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摘要
TON区块链项目始于2018年,最初由Telegram团队发起并命名为Telegram Open Network。在2019年遭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诉讼后,原开发团队停止了项目开发。2020年,New TON开发者社区接手并继续推进该项目,将其更名为The Open Network。经过三年发展,TON在2023年9月跻身加密货币市值前十。
从技术架构来看,TON采用创新的异构多链设计,通过Masterchain、Workchain和Shardchain三层架构实现多条链的并行交易处理。这种独特的区块链集合架构使其获得了”区块链的区块链”之称。通过动态分片技术,TON网络理论上能够支持百万级的交易处理能力,为大规模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TON的发展策略与其他公链项目有所不同,它主要依靠两大核心优势:一是通过市值管理维持代币价格稳定,二是深度整合Telegram的庞大生态。虽然TON在技术上与Solana、ICP等公链有相似之处,但其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力在于与月活8亿的Telegram平台的紧密结合,这使其成为Web2用户进入加密世界的重要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TON的发展路径并非像传统Layer1那样依赖DeFi生态的TVL增长,而是重点布局Telegram支付、机器人应用和小游戏等场景。因此,用传统的市值/TVL比率来评估TON的价值可能并不准确。近期,TON基金会宣布将于11月推出基于Telegram的自托管钱包TON Space,这是对原有托管钱包模式的重大升级。
凭借Telegram庞大的用户基础,TON支付生态的爆发具有很高的可能性。但需要关注的是,由于早期采用PoW挖矿机制,TON代币的分布相对集中,当前流通市值与交易量之间存在明显不匹配,这表明市场存在较强的价格控制。这种情况虽然短期内有利于项目稳定发展,但长期来看可能存在中心化风险和潜在的抛压问题。
一、TON发展历史
2018年,即时通讯巨头Telegram计划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项目Telegram Open Network(TON),通过ICO成功募集17亿美元资金,代币名称为GRAM。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10月该项目遭到美国SEC的非法募资指控。经过半年的法律拉锯战,Telegram创始人Pavel Durov在2020年5月宣布放弃TON项目,并支付1850万美元罚款达成和解。
在官方团队退出后,TON Labs技术团队选择开源项目代码。与此同时,由开发者、验证者和用户组成的去中心化社区Free TON推出了分叉版本”Free TON Blockchain”,代币命名为”Ton Crystals”。不过这个分叉项目后续也陷入停滞状态。
转机出现在2021年5月,Telegram社区自发组建的New Ton开发者社群开始重新激活TON项目。项目名称正式变更为The Open Network,代币简称TON。同年11月,TON陆续登陆各大交易所,并获得了Telegram创始人的公开支持。值得注意的是,TON在2021年8月就已在Uniswap上线TON/WETH交易对,随后在第四季度陆续登陆其他去中心化交易所。截至2023年11月,币安交易所仍未上线TON交易。
在2021年牛市末期,TON价格经历了快速上涨,从0.8美元飙升至4.5美元后回落。进入熊市后,TON价格表现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1-2.5美元区间,市值持续攀升。2022年4月,TON基金会宣布成立2.5亿美元的”TONcoin Fund”生态基金,获得了火币、KuCoin等多家交易所和投资机构的支持。同年7月,又成立了规模达9000万美元的TON Alpha-Vista生态基金。
2023年9月,TON价格快速上涨推动其流通市值达到90亿美元,一度位列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第九位。尽管早期遭遇监管挫折,TON凭借与Telegram8亿用户的深度整合,正在构建一个支持快速、安全支付和数字身份服务的去中心化网络,目标是实现每秒数百万笔交易的处理能力。
二、TON技术特点
TON区块链通过创新的多链架构有效解决了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问题。其技术架构包含三个关键层级:作为核心的主链(Masterchain)、处理智能合约的工作链(Workchain)和实现交易分片的分片链(Shardchain)。主链存储协议和网络参数信息,工作链专注于智能合约执行,而分片链则通过动态分片技术将交易处理能力扩展至百万级TPS。
图片来源:CGV FoF (Zonff Partners 重制)
TON网络中的主链和工作链采用异构设计,允许不同工作链采用不同的规则体系,包括账户地址格式、交易结构、智能合约虚拟机和基础加密货币等。这种设计类似于EOS和Polkadot的架构理念。而工作链与分片链之间则采用同构设计,每个工作链最多可分为2^60个分片链,这些分片链共享相同的基本规则和区块格式。
在共识机制方面,TON采用PoS+BFT(拜占庭容错)的混合模式,与Cosmos、Polkadot等项目的设计类似。网络参与者分为验证者、提名者、渔夫和核对人四种角色。验证者如果签署无效区块将面临质押代币被罚没的风险,而BFT共识机制则确保了网络不会出现分叉,特别适合TON的多链架构。
TON还提供多项隐私保护功能,如TON Proxy网络代理层,它类似于隐形互联网项目(I2P),能够创建去中心化的VPN网络来保护用户隐私。这对于需要防范DDoS攻击的大额持币地址和验证节点尤为重要。
在开发者工具方面,TON提供了FunC、Fift和TACT三种编程语言。FunC是面向TON虚拟机的静态类型语言,Fift则是更底层的汇编语言,而TACT是为降低开发门槛设计的高级语言。这种多层次的语言支持体系满足了不同开发者的需求。
三、TON代币经济
TON代币初始总量设定为50亿枚,采用无上限供应模式。其中团队仅持有1.45%的份额,其余98.55%均通过早期PoW挖矿产出。目前网络已过渡到PoS共识机制,年通胀率约为0.6%,新增代币用于奖励验证者。TON的发行方式与比特币类似,所有代币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通过挖矿逐步释放。
TON代币在网络中有多重用途:支付交易费用、参与质押保障网络安全、参与治理投票,以及用于去中心化存储、代理服务、DNS等服务的支付。当前总供应量约50亿枚,其中10.8亿枚被锁定在非活跃矿工钱包,4.7亿枚由验证者质押,实际流通量约为35.3亿枚。
图片来源:CoinmarketCap
代币分布方面,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TON不像其他新公链那样由投资机构主导,但早期矿工持币高度集中。前100地址持有超过50%的代币供应量,远高于比特币前100地址13.63%的持有比例。2023年2月,社区投票决定冻结171个非活跃矿工钱包48个月,这些钱包共持有约10.81亿枚TON,占总量的21%。
图片来源:Tonwhales
TON价格表现呈现出一些独特特征。除2021年11月随牛市冲高至4.5美元外,其价格基本稳定在1-2.5美元区间,即使在熊市也未跌破发行价。值得注意的是,TON的流通市值与交易量严重不匹配,其市值排名第11位,但交易量仅排第139位。这种低流动性高市值的现象表明市场存在较强的价格控制。
短期来看,这种市值管理策略有利于维持价格稳定和项目发展。但长期而言,高度集中的代币分布可能带来中心化风险和潜在抛压。2023年6月,知名做市商DWF Labs宣布将为TON提供流动性支持,这或许能改善市场深度。此外,币安交易所尚未上线TON交易,这也为未来增长留下了想象空间。
四、TON生态系统
根据ton.app统计,TON生态目前有551个应用,其中被DefiLlama收录的仅9个,总TVL约920万美元。与其他公链不同,TON生态发展重点不在DeFi,而是聚焦Telegram支付、机器人应用和小游戏等场景。
图片来源:https://ton.app/
支付生态是TON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2023年9月,Telegram与TON基金会宣布深度合作,推出自托管钱包TON Space。Telegram拥有超过8亿月活用户,主要来自俄罗斯、伊朗、印度等国家。TON Space将允许用户直接在Telegram应用内管理加密资产,这种体验类似于微信支付在腾讯生态中的角色。
早在2022年4月,TON基金会就推出了Telegram钱包机器人@wallet,用户可以在聊天界面直接收发TON和比特币。2023年11月全球推出的TON Space将进一步增强这种无缝体验,使Telegram成为一个完整的加密金融平台。
目前Telegram无需任何下载即可直接调用出钱包并允许存入usdt/ton/btc等资产进行交易
相比之下,TON的DeFi生态发展相对滞后,总锁仓量仅920万美元,甚至不及EOS等”过气”公链。但这符合TON差异化发展路径,其核心价值在于Telegram的巨大流量入口,而非DeFi创新。未来随着支付生态成熟,对稳定币、DEX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将自然增长。
TG Bot赛道是另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2023年5月以来,Maestro、Banana Gun等交易机器人表现亮眼,Unibot代币甚至在熊市中实现十倍涨幅。这些Bot产品充分利用了Telegram的社交属性,为用户提供链上监控、跟单交易等服务,创造了新的使用场景。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在开发者支持方面,TON基金会提供两大开发方向:Telegram Mini Apps和智能合约。Mini Apps是基于Web技术的轻应用,可以无缝集成到Telegram中,支持JavaScript开发。智能合约则使用FunC语言编写,通过TON虚拟机执行。TON还设立了资助计划,支持DeFi、GameFi等领域的项目开发。
五、TON未来展望
综合来看,TON作为非金融类应用的试验田,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潜力。尽管早期遭遇监管挫折,但项目在关键节点做出了正确决策:在2021年底牛市末期上线交易所,利用市场热度建立初始价格基准;通过市值管理维持熊市中的价格稳定;深度整合Telegram生态打造支付场景。
TON最大的优势在于Telegram的8亿月活用户,这为其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入口。在下个周期中,GameFi、SocialFi等领域的项目很可能会优先选择TON作为试验平台。支付生态的成熟也将带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当然,TON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代币分布集中、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做市商加入和更多交易所上线,这些情况可能逐步改善。总体而言,背靠Telegram庞大生态的TON,在下一轮牛市中的表现值得期待。
注:文中提及项目,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当下观点,不能代表Zonff Partners,文中所发布信息及观点有可能因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
参考文献:
TON Whitepaper:https://docs.ton.org/ton.pdf
Telegram to Return $1.2 Billion to Investors and Pay $18.5 Million Penalty to Settle SEC Chargeshttps://www.sec.gov/news/press-release/2020-146
Comparison of TON, Solana and Ethereum 2.0https://ton.org/comparison_of_blockchains.pdf
TON Blockchain Analysishttps://ton.org/zh/analysis
Fift: A Brief Introductionhttps://ton.org/fiftbase.pdf
CGV Research:Telegram Open Network的技术进阶与未来展望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102648
区块链思维:详解The Open Network无人问津的TON处在暴涨前夜?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44943?search=1
Day:背靠8亿月活社交巨头,TON生态将”昙花一现”还是”高歌猛进”https://www.bitget.com/zh-CN/news/detail/12560603814344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