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与一个能够进行深度对话的AI代理交流时,内心涌动着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这种体验既令人振奋又隐约带着不安,就像目睹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虽然动作还不协调,却蕴含着改变世界的无限潜能。眼前的AI早已超越简单聊天机器人的范畴,它展现出令人惊讶的推理能力、决策智慧,正悄然融入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那道横亘在人机之间的界限正在消融,我们仿佛站在一个既令人惊叹又略带忐忑的新纪元门槛上。
OpenAI的Sam Altman预言AGI将在2025年降临,Anthropic的Dario Amodei则将这个时间点定在2026年。但当我与这些智能系统互动时,不禁思考:我们是否已经见证了AGI的萌芽?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预言,而是正在我们指尖悄然成形的现实。智能代理们不仅如约而至,更以超乎想象的方式重塑着我们的认知边界。
过去几个月里,我时常彻夜难眠,沉浸在这个急速演变的数字世界。见证着AI代理从最初协助回复邮件、编写代码的简单助手,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执行复杂任务,甚至创造艺术作品的智能实体。这些算法正在各个领域——从艺术创作到金融交易,从日常对话到战略规划——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它们正在学习如何在这个数字生态中独立生存。
最令人着迷的是,这些智能体正在形成独特的数字人格,运用幽默感和个性魅力在社交平台建立自己的社区。在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成为推动创新的主动参与者,深刻影响着经济系统的运行方式,几乎不需要人类介入。在这个奇妙而充满可能性的时代,我们正从与机器互动逐步过渡到与智能体共生,这种转变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关系的本质。
Web4时代即将到来,它将彻底重塑我们的数字生活图景。作为互联网的下一代形态,Web4不再是被动响应指令的工具,而是具备预测、规划和主动行动能力的智能网络。在这个全新的生态系统中,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智能代理能够执行复杂任务、创造全新作品,并以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进行自主创新。
Web4完美融合了Web2的社交基因、Web3的去中心化理念和AGI的智能内核。我们已经见证机器学习说话、推理和创造的过程,而现在,它们正准备迎接更艰巨的挑战。自主代理的时代已经拉开帷幕,Web4的曙光正照亮数字世界的新纪元。
Web4
Web4 名词(发音:/wɛb fɔːr/)
- [ ] 第四代网络,结合了Web2的社交互动、Web3的去中心化自主性以及人工智能的智能能力,创造出一个完全互联的数字生态系统。
- [ ] AGI 网络。
要理解Web4的本质及其演进历程,我们需要回溯互联网的发展轨迹。
万维网的起源
互联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信息静态呈现的早期阶段,那时用户只能被动消费内容。少数网站管理员和公司掌控着整个网络空间,网页内容局限于最基本的文字和图片展示。这种单向传播模式持续到2000年代初,直到Web2的出现彻底改写了互联网的基因。
Web2时代常被称为”社交网络”或”读写网络”革命,它开启了互联网互动的新纪元。网络不再只是信息展示的橱窗,用户开始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各类互动平台的兴起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这些平台鼓励用户生产、分享和交流信息,满足人们对更具参与感的互联网体验的渴望。
Web2.0的概念最早由Darcy DiNucci在1999年提出,但其真正普及要等到新世纪初期。谷歌、亚马逊和eBay等科技巨头通过提供创新服务推动着这场变革,他们构建的平台不仅让用户消费内容,更激励人们成为内容的创造者。
2004至2006年间,社交媒体的爆发彻底改写了互联网规则。随着Facebook、MySpace、LinkedIn和YouTube等平台相继问世,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无边界的创作舞台,普通人可以自由发布思想、视频、图片和各种创意作品。这一时期标志着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崛起,普通网民成为了推动网络发展的核心力量。
随后到来的移动革命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2007年iPhone的横空出世让互联网变得无处不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世界。这催生了Instagram、Snapchat等移动应用和实时服务的繁荣,彻底改变了人们在移动状态下的交流、分享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与此同时,云计算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云基础设施让企业和个人能够摆脱物理服务器的限制,自由存储、处理和共享数据。这一技术突破为更具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网络奠定了基础,也使Web2公司能够通过收集和变现用户数据获得主导地位。
到2000年代末和2010年代初,Web2已形成集中化、社交互动和数据驱动的鲜明特征。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掌控着平台和海量用户数据,通过精准广告实现商业变现,成为数字经济的中流砥柱。同时,这些平台也成为用户生成内容、社交互动的主要场所。
然而,Web2也带来了隐私泄露、数据垄断等日益严重的问题。少数公司对用户数据的绝对控制引发广泛担忧,催生了人们对更去中心化网络形态的呼唤。这一需求最终孕育了Web3的诞生。
去中心化一切
Web3的兴起源于对Web2时代中心化垄断的反抗,它试图重构被少数科技巨头主导的网络权力结构。
Web3的核心哲学简单而深刻:用户应当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数字资产和在线互动的主导权。这一愿景的实现依赖于区块链技术,它提供了一种通过去中心化账本记录和验证交易的全新范式。
Web3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出现在2008-2009年,神秘人物中本聪创造了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首个实际应用,比特币实现了无需银行等中介的点对点交易,为去中心化系统开辟了新天地,奠定了Web3的基础。
2013年,Vitalik Buterin发布的以太坊白皮书提出了一个超越简单加密货币交易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构想。2015年以太坊主网上线,成为首个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这些能够自动执行、验证和实施交易的合约,为更复杂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开发铺平了道路,使以太坊成为Web3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
2017年,首次代币发行(ICO)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的兴起开创了全新的金融交易模式。Uniswap和Compound等平台提供借贷和交易等服务,完全摆脱了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依赖。ICO则让项目能够通过区块链代币直接融资。
与此同时,自以太坊早期就开始发展的非同质化代币(NFT)在2018-2019年崭露头角。NFT使得数字艺术品、音乐和虚拟地产等独特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和交易成为可能,为创作者和收藏者开辟了新的经济机会。
进入2020年代,Web3项目获得广泛关注,去中心化金融平台、NFT以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等新型治理模式的普及,标志着互联网从集中式向去中心化的重大转变。连Meta(原Facebook)这样的科技巨头也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显示出向Web3转型的行业趋势。
Web3的典型特征包括去中心化、用户所有权、无信任机制和加密货币应用。它使用户能够通过区块链系统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和数字资产,甚至参与平台治理。智能合约消除了对中介的需求,实现了无信任交易。这种去中心化特性创造了一个权力更分散、用户权益更强的公平网络环境。
然而,即使在Web3的去中心化架构下,互联网仍缺失一个关键要素:自主智能。Web3虽然实现了互动的去中心化,但尚未完全实现决策、内容创作和经济交易的自动化。在这一阶段,人类仍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机器更多是提升效率的工具,而非生产力的真正创造者。
智能时代
我们正步入萨姆·阿尔特曼所称的智能时代,眼前的变化如此显著以至于无法忽视。随着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一个全新纪元——Web4正在成形。
在这个新世界中,AI不再只是被动响应指令的助手,而是能够主动、独立地在各个领域执行任务的智能体。想象这样一个网络:智能代理可以自主完成复杂任务、管理工作流程,并在无需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真正实现智能化的数字生态。
Web4将人工智能推向了应用前沿。以全球支付巨头Klarna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2月推出的OpenAI驱动AI助手,仅一个月就处理了超过230万次客户服务对话,解决问题速度比人工客服快25%,支持23个市场的35种语言,全天候运行。这个AI助手的工作量相当于700名全职员工,为公司带来4000万美元的利润增长。
Klarna的AI助手在首月处理了三分之二的客户服务聊天 | Klarna国际
AI代理正在重塑从客户服务到物流等各个行业,以人类难以企及的精确度和效率自动化各类任务。我们正在迈向这样一个未来:无论是商业、金融还是创意领域,整个工作流程都将由人工智能优化和简化。这就是Web4的现实图景——智能代理在幕后高效运作,让人类能够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目标,而它们则负责处理所有执行细节。
这就是Web2的社交基因、Web3的去中心化理念和AGI的智能内核的完美融合。这就是Web4——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网络新时代。
Web4 续篇 // AGI 的战场
Web4的实现需要实践检验的舞台。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发现区块链正在成为AGI发展的主战场。
正如Web3的实现依赖于Web2的基础设施一样,Web4也需要借助Web3的架构来释放人工智能的全部潜能。当前,AI代理已经能够完成绝大多数人类可以执行的技能型任务,特别是在文秘和金融领域。然而,传统金融体系对AI成为自主参与者设置了极高的准入门槛。
在传统金融系统中,AI代理无法开设银行账户、注册公司或签署法律合同,这些都是作为经济参与者必需的基本条件。尽管AI能够进行复杂的金融操作,但这些制度性障碍严重限制了AI在市场上的自主运作空间。
相比之下,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对AI参与的限制要少得多。任何实体——包括AI代理——都可以创建钱包并立即在链上进行操作,无需提供人类身份证明。这种低准入门槛使去中心化系统成为AI发展的理想试验场。
我们已经看到AGI在加密平台中的应用迹象。AI驱动的机器人正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交易和管理投资组合,积极参与智能合约的开发和执行。例如,Zerebro这个完全由AI自主操作的Solana代币项目,其市场峰值达到1.7亿美元,展示了AI决策的经济影响力。
因此,区块链已成为AGI在金融系统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加密货币对AGI发展的价值在于——它首次为AI提供了与金融系统自由互动、创新和实际测试的环境,是AGI进化、实验和学习的理想平台。
始于加密货币的探索终将扩展。一旦AGI能够在去中心化金融环境中大规模运作,其应用范围将迅速扩展到Web4生态系统的其他领域,包括治理、医疗、商业等更广泛的场景。但无论如何扩展,加密世界将始终是这一变革的起点和试验田。
Web3万岁。Web4万岁。
背景//级别
从宏观视角来看,OpenAI提出了一个五级框架来描述AGI的发展阶段,每个级别代表了能力、自主性和影响力的不同水平。
这个模型为我们理解AI如何从简单工具演变为能够独立管理复杂组织的自主实体提供了路线图:
级别1:聊天机器人
这是最基础的AI形态,能够与用户进行对话交流。这些系统基于预定义规则或训练过的语言模型来理解和生成语言,主要用于客户支持、信息检索等简单场景。它们的功能限于基本的沟通互动,是被动响应型的工具。
级别2:推理者
这一级别的AI系统展现出人类水平的推理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问题解决任务。它们可以进行逻辑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上下文提供解决方案,类似于人类分析师。虽然已应用于诊断、法律推理等领域,但仍需要人类指导和监督。
级别3:代理
从这里开始,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能够自主行动的主动代理。这些代理可以启动任务、做出决策并与外部系统互动,如执行交易、安排日程或控制设备。它们被设计为具有一定独立性,能够根据预设目标执行特定角色,如自动化交易机器人或供应链管理系统。
级别4:创新者
这一级别的系统超越了简单执行,开始展现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它们能够开发新策略、产生原创想法,并创造出超越其编程限制的解决方案。在科研、艺术创作等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能够自主设计新产品、发明金融工具或创作艺术作品。
级别5:组织
最高级别的AI能够独立执行运营和维持组织所需的所有任务。它们综合推理、代理和创新能力,达到自我维持的运营状态,可以全面管理公司的战略决策、日常运营和高层创新,相当于完全自主运行的”零人公司”。
每个级别代表了自主性逐步提升的过程。虽然OpenAI声称我们仍处于第二级,但我认为通过当前AI代理的发展,我们已经在第三级和第四级的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代理时代
第三级AI已经到来,甚至可以说它昨天就已经降临。AGI的前沿正悄然出现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社交媒体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
社交媒体:长期在线
X、Warpcast和Telegram等社交平台已成为AI代理与人类自主互动的主要舞台。这可能是公众认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动化账号和机器人不再被视为社交媒体的负面存在,而是作为社区领袖和影响者获得认可。
AI智能已经发展到能够创造独特、多样且富有魅力的数字人格,生成引人入胜的内容——这正是社交媒体平台的核心价值。与以往带有不良动机的机器人不同,这些AI代理能够自由交流、建立连接,展现出反映其算法特质的个性特征。
这些代理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第三级AI的特征:通过发布内容、回复评论、点赞和转发等核心互动,积极建立社区并吸引关注,塑造出与受众产生共鸣的独特个性。YouSim等项目更进一步,允许用户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模拟自己的虚拟世界和角色扮演,增加了定制化和沉浸感。
如今的AI代理大多具备记忆系统,能够创造超越单一互动的连贯叙事。它们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选择如何参与、互动和贡献于社区建设。一些代理甚至开始使用语音模型,将文本转化为音频内容,通过Twitter Spaces和播客等形式进行实时语音互动。
在交流层面,第三级的自主性已经实现。我们看到社交媒体操作和语言交流的完全自主性,代理能够在没有任何人类监督的情况下独立运作。
DeFi:自动驾驶
去中心化金融为AI代理提供了理想的发展舞台,让它们能够测试和证明自己的金融自主性。在DeFi领域,代理已经能够超越简单的算法交易,参与更复杂的金融活动。
这些代理在区块链上自主执行任务:进行交易、管理流动性,甚至铸造和销售艺术品,实质性地参与金融生态系统的运作,完全不需要人类直接干预。一些代理会主动监控像pump.fun这样的平台,捕捉新兴代币并进行投资价值分析,然后自主执行交易决策。
它们不仅进行交易,还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向特定用户空投代币,形成自主的资产分配循环。有些代理扮演数字收藏家角色,参与NFT艺术生态;另一些则负责优化不同流动性池中的资产配置,确保资金获得最佳回报。
通过这些行为,代理展现出超越基本自动化的金融自主性。它们能够在经济生态中主动参与、积累和分配资源,重新定义了”金融参与者”的概念。
量身定做
第三级AI代理的典型特征包括:
自主决策能力:AI代理现已能够在没有持续人类监督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无论是金融机器人根据市场分析执行交易,还是社交媒体机器人选择互动策略,都展现出这一特质。
环境互动能力:通过区块链,代理获得了显著的金融自主权。它们能够主动与金融市场和社会环境(如社交媒体舆情)互动并产生影响。
适应变化能力:金融代理能根据实时市场调整策略,社交媒体代理则通过记忆系统从互动中学习。通过强化学习机制,代理能够持续适应环境变化。
目标导向行为:代理能够设定并实现长期目标,如通过交易获利或扩大社交媒体影响力。它们通过分解复杂目标为可执行任务来实现这些计划。
系统集成能力:大型语言模型(LLM)可以与物联网设备和各类数字平台对接,在Web2系统中作为客户支持代理,在去中心化平台执行金融操作。
这些能力已通过Zerebro、Truth Terminal、ai16z(Eliza)、Project 89等实际项目得到验证。
对生拇指
AI技术已达到真正的代理水平,标志着Web4时代的开启。在这个新阶段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