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进化史:从代码即法律到智能合约的崛起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文章追溯了”Code is Law”理念25年的演变历程:从1999年Lessig教授警示代码可能成为数字集权工具,到密码朋克将其转化为反抗旗帜;从比特币首次实践代码治理,到以太坊智能合约扩展应用场景;经历The DAO事件暴露纯代码治理局限后,DeFi与DAO探索出代码与现实规则共存的平衡点。如今AI Agent的加入为这一理念注入新维度,人类与机器在区块链上基于同一套代码规则互动。文章揭示”Code is Law”并非教条,而是持续演进的实验,代码既是构建新世界的工具,也承载着开放透明的价值承诺。

清晨的旧金山湾区笼罩在薄雾中,办公室里,开发者疲惫的面容被屏幕的蓝光映照着。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着代码,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这是合约部署前的最后检查,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可能关乎成败。

Telegram频道突然炸开了锅——有人发现项目方违背了白皮书中的代币解锁承诺。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meme玩家正盯着显示器上交织的交易数据网,试图追踪巨鲸的动向。DeFi矿工们则在研究新矿的时间锁:”72小时,”他们相视一笑,”足够安全。”

Discord里,某个DAO的注册争论正愈演愈烈。而在这场纷争之外,一个AI Agent正默默将自己的推理过程写入区块链。这是2024年加密世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清晨,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却被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相连——那就是对”Code is Law”的坚定信仰。

在这个由代码构筑的世界里,代码不仅是法律,更是信仰和最终仲裁者。这条规则如同看不见的链条,将充满投机、理想、创新与混乱的圈子紧密联结。它是加密世界的基石,也是无数故事滋生的土壤。

但”Code is Law”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句话如何从一个警示演变成一种信仰?要追溯这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到25年前哈佛法学院的秋天…

Code is law

1999年11月的哈佛校园,Lawrence Lessig教授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是深秋的景色。这位因微软反垄断案而声名鹊起的法学教授,正在等待他的新书《Code :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出版。

早在90年代互联网兴起时,Lessig就在思考一个根本问题:传统社会中,行为受法律、道德、市场和物理规律约束,但在网络空间,这些约束都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系统管理员通过设置权限来控制用户行为——”在Unix系统里,如果你没有权限,你就是打不开那个文件,”他在笔记中写道,”这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更根本的东西。”

笔记本上画着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图。Lessig认为,这个革命性设计让互联网成为自由之地——协议不关心数据内容,也不问你是谁,只按照规则传输数据。但他也敏锐地发现,在这片自由土地上正在筑起新的围墙:亚马逊可以关闭账号,AOL可以阻止登录,Google可以决定内容可见性。

新书第一章命名为”Code is Law”,但这并非赞美而是警示。Lessig担心,如果商业巨头和政府控制了代码编写权,就能控制整个赛博空间。”每个时代都有威胁自由的监管者,”他写道,”在网络空间,这个监管者就是代码。”

两个月后,《纽约时报》发表书评,质疑Lessig关于互联网自由丧失的警告缺乏证据。颇具讽刺意味的是,Lessig的警告很快就被硅谷车库里的密码朋克们转化为反抗的旗帜——他们要用代码重建自由。

Smart Contract

1994年华盛顿,密码朋克Nick Szabo在他堆满法律和计算机书籍的公寓里撰写”智能合约”论文。这位同时痴迷于法律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试图将法律的确定性与程序的精确性结合。

“想象一个自动售货机,”Szabo向记者解释,”这就是最简单的智能合约。它不需要法官或警察,规则就写在程序里。”面对记者对代码可信度的质疑,Szabo露出神秘笑容:”代码不会说谎,不会被贿赂,也不会改变主意。”

在论文中,Szabo详细阐述了智能合约构想:通过计算机化交易协议执行合约条款,减少恶意例外和可信中介需求。但他知道,实现这个愿景的技术基础尚未出现。

Bitcoin

2008年万圣节傍晚,一封主题为《Bitcoin P2P e-cash paper》的邮件发往密码学邮件组。发件人Satoshi@gmx.com写道:”我一直在研究一个完全点对点、无需可信第三方的电子现金系统。”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在这个系统中,没人能违背代码规则。”Code is Law”从Lessig的警示转变为密码社区的理想,最终在比特币中找到了第一个完整实践。

Ethereum

2013年秋天,多伦多大学咖啡馆里,Vitalik Buterin在笔记本上勾画着示意图。作为比特币杂志编辑,他认为比特币设计过于保守。”比特币证明了基于代码的治理是可能的,”他对同伴说,”但为什么要限制在货币转账?”这个想法很快发展成以太坊白皮书——一个”世界计算机”,任何人都能部署智能合约。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太疯狂,”一位早期贡献者回忆,”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全由代码治理的平台。”这正是”Code is Law”理念的升级:不仅平台本身由代码治理,平台上运行的每个应用也都遵循同样原则。尼克·萨博的智能合约构想终于找到了实现土壤。

The DAO

2016年4月,瑞士Slock.it团队正在介绍他们雄心勃勃的计划:The DAO——一个完全由代码治理的去中心化投资基金。”想象一个没有董事会、没有CEO的基金,”创始人Christoph Jentzsch解释道,”所有决策都由代币持有者通过智能合约投票决定。”

The DAO在28天内募集了1.5亿美元ETH,创下当时众筹纪录。”人们相信代码,”一位参与者说,”这不是依赖人的承诺,而是依赖不可更改的代码。”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代码中隐藏着致命漏洞。

6月17日凌晨,匿名黑客利用递归调用漏洞开始转移ETH。”从’Code is Law’角度看,这完全’合法’,”一位安全研究员解释。当超过364万个ETH被转移后,以太坊社区陷入空前危机。

争论持续数周,最终Vitalik团队提出硬分叉方案回滚区块链。部分社区成员坚持原有链,形成以太坊经典(ETC)。”对很多人来说,’Code is Law’的纯粹理想破灭了,”一位开发者感叹,”我们意识到代码永远不可能完美。”

Code is Law 吗?

2020年DeFi Summer期间,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都在用代码重新定义金融可能性。但风险也随之累积。”记得那个YAM吗?”一位矿工回忆,”代码里的小错误导致治理机制完全失控。’Code is Law’是把双刃剑。”

2022年Web3普及,DAO迎来爆发式增长。”最初我们以为DAO就是通过Token投票实现代码治理,”某DAO成员回忆,”但很快发现现实比代码复杂得多。”

就在1个月前,NounsDAO的662号提案提议在怀俄明州注册DUNA实体,引发激烈争论。”我们参与NounsDAO是因为它证明完全由代码治理是可行的!”一位成员愤怒道。”DAO终究要在现实世界运作,”提案支持者回应。最终提案通过。

与此同时,AI Agent开始进入加密世界。在”Code is Law”的规则下,AI找到了理想栖息地——这里的规则确定、可验证、不区分人类或AI。随着更多AI Agents加入,加密世界正在形成人类与AI在同一套代码规则下互动的新生态。

二十五年

再过12天就是《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出版25周年。这25年里,”Code is Law”走过了出人意料的道路:从数字集权警示到密码朋克反抗旗帜,在实践中不断经受考验和进化。

Lessig最初的警告今天依然深刻;比特币证明了代码保护自由的可能;The DAO事件揭示了纯粹代码治理的局限;DeFi展示了代码治理的独特优势;DAO演进反映了代码与现实规则共存的必要性;AI加入则开启了新的想象空间。

窗外,旧金山的晨雾渐散。新的一天里,区块链网络在全球运转,智能合约忠实执行使命,DAO进行着人类最大规模治理实验,AI Agents以惊人速度进化。这个由代码创造的世界不完美但充满活力,有缺陷但不断进化,它承载着让世界更开放、透明和公平的承诺。

这或许就是”Code is Law”最深刻的启示:它并非完美教条,而是一场持续演进的实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仅是规则遵循者,更是缔造者——每一行代码都在塑造未来世界的模样。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Chao】,著作权归属原作者【@cwweb3】,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7063.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全面解析Ronin区块链:功能、优势与应用场景

    主要见解 Ronin 是一个与 EVM 兼容的 Layer-1 区块链,专为 NFT 和游戏优化。该网络旨在建立一个完全由社区拥有和支持的 Play-to-Earn (P2E) 游戏生态系统。 Ronin 在 Web2 和 Web3 游戏玩家中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截至目前,2024 年最高的每日活跃地址 (DAA) 数量为 160 万个。推动这一增长的知名标题包括 Pixels、Apeiron 和 Axie Infinity Universe——这是按历史交易量计算的最受欢迎的 NFT 游戏。 在经历了 2022 年 3 月的桥梁攻击后,Ronin 迁移到 Delegated Proof-of-Stake (DPoS) 共识机制。Ronin 背后的游戏工作室 Sky Mavis 还将验证节点数量从 9 个扩大到 24 个,并引入了独立的企业运营商。 Sky Mavis 与受欢迎的 Ragnarok 游戏 IP 和 0x& 合作,于 2024 年第三季度将 Ragnarok: Monster World 引入其生态系统。 Sky Mavis 计划集成零知识以太坊虚拟机 (zkEVMs),以便允许游戏无需许可地在 Ronin 网络上启动和运营自己的 Layer-2 链,使用 Polygon CDK。

    2025年7月16日
    6000
  • DeFi 蓬勃发展后 Web3 的非金融应用将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区块链技术经过15年发展,DeFi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但Web3的下一步将聚焦非金融应用。目前加密市场总市值达2.5万亿美元,主要集中于代币发行、钱包、DEX、借贷和稳定币五大金融应用。然而,区块链作为通用平台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非金融领域如游戏、社交网络和数字身份等应用仍处早期阶段。随着扩容技术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以及账户抽象化等创新方案的推出,Web3正迎来突破金融边界、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关键转折点。

    2025年8月29日
    2300
  • Circle公司USDC稳定币全面解析与市场影响

    Circle 简介 Circle 成立于 2013 年,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是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借助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技术服务企业和个人。它是美元稳定币 USDC 的发行商(以及欧元稳定币 EURC),截至 2025 年 USDC 市值约 610 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仅次于泰达 USDT)。USDC 的广泛应用使Circle成为加密行业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企业,也促使其受到监管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成立背景: 由 Jeremy Allaire 和 Sean Neville 创办,Circle 最初提供点对点数字支付服务(Circle Pay),后转型为稳定币和加密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 稳定币地位: USDC 采用 1:1 美元储备模式,方便用户跨境支付和资产管理。截至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值超 2400 亿美元,USDT 与 USDC 合计占约 90% 份额。

    2025年9月10日
    1000
  • “`html Robinhood将推出Layer 2区块链网络|Circle正式申请美国银行牌照加速加密合规化 “`

    7月1日,BTC与ETH均下跌超1%,呈现正常回调。Robinhood宣布将在欧盟推出区块链股票交易服务,并计划迁移至自研Layer 2链Robinhood Chain。Circle申请美国国家银行牌照以强化USDC合规托管能力。Polygon Labs与GSR合作推出专注DeFi的以太坊二层链Katana,解决资产碎片化问题。市场方面,BTC现报106,810 USDT(-1.30%),ETH报2,455 USDT(-1.77%),PROM、BCH等山寨币涨幅显著。机构动态显示,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融合加速,RWA赛道持续升温。

    资讯 2025年7月1日
    5300
  • Sonic 生态系统深度解析:全面了解其功能与优势

    本文解析了Sonic(原Fantom)生态的核心机制与投资机会。重点介绍了ve(3,3)代币经济模型如何通过锁仓奖励减少抛压,以及Sonic作为高性能Layer1的三大优势:Andre Cronje领衔、6%代币空投激励、资金回流DeFi赛道。文章详细拆解了通胀控制(前6年1.5%年通胀)与通缩机制(50%交易费销毁),并列出ShadowDEX等原生项目投资机会。核心策略强调”无人关注时进场,全民热议时退出”的飞轮参与时机,号召用户通过持有白名单资产或参与DeFi协议获取空投收益。

    2025年9月1日
    15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