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从“仰视”到“平视”,我是如何对Web3祛魅的 — — 一个普通Web3参与者的亲历感受》
记得第一次接触区块链是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那段时间。当时我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得益于公司对新技术的探索热情和浓厚的工程师文化,让我有幸较早地接触到这个新兴领域。那时候经常和一群程序员朋友聚会,他们口中不断蹦出”比特币”、”挖矿”、”ICO”、”空气币”这些新鲜词汇。
虽然我没有技术背景,但作为内容工作者,我的职业敏感度告诉我区块链技术非同寻常。于是我开始研读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白皮书,至今难忘那个反复研读比特币英文白皮书却不得其解的夜晚,唯一记住的就是那个震撼的标题:《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那一刻,我只觉得这个概念太超前了。
这就是我踏入这个领域的开端,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有趣的是,虽然从比特币开始了解区块链,但实际操作却是从朋友推荐的”空气币”入手,结果可想而知,我成了典型的”韭菜”。
那时的我对区块链充满矛盾:一方面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这是新型骗局,当时确实存在大量割韭菜现象;另一方面又觉得比特币的理念极具前瞻性,预示着未来的某种可能性。2019-2020年间,我更多是以学习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关注行业发展,这个定位至今仍觉得最适合自己。
2021年:沉浸式仰望Web3的美好
如果说2017-2018年是浅尝辄止,那么2021年就是深度参与的一年。当时我在一家美元基金工作,VC的平台优势让我能接触到更多前沿科技。巧合的是,这一年加密市场迎来牛市,”Web3″开始取代”区块链”成为新的叙事。
回忆起那轮牛市,几个标志性事件记忆犹新:比特币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特斯拉公开持有比特币;Beeple的NFT作品拍出6900万美元天价;库里花18万美元购买无聊猿NFT;萨尔瓦多将比特币定为法定货币;以及DAO这种新型组织形态的出现。
当时的Web3行业充满高涨情绪。在VC圈里,Web3是永恒的话题,我看到许多投资人从传统领域转向Web3,大厂精英也纷纷投身Web3创业。问及原因,他们普遍认为Web3就像90年代的互联网,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
牛市中的炒作现象也异常火热。加密市场的K线走势凌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暴富故事,营造出”赚钱很容易”的假象。NFT更是成为现象级话题,无聊猿等头像NFT成为身份象征,满足人们的炫耀心理。年轻人为了抢购热门NFT经常熬夜,业内戏称为”肝NFT”。
相比之下,DAO的出现更具社会价值。这种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探索着全新的协作模式:没有等级之分,基于共识民主决策,支持远程协作。从Bankless DAO到Constitution DAO,这些组织吸引了大量自称”数字游民”的年轻人参与。
2021年的我完全沉浸在Web3的美好想象中:它融合了密码学、分布式账本等前沿技术,提供了看似更容易的赚钱方式,还探索着未来社会的组织形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牛市,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2022年:从仰望到冷静,变化总是迅雷不及
如果说2021年是美梦,那么2022年就是梦醒时分。这一年接连发生的暴雷事件成为加密行业的至暗时刻:5月Terra公链崩盘,Luna代币归零;7月三箭资本破产;11月FTX挪用用户资金事件曝光并迅速破产。
虽然以太坊成功转向PoS机制带来些许安慰,但整体行业已陷入萧条。曾经的热门话题全部冷却:炒币巨亏、项目停运、基金撤资,NFT流动性枯竭,DAO的讨论也销声匿迹。和许多人一样,在经历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后,我开始从狂热中冷静下来。
加密市场的剧烈波动让我看清了这个领域的另一面:既有暴富神话,也有巨额亏损。特别是那些高杠杆炒合约的人,把Web3当成了赌场。行业暴露的资金不透明、监管缺失等问题严重打击了信心。虽然问题早暴露是好事,但也确实给过热的市场泼了冷水。
更遗憾的是,那些具有社会价值的探索,如DAO模式和代币化应用,随着市场低迷而停滞。我开始思考:2021年吸引新人入圈的主要是NFT这样的媒介,但它们本质上仍是金融产品。Web3要长远发展,必须在金融投机和应用场景间找到平衡。
2023年:市场在复苏,但无法回到过去
2023年是行业的疗伤期。比特币价格从低谷回升,交易所加强合规建设。但与一级市场投资人交流时,他们更倾向于配置二级资产或保持观望。一位朋友直言:”现在主流币价格这么低,为什么要冒险投一级项目?”
我原以为市场复苏会重新点燃社交媒体的讨论热情。2021年在即刻等平台,Web3话题热度极高。但2023年再次打开这些平台,发现曾经的活跃用户大多沉寂,新帖几乎无人问津。一切似乎再也回不到从前。
通过与圈内外人士交流,我听到一个普遍观点:Web3就是个赌场,关键看谁当韭菜。基于这些观察,我萌生了出书的想法,希望客观介绍Web3现状,帮助人们理性看待这个领域。于是联合十几位业内专家出版了《从技术到应用:普通人的Web3学习手册》,虽然出版仅半年,书中的内容就已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个人认知如何变化,这个行业始终在以自己的节奏快速发展。
2024年:牛市回来,Mass Adoption还远么?
2024年牛市已成定局,两大事件推动加密资产上涨: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华尔街资金大量流入;比特币迎来减半周期,历史经验表明这通常会引发牛市。
对比2021年牛市,我发现了一些不变与变化:不变的是投机力量依然强大,NFT被MEME币取代成为新宠;代币仍需更好的流动性和增值能力,比特币生态正在复制以太坊的发展路径。变化在于Mass Adoption的路径更加多元,Web3开始与AI、物联网深度结合;MEME文化的重要性凸显,成为Web3精神内核的直接表达。
经历两轮牛熊转换,我对Web3的态度已从仰视转为平视。在我看来,Web3本质是一群人通过代币化方式筹资并建立共识,然后不断寻找代币的应用场景。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救世良方。
结尾:如何更好的在Web3立足
作为学习者和观察者,通过与众多从业者交流,我发现大家普遍面临如何在Web3立足的问题。虽然我的Web2背景更长,Web3从业经历有限,但结合所见所闻,分享几点建议:
首先,不要抱着炒币心态进入这个圈子。这个领域赚钱有明确的金字塔:顶层是项目方,其次是VC,然后是量化交易者和价值投资者,最后才是普通炒币者。专业交易者和长期持有主流币的人往往能获得稳定收益,而频繁炒作的参与者风险极高。
其次,保持开放但谨慎的态度。Web3鱼龙混杂,线上协作的信任成本很高。如果找到志同道合的团队是幸运,如果还没找到,也要在交流中保持善意,这样才能遇到真正的合作伙伴。
最重要的是坚持DYOR(自主研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领域,保持独立思考至关重要。不要被情绪或他人观点左右,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投资方法论。
写下这些文字,既是对自己认知转变的总结,也是对这个特殊领域的观察。Web3让我获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从建设者到交易高手再到短期投机客。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坚守的原则。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经历,相信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Web3认知。祝愿大家在这个领域既能获得收益,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