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领域,交易可扩展性始终是个热门话题。最近几周,我们深入研究了Monad如何助力提升TPS性能。由@desh_saurabh撰写的技术解析为我们揭示了Monad的运作机制。若您对Web3的数据驱动分析感兴趣,欢迎订阅Decentralized.co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TPS作为衡量区块链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网络能承载的用户规模和dApp数量。当前以太坊及其Layer2解决方案的TPS表现显示,尚未有公链能突破100TPS的瓶颈。虽然TPS并非完美指标——毕竟不同类型交易的复杂度差异很大——但作为通用衡量标准,它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提升TPS的路径主要有三种:像Solana那样构建全新架构,牺牲EVM兼容性换取性能突破;采用链下执行配合中心化排序器的扩容方案;或者对现有EVM组件进行深度优化。近期完成2.25亿美元融资的Monad选择了第三条路径,通过重构EVM底层架构来实现性能飞跃。
Monad带来的最显著变革在于并行执行机制。传统EVM采用串行处理模式,就像只有一个工作平台的摩托车装配厂,所有工序必须依次完成。而Monad则构建了多平台系统,允许卸载、分类、组装和装载等工序并行运作,大幅提升整体效率。
当然,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当交易存在依赖关系时,Monad采用乐观并行执行策略:先假设所有交易独立执行,若发现状态冲突则重新执行相关交易。这种机制配合Monad专门优化的数据库系统MonadDb,有效解决了状态访问的瓶颈问题。
目前Monad内部测试网已实现10k TPS的突破性表现,虽然实际主网性能还需验证,但相比Solana从测试网50k TPS到主网1k TPS的落差,Monad的技术路线确实展现出独特优势。随着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这种兼顾EVM兼容性与高性能的解决方案值得期待。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