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标题:比特币ASIC创始人表示下一波挖矿效率即将到来
比特币挖矿业正面临第四次减半后的严峻考验。随着区块补贴的大幅削减,哈希价格已跌至历史低点,而减半后短暂活跃的内存池也逐渐平静,这让本就处境艰难的矿工们雪上加霜。
作为首款比特币ASIC矿机的创造者,嘉楠耘智创始人兼CEO张楠赓近日接受《比特币杂志》专访,首次向北美媒体分享了他对行业现状的见解。在访谈中,张楠赓不仅回顾了比特币挖矿的发展历程,更对芯片设计的未来趋势以及挖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独到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张楠赓特别强调了中东地区在比特币挖矿领域的新机遇,并探讨了比特币与人工智能行业融合的可能性。
完整访谈音频可在比特币杂志播客收听,也可通过Spotify或苹果播客获取。
开源精神铸就的比特币挖矿革命
2013年成立的嘉楠耘智凭借AvalonMiner ASIC矿机彻底改变了挖矿行业,标志着比特币网络安全计算效率的重要转折。从GPU、CPU挖矿时代到专用ASIC硬件的普及,这一转变推动了商业化挖矿业务的兴起。
这一变革的实现得益于嘉楠耘智开源Avalon硬件和管理软件的决策。在比特币发展初期,开源并非刻意选择,而是参与区块链社区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算力全球分散的重要手段。
“防范51%攻击的最佳方式就是将ASIC算力快速分发到全球用户手中。”张楠赓表示,ASIC的民主化部署已显著降低了51%攻击的风险。嘉楠耘智的开源策略也启发了包括比特大陆和英特尔在内的多家企业投身ASIC研发。
突破摩尔定律:芯片效率的新挑战
作为ASIC芯片设计领域的先行者,嘉楠耘智在过去十年间充分受益于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但随着芯片制程进入3纳米甚至更小尺度,量子效应开始显现,传统的摩尔定律正面临严峻挑战。
张楠赓坦言:”过去提升性能就能降低每terrahash成本的时代已经结束,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为此,嘉楠耘智正在探索门阵列、纳米片等新型晶体管技术,以及背面供电等创新方案。
尽管面临技术瓶颈,张楠赓仍对ASIC效率提升保持乐观,预计未来3-5年仍将保持增长。嘉楠耘智计划每年推出至少一款新产品,每代产品效率提升超过20%。
在5月9日的香港亚洲比特币大会上,嘉楠耘智发布了新一代A15 AvalonMiner,其18.5J/T的效率较A14系列的20J/T有了显著提升。这款专为多变环境优化的矿机还加入了超频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操作灵活性。
中东:去中心化计算的新热土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矿工们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嘉楠耘智已将目光投向中东地区,张楠赓表示:”中东国家正积极投资高科技产业,对加密货币持开放态度,有望成为重要的数字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东地区在建立挖矿监管框架方面进展迅速。以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支持的Zero Two为例,该公司在比特币挖矿废热利用于海水淡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绿色挖矿: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比特币进入主流视野,挖矿业的环保问题也受到更多关注。对此,张楠赓持乐观态度:”人们对比特币挖矿不环保的偏见正在改变,实际上挖矿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嘉楠耘智今年推出的热回收产品展现了挖矿业的可持续潜力。张楠赓透露:”我们已能从矿机中获取接近沸腾的热水,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创新的热能利用方案。”他认为,挖矿不仅能优化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还能将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10年。
AI与比特币:能源开发的新机遇
比特币矿工向来是电力市场的开拓者,而张楠赓预见了AI数据中心与比特币挖矿融合的新趋势。他指出:”比特币挖矿可以先行利用闲置能源创造效益,待AI算力需求完全释放后,矿工又可利用AI数据中心25%-30%的冗余电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
减半后的矿业竞争愈发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但正如张楠赓所指出,在能源和AI领域开拓创新的矿企仍将发现大量机遇。在这个快速变革的行业中,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