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视到平视:Web3参与者的认知转变与深度解析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文章讲述了一位普通Web3参与者从2017年至今的亲历感受。作者最初在2017-2018年接触区块链,经历了空气币割韭菜的教训,对行业持矛盾态度。2021年牛市期间,他深度参与Web3,见证了NFT、DAO等新兴概念的崛起,沉浸于行业的高涨情绪。然而,2022年一系列暴雷事件(如Luna归零、FTX破产)让他开始冷静反思行业的投机性和监管缺失。2023年市场缓慢复苏,但讨论热度不再。2024年牛市回归,作者对比两轮牛市,指出不变的是投机力量,变化的是Mass Adoption路径的多元化。最后,作者总结了对Web3的平视态度,认为它本质上是共识与金融的结合,并分享了在Web3立足的建议:避免炒币心态、保持善意、坚持独立研究(DYOR)。

转发原文标题《从“仰视”到“平视”,我是如何对Web3祛魅的 — — 一个普通Web3参与者的亲历感受》

记得第一次接触区块链是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那段时间。当时我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得益于公司对新技术的探索热情和浓厚的工程师文化,让我有幸较早地接触到这个新兴领域。那时候经常和一群程序员朋友聚会,他们口中不断蹦出”比特币”、”挖矿”、”ICO”、”空气币”这些新鲜词汇。

虽然我没有技术背景,但作为内容工作者,我的职业敏感度告诉我区块链技术非同寻常。于是我开始研读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白皮书,至今难忘那个反复研读比特币英文白皮书却不得其解的夜晚,唯一记住的就是那个震撼的标题:《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那一刻,我只觉得这个概念太超前了。

这就是我踏入这个领域的开端,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有趣的是,虽然从比特币开始了解区块链,但实际操作却是从朋友推荐的”空气币”入手,结果可想而知,我成了典型的”韭菜”。

那时的我对区块链充满矛盾:一方面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这是新型骗局,当时确实存在大量割韭菜现象;另一方面又觉得比特币的理念极具前瞻性,预示着未来的某种可能性。2019-2020年间,我更多是以学习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关注行业发展,这个定位至今仍觉得最适合自己。

2021年:沉浸式仰望Web3的美好

如果说2017-2018年是浅尝辄止,那么2021年就是深度参与的一年。当时我在一家美元基金工作,VC的平台优势让我能接触到更多前沿科技。巧合的是,这一年加密市场迎来牛市,”Web3″开始取代”区块链”成为新的叙事。

回忆起那轮牛市,几个标志性事件记忆犹新:比特币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特斯拉公开持有比特币;Beeple的NFT作品拍出6900万美元天价;库里花18万美元购买无聊猿NFT;萨尔瓦多将比特币定为法定货币;以及DAO这种新型组织形态的出现。

当时的Web3行业充满高涨情绪。在VC圈里,Web3是永恒的话题,我看到许多投资人从传统领域转向Web3,大厂精英也纷纷投身Web3创业。问及原因,他们普遍认为Web3就像90年代的互联网,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

牛市中的炒作现象也异常火热。加密市场的K线走势凌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暴富故事,营造出”赚钱很容易”的假象。NFT更是成为现象级话题,无聊猿等头像NFT成为身份象征,满足人们的炫耀心理。年轻人为了抢购热门NFT经常熬夜,业内戏称为”肝NFT”。

相比之下,DAO的出现更具社会价值。这种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探索着全新的协作模式:没有等级之分,基于共识民主决策,支持远程协作。从Bankless DAO到Constitution DAO,这些组织吸引了大量自称”数字游民”的年轻人参与。

2021年的我完全沉浸在Web3的美好想象中:它融合了密码学、分布式账本等前沿技术,提供了看似更容易的赚钱方式,还探索着未来社会的组织形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牛市,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2022年:从仰望到冷静,变化总是迅雷不及

如果说2021年是美梦,那么2022年就是梦醒时分。这一年接连发生的暴雷事件成为加密行业的至暗时刻:5月Terra公链崩盘,Luna代币归零;7月三箭资本破产;11月FTX挪用用户资金事件曝光并迅速破产。

虽然以太坊成功转向PoS机制带来些许安慰,但整体行业已陷入萧条。曾经的热门话题全部冷却:炒币巨亏、项目停运、基金撤资,NFT流动性枯竭,DAO的讨论也销声匿迹。和许多人一样,在经历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后,我开始从狂热中冷静下来。

加密市场的剧烈波动让我看清了这个领域的另一面:既有暴富神话,也有巨额亏损。特别是那些高杠杆炒合约的人,把Web3当成了赌场。行业暴露的资金不透明、监管缺失等问题严重打击了信心。虽然问题早暴露是好事,但也确实给过热的市场泼了冷水。

更遗憾的是,那些具有社会价值的探索,如DAO模式和代币化应用,随着市场低迷而停滞。我开始思考:2021年吸引新人入圈的主要是NFT这样的媒介,但它们本质上仍是金融产品。Web3要长远发展,必须在金融投机和应用场景间找到平衡。

2023年:市场在复苏,但无法回到过去

2023年是行业的疗伤期。比特币价格从低谷回升,交易所加强合规建设。但与一级市场投资人交流时,他们更倾向于配置二级资产或保持观望。一位朋友直言:”现在主流币价格这么低,为什么要冒险投一级项目?”

我原以为市场复苏会重新点燃社交媒体的讨论热情。2021年在即刻等平台,Web3话题热度极高。但2023年再次打开这些平台,发现曾经的活跃用户大多沉寂,新帖几乎无人问津。一切似乎再也回不到从前。

通过与圈内外人士交流,我听到一个普遍观点:Web3就是个赌场,关键看谁当韭菜。基于这些观察,我萌生了出书的想法,希望客观介绍Web3现状,帮助人们理性看待这个领域。于是联合十几位业内专家出版了《从技术到应用:普通人的Web3学习手册》,虽然出版仅半年,书中的内容就已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个人认知如何变化,这个行业始终在以自己的节奏快速发展。

2024年:牛市回来,Mass Adoption还远么?

2024年牛市已成定局,两大事件推动加密资产上涨: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华尔街资金大量流入;比特币迎来减半周期,历史经验表明这通常会引发牛市。

对比2021年牛市,我发现了一些不变与变化:不变的是投机力量依然强大,NFT被MEME币取代成为新宠;代币仍需更好的流动性和增值能力,比特币生态正在复制以太坊的发展路径。变化在于Mass Adoption的路径更加多元,Web3开始与AI、物联网深度结合;MEME文化的重要性凸显,成为Web3精神内核的直接表达。

经历两轮牛熊转换,我对Web3的态度已从仰视转为平视。在我看来,Web3本质是一群人通过代币化方式筹资并建立共识,然后不断寻找代币的应用场景。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救世良方。

结尾:如何更好的在Web3立足

作为学习者和观察者,通过与众多从业者交流,我发现大家普遍面临如何在Web3立足的问题。虽然我的Web2背景更长,Web3从业经历有限,但结合所见所闻,分享几点建议:

首先,不要抱着炒币心态进入这个圈子。这个领域赚钱有明确的金字塔:顶层是项目方,其次是VC,然后是量化交易者和价值投资者,最后才是普通炒币者。专业交易者和长期持有主流币的人往往能获得稳定收益,而频繁炒作的参与者风险极高。

其次,保持开放但谨慎的态度。Web3鱼龙混杂,线上协作的信任成本很高。如果找到志同道合的团队是幸运,如果还没找到,也要在交流中保持善意,这样才能遇到真正的合作伙伴。

最重要的是坚持DYOR(自主研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领域,保持独立思考至关重要。不要被情绪或他人观点左右,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投资方法论。

写下这些文字,既是对自己认知转变的总结,也是对这个特殊领域的观察。Web3让我获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从建设者到交易高手再到短期投机客。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坚守的原则。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经历,相信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Web3认知。祝愿大家在这个领域既能获得收益,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299.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PUMP代币暴涨40%|比特币(BTC)突破12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 最新加密行情分析”

    加密市场全景 BTC冲高回落至118,000 USDT,7月14日ETF净流入2.94亿美元 ETH多次冲击3,000 USDT未果,同日ETF净流入2.59亿美元 市场情绪指数72保持乐观,标普500指数微涨0.14% 掘金热门代币 PUMP(+44.85%) Solana链上meme币平台代币上线主流交易所,现价0.0058美元 XCN(+15.14%) Onyxcoin通过OIP-60提案激活质押奖励,推动价格上涨 PENGU(+9.19%) Pudgy Penguins生态游戏上线应用商店,开展社区奖励活动 Alpha 解读 Aave净存款破500亿美元 成为首个达此规模的DeFi协议,V4升级计划引入比特币Layer2支持 Trusta与Solana合作 共建链上身份基础设施,获Solana基金会资助 哈萨克斯坦拟投加密资产 央行考虑将外汇储备配置加密货币,计划建立国家加密资产储备库

    资讯 2025年7月15日
    1000
  • BitMine获2.5亿美元融资,正式推出以太坊(ETH)企业级金库服务

    比特币矿企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通过私募融资2.5亿美元启动以太坊金库,以每股4.50美元发行5555万股。本轮由MOZAYYX领投,多家知名机构参与。公司董事长Thomas Lee称稳定币将推动以太坊升值,并调整原比特币为主的资产策略。近期SharpLink Gaming等企业也大举建仓以太坊,BitMine现持有154枚比特币(价值1700万美元),同时加入上市公司ETH持有阵营。此前Bit Digital宣布转型以太坊后股价暴跌19%,显示市场对战略调整反应敏感。

    2025年7月1日
    3000
  • SLERF揭示MEME赛道潜力与投资机会

    前言 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一种新兴的MEME文化正迅速崛起,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理解MEME币以及更广泛的加密文化可能有些困难。 以树懒为形象的代币$SLERF 自发行以来,市值一度逼近 6 亿美元,仅用三小时就完成 BOME 耗时三日的发展历程,其市值一度超过 BOME,成为市值第八大的 Meme 币。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SLERF MEME币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通常价格低廉,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的幽默和娱乐性,为投资者带来独特的体验。尽管MEME币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它们已经在加密货币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特殊地位。

    5天前
    1100
  • 区块链项目发币不是万能的 发币无法拯救你的项目

    TL;DR Berachain生态近期多个项目密集发币,文章探讨代币发行的利弊:成功发币可激活生态经济,但需警惕市场疲软导致价格下跌对项目的负面影响。强调代币应作为产品验证市场后增长的工具,而非短期获利手段。建议项目方协调发币节奏、避免高估值发行,并指出当前市场对中等市值代币兴趣低迷。核心观点:发币需谨慎,应建立在明确产品价值与增长路径基础上,否则可能损害项目长期发展。

  • 罗伯特·清崎抨击ETF只是比特币、黄金和白银的”纸质版本”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警告投资者谨慎持有比特币、黄金和白银的ETF产品,认为这些纸面工具无法替代实物资产。他将ETF比作”持枪照片”,危机时毫无用处,强调真正的黄金、白银、比特币和枪支才是硬通货。清崎长期质疑法币体系,主张持有实物资产对抗通胀和美元贬值。尽管ETF专家反驳称比特币ETF有严格监管和1:1储备保障,但这场争论凸显了去中心化资产支持者与传统金融体系之间的根本分歧。

    3天前
    1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