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获得了多位知名Layer3用户以及Greenfield Capital的Mateuz、Claude和Markus提供的宝贵见解和帮助。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所有为本文研究付出时间的朋友们。
2022年3月,我首次在加密货币领域探讨了聚合理论。从那时起,我有幸在多家投资组合公司中亲眼见证了它的实际应用。比如Hashflow的交易量已经突破180亿美元大关,Gem被OpenSea收购,而Layer3更是扩展到了450万个钱包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Layer3对我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我在FTX崩盘前签署的最后一张LedgerPrime支票。虽然我们并非未卜先知,但事后看来,重新审视聚合理论并研究创始人可用的扩展模式确实很有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很荣幸能与Layer3展开合作。他们不仅开放了内部数据,还提供了接触风险投资和顶级用户的机会。过去几周,我们深入研究了企业如何像2000年代初的谷歌那样成为注意力焦点。本文将首先反思我在2022年提出的一些观点,然后详细解释聚合器为实现规模化需要采取的不同策略。
加密货币领域的消费者应用常常被认为难以扩展,但Layer3用数据打破了这一成见:450万个钱包完成了1亿个任务,驱动了近1.2亿次链上操作。规模已经实现,只是这些成功故事尚未得到充分传播和研究。
聚合的力量
互联网出现之前,接触客户是建立任何产品或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互联网的关键突破在于它能够全球范围内聚集需求,这一变革催生了谷歌、Netflix、亚马逊和Meta等行业巨头。
供应链的三个核心要素是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聚合理论通过整合这三方来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典型的聚合器具有三个特征:与消费者建立直接关系、服务新用户的零边际成本,以及强大的网络效应。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加密货币领域。这里的供应链同样由三部分组成:提供区块空间的Layer1/Layer2区块链和dApp作为供应商;钱包、交易所等作为分销商;开发者、机构和零售参与者则构成消费者群体。
截至2024年6月,前二十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国库中持有超过250亿美元的代币,这些代币都将用于用户获取和生态建设。随着更多项目发行自己的代币,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我们认为,少数应用程序将成为这些支出的主要分发渠道,而Layer3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多位顶级用户告诉我们,Layer3已经成为许多新用户的”加密版谷歌”。这个产品已经从需要努力留住用户,发展到在用户群中形成使用习惯——这在当今行业中实属罕见。
狂野时代
在Luna、3AC和FTX相继崩溃之前,行业一度认为已经跨越了发展鸿沟。然而在用户获取方面,体验仍然相当分散。虽然代币所有权为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但早期的分发方式如ICO、空投和流动性挖矿都被证明效率低下。
Layer3等新型分发渠道的出现,尝试通过更高效的方式分发代币来获取用户。其价值主张很简单:品牌不再花钱做广告,而是直接奖励用户。寻找新产品的早期用户只需投入时间参与任务,就能获得代币奖励。
创办Layer3
Layer3由Brandon Kumar和Dariya Khojasteh于2021年创立。最初的口号”通过做事赚取加密货币”反映了其核心理念:创建一个让协议利用代币协调用户行为的市场。令人惊讶的是,两人仅用Webflow和Airtable搭建的网站就完成了种子轮融资。
Brandon作为前Accolade Partners投资者,负责业务的B2B方面;而资深应用开发者Dariya则专注于打造出色的用户体验。这种互补的团队结构是Layer3成为领先聚合器的关键。
解决冷启动问题
Layer3早期面临典型的”鸡与蛋”问题:任务平台需要规模才能拥有定价权。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专注于新推出的协议,这些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能吸引好奇的用户。这种策略很快见效,用户开始将Layer3视为发现新协议的可靠渠道。
截至2024年6月,Layer3已成为Arbitrum、Base和Optimism上使用最多的应用之一,帮助完成了超过1.2亿次链上操作,覆盖120个国家的450万个钱包。如今,每月有60-90个协议主动寻求加入他们的分发网络。
聚合需求
Layer3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精心设计的游戏化机制。他们借鉴了Octalysis框架,通过八大核心驱动力激励用户行为:史诗意义与使命感、发展与成就、创造力与反馈、拥有与占有、社交影响、稀缺感、不确定性和损失规避。
这些机制创造了高度参与和上瘾的用户体验。一些长期用户甚至连续使用该产品超过两年半,唯恐失去领先地位。
谷歌加密货币
Layer3通过两种方式颠覆传统广告模式:首先,用户通过CUBEs拥有自己的数据;其次,用户可以直接获得协议的所有权。截至2024年6月,CUBEs已成为Base、Optimism、Arbitrum和zkSync上最受欢迎的NFT。
最近推出的Milestones产品更进一步,允许开发者根据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系列操作给予奖励,而不仅仅是单次交易。这种机制建立了强有力的护城河,使Layer3能够聚集大量用户并引入更多协议。
与Web2平台不同,Layer3对用户数据没有垄断权,他们通过两种方式积累价值:与用户的长期关系,以及策划最佳产品的能力。用户在这种模式中获益良多——产品通过代币奖励竞争用户注意力,而大部分价值都传递给了用户。
护城河、价值和习惯
Layer3服务近120个国家的450万个钱包,是最接近功能化和可扩展的”价值转移网络”。我们正在从用户提供时间和数据的时代,转向用户拥有数据并获得经济回报的时代。
凭借庞大的用户群,Layer3将继续为用户提供激励和结构化奖励。这相当于2021年整个DeFi市场的规模,将彻底改变开发者对应用启动的看法。Layer3的定位使其能够扩展到新的垂直领域,唯一需要的只是时间的积累。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建立价值网络需要开发者接受用代币奖励换取用户使用的商业模式。但随着Layer3过去两年的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Brandon和Dariya将继续推进他们将注意力代币化的愿景。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