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技术解读ZetaChain:一站式多链DAPP底层设施
ZetaChain作为基于Cosmos SDK构建的POS公链,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记录”外部链”上的跨链消息与数据。通过类似Ordinals协议的机制,用户可以在BTC等外部链上发布特定格式的消息,向ZetaChain网络传递操作意图。该网络的节点通过共识机制确定消息处理顺序,并运用TSS门限签名技术在目标链上生成数字签名,从公共账户释放资产以完成后续交易流程。
(目前ZetaChain的验证者节点名单,包含OKX、HashKey Cloud、Dora Factory等知名机构)
得益于EVM兼容特性,ZetaChain支持智能合约部署,使全链DAPP开发者能够直接在链上编写跨链消息处理程序,无需在多链部署桥接资产合约,大幅降低开发成本。从用户体验角度看,用户仅需与ZetaChain上的合约交互,避免了与源链-目标链桥接合约的多次交互,有效节省了手续费支出。
与部分”一站式资产托管链”项目类似,ZetaChain支持部署资产合约和Defi协议。用户可通过不同链上的DAPP前端生成特定消息,对ZetaChain上的Defi合约或资产状态进行异步调用,甚至支持BTC链上账户操作。这种设计实现了全链资产统一托管的效果,但需要专属DAPP前端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前ZetaChain主要定位为跨链互操作的底层基础设施,既能解析处理跨链消息,又可作为多链DAPP的业务逻辑执行平台,采用典型的B to B to C商业模式。
正文:区块链行业正步入多链互联的新纪元。各具特色的公链创造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但同时也带来了”链间孤岛”问题。不同链账户难以互通导致全链资产处于割裂状态,不仅抬高了使用门槛,也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异构链间的兼容性问题已成为阻碍用户转化的重要因素,而近期火爆的BTC生态更是凸显了这一痛点。正如Vitalik Buterin所言:”多链是未来”。虽然多链并存已成定局,但构建异构链间的跨链桥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解决多链互操作难题,LayerZero、Polyhedra、Map Protocol、Bool Network以及Cosmos和Polkadot等都已提出各自的链间消息传递方案。近期发行代币的ZetaChain正是全链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下文将从技术角度解析ZetaChain的全链解决方案,阐述其如何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实现跨链消息的解析与处理。
现有跨链方案的问题
跨链资产转移是最基础的跨链场景。以ETH向Polygon跨链为例,用户需先在ETH链上向指定地址转入资产,然后在Polygon链上接收等额资金。但问题在于Polygon节点无法验证ETH链上的交易真实性,这就可能导致”凭空提款”问题。跨链桥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所有提款声明都对应真实的充值行为,即在B链上证明A链确实发生了相关交易。
目前主流跨链桥多采用公证人机制,通过多签或MPC签名达成共识。只要多数公证人认可,跨链交易即可完成。也有部分跨链桥采用更安全的哈希锁或链上轻节点方案,通过merkle proof或zk proof验证交易有效性,但这些方案成本较高,最终会转嫁给用户。因此多数项目仍选择链下公证人多签模式。
参考资料:白话科普:设计跨链桥时都要考虑哪些事?。
公证人模式的跨链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根据SlowMist Hacked统计,2022年跨链桥安全事件达16起,损失12.1亿美元,占全年链上攻击损失的32%。
现有跨链桥多采用Lock-Mint模式,即在A链锁定资产,在B链增发映射资产。这种模式需要与映射资产合约多次交互,手续费损耗较大。此外,多数方案仅支持EVM兼容链,对Solana、Bitcoin等异构链的跨链支持有限。综合安全与成本因素,现有跨链方案难以实现理想的”原生跨链”体验。随着比特币生态发展,市场对无缝跨链交互的需求日益强烈,ZetaChain应运而生。
ZetaChain的功能:全链互操作DAPP的底层基础设施
ZetaChain定位为全链互操作型DAPP的基础设施,采用PoS准入机制,允许质押资产的节点加入网络担任公证人。所有PoS节点通过TSS门限签名技术参与跨链消息验证,确保安全性。同时,ZetaChain支持智能合约部署,用户可在任意链上发送特定消息调用其Defi合约,实现在BTC链上间接调用Polygon DeFi功能的效果。
全链互操作DAPP可在ZetaChain上部署资产互换逻辑,自动兑换不同链的gas代币。例如通过DAPP前端在BTC链上发布消息调用Solana合约,ZetaChain节点监测到后,其AMM合约会自动计算兑换比例,在Solana链释放等值资产完成后续操作,最终将资产返还用户指定地址。整个过程实现了”一次操作,多链响应”的互操作体验。
ZetaChain可视为”链中链结算层”,所有多链交互都通过其进行预处理和结果同步,避免了传统跨链应用中频繁的映射资产合约交互。资产流通经由ZetaChain在各链的公共账户完成,大幅降低了开发和手续费成本。
基于ZetaChain的全链应用简化了开发流程,开发者无需在多链部署映射资产合约,只需在ZetaChain上编写跨链业务逻辑即可。这种设计尤其适合支持Solana、Bitcoin等非EVM链,极大降低了开发难度。此外,ZetaChain支持资产合约和AA账户部署,用户可通过不同链前端发送消息调用,实现全链统一账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级功能需要专门的前端DAPP配合实现,ZetaChain本身仅提供底层基础设施服务。
ZetaChain的安全模型:基于POS质押的大号公证人节点网络
本质上,ZetaChain是为跨链消息处理而设计的公证人网络,基于Cosmos SDK构建,由众多Validator节点组成,采用PoS机制确保安全性和反女巫攻击。
Validator节点作为去中心化公证人,确认并记录跨链请求,通过共识机制推进后续流程。借助TSS分布式签名,ZetaChain可在各链生成交易指令。虽然功能与公证人跨链桥类似,但通过PoS质押增强了去信任化程度。
(Zetachain验证者节点包含众多知名项目方和机构)
Validator客户端包含ZetaCore和ZetaClient两大模块。ZetaCore负责区块生成与共识,ZetaClient则监控外部链事件并签署出站交易。出站交易将ZetaChain上的记录发送至目标链触发相应操作,内容包含用户声明的合约地址、链ID和消息详情,类似于Ethereum的交易日志。
入站交易则指将外部链消息记录到ZetaChain上。实际运行中,Validator客户端包含验证者、观察者和TSS签名者三个功能模块。
观察者和TSS签名者模块
所有ZetaChain节点都具备验证者模块,功能与PoS公链Validator类似,参与出块和共识。节点还可按ZETA质押比例参与链上治理。ZetaChain区块记录了所有跨链操作和智能合约交互日志。
观察者模块通过运行外部链全节点/轻节点监控特定格式的跨链消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主动模式节点持续扫描外部链交易,被动模式节点则从其他节点接收解析后的跨链消息。虽然被动模式不同步完整区块,但仍会验证区块头和Merkle证明以确保消息真实性。
主动模式抗审查性更强,但运行成本较高;被动模式更经济高效,便于扩展节点规模。为平衡两者,ZetaChain会激励节点采用主动模式。
(主动模式需运行外部链全节点,被动模式仅需轻客户端)
TSS 签名
经观察者验证的跨链消息最终会通过ZetaChain公共账户在目标链触发交易。这一过程需要生成数字签名,为确保安全,签名由所有节点共同完成,密钥片段分布式存储。只有绝大多数节点参与签名,才能在外部链生成有效交易签名。
(ZetaChain跨链模型仅需在各链维护公共账户,无需部署复杂合约)
ZetaChain采用TSS(门限签名方案)实现多签。虽然对外表现为单一密钥对,但实际上私钥由多个片段组成,分散存储于各节点本地。密钥生成和签名过程通过MPC技术完成,确保安全性。这种设计使ZetaChain能够为BTC等非智能合约链账户添加远程调用功能,极大拓展了应用场景。
zEVM:一站式的全链DAPP合约平台
与传统跨链方案不同,ZetaChain只需在其zEVM(EVM兼容执行层)部署一次智能合约即可实现多链功能。zEVM支持两大核心功能:接收外部链消息调用合约,以及控制外部链交易生成。这使得开发者可以原子性地修改多链状态,并在失败时回滚交易。
全链DAPP无需在多链部署映射资产合约,只需在ZetaChain上集中编写跨链逻辑,大幅降低开发成本。用户也因减少合约交互次数而享受更低手续费。此外,ZetaChain支持部署Defi合约、ZRC-20资产和AA账户,为实现全链统一资产管理提供了可能。
总结
ZetaChain通过Validator客户端的观察者模块监控外部链消息,经共识验证后,使用TSS签名在目标链触发交易,实现全链互操作。其zEVM支持一站式部署全链DAPP合约,避免了多链部署映射资产的繁琐流程,既降低了开发成本,也优化了用户体验。作为EVM兼容平台,ZetaChain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定制跨链逻辑的空间,有望推动多链生态的深度融合。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