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币安Web3钱包在2月1日正式推出支持BRC-20、EVM等多种铭文协议的铭文市场,以及OKX宣布支持ARC-20、Runes、Doginals等铭文协议,铭文技术正成为区块链领域的新热点。然而,由于铭文协议的复杂性和新颖性,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威胁用户资产安全,也对整个铭文生态的健康发展带来挑战。
针对这一现状,Beosin安全团队对主流铭文协议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铭文协议的工作原理、实现方式以及资产保护策略。
铭文简介
铭文技术本质上是通过区块链特性,在链上记录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记录,就会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无论是简单的文本信息,还是复杂的代码、图像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一套标准化流程写入区块链,从而实现数字资产的功能。
铭文发展现状
从最初BRC-20等比特币公链铭文的出现,到如今铭文生态中不断涌现的新协议和新项目,铭文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各大主流公链纷纷加入铭文生态圈,例如以太坊的Ethscription协议、比特币的ARC-20协议、BSC链的BSC-20协议以及Polygon的PRC-20协议等。这些协议都是为了在其公链上实现铭文功能而专门设计的。
主流铭文协议解析
目前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铭文协议各有特点,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个主要协议的技术实现。
BRC-20协议
要理解BRC-20,首先需要了解比特币的UTXO模型和Ordinals协议。比特币采用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模型,交易以UTXO为单位进行。Ordinals协议则为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sats)赋予唯一编号,并支持将文字、图片等内容写入聪中,创造出类似NFT的比特币数字资产。
BRC-20的创造者基于Ordinals协议,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JSON格式文本数据写入聪中,实现了同质化代币功能。这些数据包含了代币部署、铸造和转移的操作指令。
BRC-20协议定义了三种标准操作:deploy(部署)、mint(铸造)和transfer(转移)。其中,op字段表示操作类型,tick表示代币名称,max表示发行总量,lim表示单次铸造上限,amt表示操作数量。
link:https://twitter.com/blockpunk2077/status/1725513817982136617
ARC-20协议
ARC-20同样是比特币链上的铭文协议,但与BRC-20不同的是,它直接使用UTXO中的聪数量来表示代币数量(1 sat=1 token)。ARC-20也分为部署、铸造和转移三个步骤,但在铸造阶段,用户只需填入代币名称,而代币数量则由UTXO中的聪数量决定。
link:https://twitter.com/blockpunk2077/status/1725513817982136617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BRC-20和ARC-20都基于UTXO模型,用户在操作时可能会因不了解铭文特性而误将铭文资产转移到错误地址或造成”燃烧”,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Ethscription协议
Ethscription是以太坊上的数据共享协议,它利用交易中的calldata字段来存储标准化的数据。用户可以将图像转换为Base64编码的URI,再转为16进制字符串后填入calldata,从而创建Ethscription。转移时,只需在calldata中填入原始交易哈希即可。
EVM链铭文
在BSC、以太坊、Polygon等EVM兼容链上,铭文通常也是通过calldata存储标准化文本数据实现的。以BSC链为例,铭刻格式与BRC-20类似,包含协议名称、操作类型、代币名称和数量等字段。
虽然不同EVM链的具体实现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原理都是利用calldata特性来实现铭文功能。
总结
本文详细分析了多条区块链上的铭文实现原理。总体而言,这些铭文技术都是利用公链特性,将标准化信息保存在区块链上,再通过索引服务器进行识别展示。与智能合约相比,铭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但用户需要充分理解其实现机制,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资产损失。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