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区块链并行执行技术解析 区块链并行执行技术通过同时处理非冲突交易显著提升网络吞吐量,成为解决传统顺序执行性能瓶颈的关键方案。Solana率先采用确定性并行模型,要求交易预先声明状态访问权限;Sei、Monad等新兴公链则引入乐观并行机制,先执行后验证冲突。Aptos的Block-STM和Sui的对象模型分别展示了Move生态在并行化上的创新,而Parallel EVM试图融合以太坊生态与高性能优势。该技术虽面临验证效率、安全性等挑战,但为区块链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扩展性基础框架。

序言

1.0 区块链交易

区块链作为一种基于软件的计算模型,运行在分布式网络之上,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却难以被单一实体控制。这个革命性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本聪2008年发布的比特币白皮书中,成为支撑比特币点对点支付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区块链上的交易就像互联网公司的活动日志一样,记录着网络的每一次互动,不同的是这些交易记录具有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性。

感谢您阅读Shoal Research!欢迎免费订阅以获取最新内容。

那么究竟什么是区块链交易?

简单来说,区块链交易就是将数字资产从一个地址转移到另一个地址的过程,整个过程通过公钥加密技术确保安全。这些交易不仅支持去中心化的点对点转账,还能用于各种身份验证和确认流程。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查看交易记录,比如SeiTrace这样的工具。

1.1 区块链交易如何运作

当Bob向Alice发起一笔代币转账时,这笔交易会被广播到整个区块链网络。网络中的验证节点会对交易进行合法性检查,在足够多的节点确认后,交易会被打包进区块。当区块填满后,就会被添加到区块链中,形成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现在,Bob和Alice都可以随时查看这笔已经完成的交易。

每笔区块链交易都包含元数据,帮助网络节点识别和执行特定的指令。这些数据包括转账金额、目标地址、数字签名等基本信息,以及根据不同网络设计自动生成的其他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块链网络在实际执行交易时的处理流程可能存在差异。

1.1.1 内存池

内存池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传统区块链采用的重要机制,相当于待处理交易的”等候区”。交易的生命周期大致是这样的:用户发起并签名交易后,网络节点会验证其合法性,通过验证的交易会进入公共内存池。根据交易支付的矿工费高低,这些交易会被优先打包进区块。经过一定时间后,区块会被最终确认,交易记录就此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

1.1.2.无内存池 (Solana)

Solana等区块链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它们不设置内存池,而是直接将交易发送给区块生产者。这种设计通过连续的区块生产实现了更高的交易处理速度。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在Solana上,交易流程是这样的: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发起交易后,交易信息会被发送到RPC服务器。RPC服务提供者会将交易转发给当前和未来的区块生产者。区块生产者将交易提交给验证节点进行确认,最终交易状态会返回给用户。与有内存池的区块链类似,区块最终也会被确认。

1.2 顺序执行

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早期区块链采用顺序执行机制,每次只处理一个状态变化。这种设计虽然保证了安全性,但也造成了严重的性能瓶颈。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顺序执行限制了每个区块能容纳的交易数量,导致网络拥堵时交易确认时间延长、费用飙升。此外,这种模式无法充分利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效率相对较低。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并行执行

2.0 什么是并行执行?

并行计算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它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处理单元来提升运算效率。在区块链领域,并行执行意味着网络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互不冲突的交易,就像超市开设多个收银通道一样,能显著提升整体吞吐量。

为什么并行执行很重要?

并行执行对提升区块链网络性能至关重要。当网络流量激增时,它能让不同用户的交易同时得到处理,而不会互相影响。这不仅改善了用户体验,还为开发更复杂的去中心化应用创造了条件。

并行执行如何工作?

区块链实现并行执行主要有两种方式:确定性并行执行要求交易预先声明需要访问的资源,便于系统识别可以并行处理的交易;乐观并行执行则先假设所有交易都不冲突,在出现冲突时再重新处理。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目前并行执行的状态

让我们看看当前推动并行执行技术发展的几个代表性项目。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3.1 Solana 虚拟机(SVM)

Solana是首个专门为并行执行设计的区块链网络。其Sealevel运行时环境采用多线程架构,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交易。交易需要预先声明要访问的账户和状态,系统借此识别可以并行处理的交易。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Solana还设计了专门的账户数据库Cloudbreak来支持并行读写。这些创新使其能够达到每秒数千笔的交易处理速度。

3.2 并行EVM

并行EVM试图结合以太坊的生态优势和Solana的性能优势,让开发者既能使用熟悉的EVM工具,又能享受并行执行带来的速度提升。

3.2.1 Sei Network

Sei Network是一个兼容EVM的高性能公链,目前正在从确定性并行执行转向乐观并行模型。其V2升级引入了SeiDB数据库优化存储效率,还推出了支持Layer2的Parallel Stack框架。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3.2.2 Monad

即将推出的Monad区块链采用乐观执行模型,通过超标量流水线等技术优化性能。它保持了与以太坊的兼容性,同时设计了专门的MonadDB数据库来支持异步I/O操作。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3.3 Move

Move语言最初为Facebook的Diem项目开发,现已成为多个高性能区块链的基础。

3.3.1 Aptos

Aptos采用Block-STM技术实现乐观并行执行,理论吞吐量可达16万TPS。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3.3.2 Sui

Sui使用改进的Move语言,通过对象模型实现确定性并行执行,要求交易预先声明要访问的账户。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3.3.3 Movement Labs

Movement致力于为Move开发者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其MoveVM执行环境支持模块化扩展。即将推出的M2 rollup将集成Block-STM引擎,预计能达到数万TPS。

并行执行技术:下一代区块链的性能突破

结束语

4.1 当今并行系统面临的挑战

并行区块链需要权衡性能与安全性,比如减少验证节点数量可以提升速度,但可能影响网络安全性。乐观并行系统还需要解决冲突交易重新执行可能带来的效率问题。

4.2 未来展望/机遇

历史表明并行系统通常比顺序系统更具扩展性。随着加密应用普及,对高性能区块链的需求将持续增长。Vitalik也提到并行化是提升EVM rollups扩展性的潜在方案之一。虽然现有技术还有改进空间,但并行执行为构建能处理海量交易的高效区块链指明了方向。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披露:本文由Aster基金会赞助,但赞助商不影响内容。Shoal Research坚持独立客观的研究标准。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Shoal Research],著作权归属原作者[PAUL TIMOFEEV、MIKE JIN 和 GABE TRAMBLE],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841.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9月8日 下午3:34
下一篇 2025年9月8日

相关推荐

  • Hathor 网络是什么?区块链技术解析与优势介绍

    Hathor网络:融合区块链与DAG技术的高效平台 Hathor网络通过创新性结合区块链和DAG技术,显著提升交易速度与安全性。其独特架构支持并行处理交易,实现每秒多笔低成本操作,解决传统区块链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平台提供一键发币、Nano合约、原子交换等功能,并兼容以太坊等网络。采用PoW+PoS双重共识机制,支持与比特币合并挖矿。基础代币HTR用于支付费用、治理及质押,具备完善的经济模型。Hathor以可扩展性、用户友好性和企业级侧链方案,成为区块链领域的重要创新者。

    2025年7月24日
    7900
  • Blayer:探索基于镜像区块链的去中心化BTC Layer2解决方案

    比特币生态的巨大潜力 2023年比特币市值占比从38%升至52%,Taproot升级激活生态扩展潜力。当前比特币质押资产仅3亿美元,相比以太坊生态占比20%的参考值,比特币生态存在600倍增长空间。2024年4月减半事件将考验矿工收益稳定性,Layer2解决方案成为扩展生态的关键路径。 比特币需要L2 比特币主网受限于非图灵完备性和UTXO模型,难以直接支持智能合约。BRC20协议虽带来热度,但暴露主网交易成本高、速度慢等问题。社区倾向采用Layer2方案,需满足三大特性:去中心化跨链、安全高效的二层网络、反哺主网生态(如使用BTC支付Gas费)。 Blayer创新解决方案 Blayer协议提出四大核心技术:默克尔哈希验证(MHVC)确保跨链交易安全;隐私碎片集成(PFIP)实现去中心化私钥管理;镜像共识协议(MCP)完成主网与二层双向验证;兼容EVM的BVM虚拟机支持智能合约开发。采用拜占庭权益证明(BPOS)共识机制,节点质押混合代币并支持BTC支付Gas,既保障安全性又提升矿工收益。

    2025年7月28日
    4000
  • 第一层区块链技术格局与未来发展前景

    摘要 数字资产领域创新加速,比特币向多功能平台演进,以太坊通过Dencun升级迈向模块化架构,新兴L1链如Aptos和Monad带来新虚拟机技术。L1区块链分为专用结算链(如比特币)和通用智能合约平台(如以太坊),架构差异包括单体式与模块化设计。性能指标显示Solana(0.4秒出块)和Avalanche(2秒)速度领先,而比特币侧重安全性(10分钟出块)。费用方面,Solana最低(0.059美元/笔),以太坊L1仍较高(约3美元),但L2方案显著降低成本。采用数据显示比特币/以太坊活跃地址稳定,Solana钱包数达120万,波场凭借低价优势主导USDT转账(140亿美元/月)。L1生态的持续演进推动着去中心化经济的底层创新。

    2025年8月21日
    5100
  • Nautilus链是什么?全面解析其特点与优势

    Nautilus链是首个生产级Layer 3链,采用模块化架构实现并行交易处理,被誉为最快EVM Rollup链。其核心优势包括:通过Solana速度与以太坊安全性结合的模块化设计;zkRollup增强的隐私性;Celestia数据可用性层支持;以及支持以太坊/Move VM/Cosmos的多虚拟机兼容性。该链提供Naut DID去中心化身份方案、Proteus浏览器等工具,并已吸引PoseiSwap等20余个生态项目。作为突破传统区块链性能瓶颈的解决方案,Nautilus链以8000+TPS的实测速度重新定义了Web3基础设施标准。

    2025年7月31日
    3000
  • Ethena:DeFi系统性风险与救世主的双重角色解析

    Ethena已成为DeFi领域增长最快的协议之一,TVL从一年前的不足1000万美元飙升至55亿美元,并与AAVE、Maker、Morpho等头部协议深度整合。其核心机制是通过Delta中性策略,利用加密市场资金费率差异获取稳定收益,同时采用Copper和Ceffu托管方案降低交易所风险。尽管面临流动性、托管和负资金费率等潜在风险,Ethena的高收益特性已显著推动DeFi生态资金流入,类似stETH对ETH DeFi的促进作用。若Ethena失败,可能对合作协议造成系统性冲击,但其创新模式正引领DeFi进入新阶段,未集成的协议可能面临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2025年7月28日
    88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