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任意一个 Solidity 开发者都能在 Move 生态中近乎零门槛地构建或迁移更安全高效的 DApp,这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场景。2019年,曾掀起科技行业热潮又迅速沉寂的 Libra 可能不会想到,在它折戟沉沙之后,Aptos、Sui、Linera 和 Movement 会相继接过接力棒,将 Move 系新公链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有趣的是,与其他基于 Move 语言的 L1 公链不同,新生代的 Movement 将目光投向了 L2——推出了首个基于 Move 语言的以太坊 L2。这一创新旨在结合 Move 底层的高执行性能和安全性优势,同时融合 EVM 的生态优势,让开发者无需编写 Move 代码就能在 M2 上启动 Solidity 项目。作为 Move 系新公链中首个从“以太坊杀手”转向“加入以太坊”的融合方案,Movement 凭借其 L2 层的高性能架构设计,以及最终状态安全性基于以太坊主网的机制,在 4 月份成功斩获了 3800 万美元的融资。
那么,Movement 究竟在做什么?它又凭借什么吸引了 Polychain Capital、Binance Labs、OKX Ventures、Hack VC 等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
Movement:将 Move 引入 EVM 生态
要深入了解 Movement 的愿景,首先需要理解 Move 语言的核心特点。作为 Facebook 专为数字资产设计的智能合约语言,Move 最初应用于 Libra(Diem)项目,如今则主要被 Aptos、Sui 等新公链采用。与 Solidity 相比,Move 在资产安全性和原生高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Move 以 Rust 为基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专注于安全资源管理和智能合约编写。它通过解耦交易脚本和模块,拆分交易逻辑与智能合约,使得 Move 系公链的 TPS 可达上万甚至 10 万级别,远超 EVM 系公链。这种设计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链上应用构建环境。
然而,技术优势并非公链竞争的全部。能否吸引足够的用户和资金才是关键,这也是近年来“以太坊杀手”概念逐渐淡化的原因——大多数新公链面临“鬼城效应”,用户和流动性表现惨淡。Movement 另辟蹊径,选择将 Move 的安全性和高性能与 EVM 的流动性和用户群相结合,通过“将 Move 引入以太坊”的思路实现优势互补。
具体而言,Movement 的 M1 和 M2 架构既保留了高效交易处理的特性,又集成了以太坊虚拟机(EVM),允许开发者无需学习 Move 就能在 M2 上部署成熟的 EVM 生态 DApp。Movement 能够自动将 Solidity 脚本转换为 Move 操作码,从而实现与以太坊及其他 EVM 网络的互操作性。因此,Movement 不仅是将 Move 引入 EVM 生态,更是在将 EVM 的资金和用户引入 Move 生态,最终构建一个更安全、高效的区块链系统。
模块化开发套件 Movement SDK
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工具是 Movement SDK。这个模块化开发套件包含三个关键组件:MoveVM、Fractal 和自定义适配器。
MoveVM:安全高效的运行环境
MoveVM 是 Movement SDK 的核心,为智能合约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行环境。它通过面向资源的编程、严格的字节码验证和类型安全机制,确保资产管理的高安全性和完整性。MoveVM 还采用并行处理技术和模块化架构,不仅优化了交易处理效率,还能扩展到 EVM 等外部环境,实现更广泛的互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MoveVM 完全兼容 EVM 和其他 Move 生态,目前已支持部署 Aptos 和 EVM 代码,并计划未来覆盖 Sui 生态。这意味着开发者无需学习 Move,就能在 10 分钟内完成 Aptos 或 EVM 生态 DApp 的并行化部署。
Fractal:桥接 Solidity 和 MoveVM
Fractal 是一个编译器,能够将 Solidity 智能合约转换为 MoveVM 可执行的代码。它通过分词解析、抽象语法树构建、中间语言转换等步骤,最终生成 MoveVM 字节码。这一过程让开发者既能享受 Solidity 的灵活性,又能利用 Move 的安全性和高性能优势。
自定义适配器
自定义适配器是 Movement SDK 的最后一个核心组件,主要负责与排序器网络和数据可用性(DA)服务的集成。它支持多种 DA 层,包括 Ethereum-4844、Celestia、EigenDA 和 Avail,并能够与 Snowman 和 PoS 等共识机制对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体而言,Movement SDK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简化了基于 Move 的 DApp 构建、测试和优化流程,特别适合 Solidity 开发者快速上手。
“M1+M2”的公链架构
基于 Movement SDK,Movement Labs 开发了 M1 和 M2 两条公链。M1 是一个社区优先的网络,专注于高吞吐量和即时最终确定性,充当去中心化排序器网络和共识层;M2 则是基于 M1 和以太坊的 ZK-Rollup L2,支持 Sui Move、Aptos Move 和 EVM 生态的 DApp 运行。
M1:去中心化排序器网络和共识层
M1 采用改进的 Snowman 共识机制,通过节点间的“闲聊”达成共识,支持大规模节点参与和快速交易排序。作为 M2 的 PoS 排序器网络,M1 通过质押机制保障安全性,并通过 Slash 机制防止恶意行为。同时,M1 还整合了数据可用性服务和 Prover Marketplace,确保交易的正确性和可验证性。
M2:基于 M1 和以太坊的 ZK-Rollup L2
M2 是 Movement 生态的“主网”,采用基于 Move 的 ZK-Rollup 架构,由 MoveVM、Fractal 和 M1 组成。它计划使用 zk-Move 技术增强隐私保护,同时支持 EVM 和 Move 智能合约。M2 上的交易通过 M1 排序器网络打包,最终将数据发回以太坊主网,并通过 Celestia 实现数据同步。这种模块化设计充分融合了 Move 的高性能、安全性和 EVM 的生态优势。
小结
除了技术叙事,生态建设同样至关重要。Movement Labs 提供的 Movement SDK、Hyperlane 消息传递基础设施和 M1 共享排序器等工具,旨在帮助开发者轻松构建和部署基于 Move 的应用。据悉,Movement Labs 的执行层框架 Move Stack 将于今年夏季开始测试,预计将与 Optimism、Polygon 和 Arbitrum 等 Rollup 框架兼容。
未来,M1、M2 和 Move Stack 的结合,或将催生一个涵盖 Solidity、Aptos Move 和 Sui Move 生态的泛 MoveVM 宇宙,进一步扩大 Move 语言的影响力。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