货币集资风险警示

    中国深圳当局警告市民警惕以稳定币和加密货币投资为幌子的非法募资活动,指出这些无牌机构常涉及欺诈、传销等违法行为。政府呼吁公众保持理性投资心态,举报可疑活动,并强调参与者可能需自担经济损失。警告发布之际,虚假京东稳定币推广活动在中国社交媒体蔓延。京东此前已澄清与这些欺诈活动无关,并计划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

    资讯 2025年7月8日
    4300
  • Celestia与Near区块链技术对比分析:性能、应用与未来发展

    概述 Celestia 是一种模块化区块链协议,通过分离数据可用性层与执行层,为去中心化应用(DApp)、Rollups 和 Layer 2(L2)解决方案提供更高效的扩展性,突破传统区块链架构的性能瓶颈。 作为发布网络,Celestia 使 Rollups 和 L2 轻松实现交易数据的下载,并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可用性(DA)。其支持轻节点验证,确保验证过程简洁高效。 此外,Celestia 的模块化设计让任何人都能独立启动区块链,无需依赖验证者集,从而降低了启动门槛并提升了灵活性。

    2025年10月5日
    1900
  • 现货比特币ETF资金流入12天后首次中断 市场获利了结导致资金外流

    现货比特币ETF在连续12天吸引66亿美元资金流入后,周一出现1.3135亿美元净流出,主要来自ARKB、GBTC和FBTC。累计净流入仍达546.2亿美元,总资产1516亿美元。分析师指出流出是投资者获利了结的正常调整。与此同时,现货以太坊ETF延续12天流入纪录,周一净流入2.9659亿美元,累计达77.8亿美元。

    2025年7月22日
    4100
  • 马云支持的云锋金融进军以太坊,推动企业财资转型

    云峰金融集团斥资约4400万美元购入1万枚以太坊,启动加密资产储备战略,旨在减少对传统货币依赖并拓展Web3及数字资产业务,推动股价单日上涨9.55%,反映亚洲企业正将数字货币纳入长期财务布局。

    2025年9月3日
    23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