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作者分享了对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反思,认为当前行业存在严重的用户体验和教育鸿沟。尽管加密货币已改善其生活,但复杂的术语、高门槛的操作流程和缺乏标准化界面阻碍了普通用户的参与。文章指出,初学者常被困在中心化交易所,而高级用户与新手之间存在巨大知识断层。虽然行业期待大规模采用,但基础用户引导缺失、协议界面不友好等问题使这一目标难以实现。作者呼吁行业简化操作流程、降低认知负担,才能真正让加密货币惠及大众。

虽然我还没能通过加密货币赚到足够的钱来购置新房或新车,但不可否认,加密货币确实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而合法的改变。或许我对加密货币的政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但这并不妨碍我认可它的价值。

在这个领域中,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既不像那些容易被骗局迷惑或不懂节省交易费用的新手,也不像那些对加密货币了如指掌的专家。这种中间立场让我能够与各类人群交流,从刚接触加密货币的初学者到正在构建加密业务的资深人士。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分享一些个人见解,并探讨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面临的挑战。

我的加密之旅

作为一名专注于教育实践的内容经理,我的工作是设计适合不同水平用户的入门流程。我的区块链之路始于大学时期,当时我在硕士课程中接触到了有向无环图(虽然至今没发现实际用途)和51%攻击等概念。但专业知识并没能让我少走弯路——即便掌握了这些理论,我还是花了一年时间才真正理解如何在以太坊网络上节省交易费用。那时Optimism、Avalanche和Arbitrum这些名词对我来说只是空洞的流行语,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尴尬。

随着时间推移,当我逐渐理解共识机制、区块生成和交易放置的关系后,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实际上,我经历了两次学习区块链技术的过程才算真正入门。这个速度或许不算快,但评论区见仁见智吧。

经过两年持续学习,我终于掌握了大多数主要和次要概念。没有什么知识是不需要专注努力就能理解的。以以太坊L2解决方案为例,要真正理解它,首先需要了解以太坊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明白L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盲目相信别人直接使用L2。但即便如此,普通用户可能仍然无法理解这些解决方案的意义——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节省交易费用,避免在以太坊上花费超过流动性池的日收益。而当我打开Avalanche网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Build without borders”的口号。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Avalanche的首页——对普通用户最关心的交易费用问题只字未提。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当我点击”New to Web3?”(新手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Web3?)后,立即被智能合约和Web3等术语轰炸。我们的父母可能连自己在使用Web2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被邀请进入一个叫Web3的世界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还记得Web1时代。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普通人是否应该超越中心化交易所?我认为去中心化空间应该对所有人开放,而不仅仅是极客、内容经理、商人和开发者。那么普通人在加密行业中的体验如何?通过与大约100人的交流和观察上千条信息,我得出了一些见解。

“加密货币是骗局”的迷思

令人惊讶的是,到2024年底,仍有人认为加密货币是骗局。这种现象与那个著名的钟形曲线梗图惊人地相似:认为加密货币是骗局的,要么是完全不了解的人,要么是深度参与项目开发的人。而我处于中间的某个位置。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这些人是不完整叙事的受害者。比如”买我的代币就能赚10倍换兰博基尼”这种叙事可以追溯到2016-2017年的ICO热潮。当这种叙事破灭后,反叙事”加密货币是骗局”就出现了。当然,这种负面看法的根源还包括对新事物的传统抵制,以及层出不穷的骗案。如今,”买我的代币”变成了Meme币,但幸运的是,Meme币已不再代表整个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非加密领域的网红仍然分不清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区别。普通用户(包括资深IT专家甚至前NASA员工)不了解加密货币的作用也情有可原。加密行业在简化用户体验方面进展缓慢,更不用说解释它与传统金融的关系了。

我曾试图深入理解区块链——超越”分布式数据库”的层面,弄清楚区块和交易的实际作用。但即使是语言模型也总是用”想象一个记录交易的账本…”这样的比喻加深我的困惑。想象一下普通人试图理解区块浏览器时的挫败感,更不用说判断交易何时被确认了。令人沮丧的是,这种情况四年来几乎没有改善。

难道我需要观看斯坦福大学的迷你课程才能给朋友转账并避免在以太坊Gas费高峰时损失50美元?这显然是个反问句。

加密术语与普通人的沟通方式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当前的用户体验似乎是由开发者为开发者设计的。这种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退出流动性,但如果希望更多人加入这个领域,它就成为了障碍。对于简单的买卖操作来说,这种复杂性显得过度了。

但反过来想,我们真的需要用户理解USDT之外的内容吗?还是说只需要提供一个购买Avalanche卡用于日常消费的途径就够了?

“我仍然觉得自己是初学者”

这是熟悉中心化交易所、了解去中心化(但未使用其”优势”)并尝试投资加密资产的人常见的自我评价。这与教育水平无关——这类人群非常多样化。很少有人超越AAVE(这也得到了TVL数据的支持)。许多人仍然不知道如何避免以太坊的高费用,更不用说去哪里查看这些费用了。每个人都面临协议界面的困扰——每个协议看起来都不一样,操作方式不明确,这导致了恐惧和参与停滞。这是一位加密风投基金员工的真实反馈。

很难指责协议不注重用户体验,因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标准化解决。但想象一下加密协议的标准化Web和移动界面,目前来看还遥不可及。而且大多数用户不知道如何检查交易状态:为什么交易会挂起几个小时?资金是否丢失?哪里能找到支持(通常没有)?几乎没人知道区块浏览器,即使听说过也不知道在哪里找。更不用说在不陷入钓鱼网站的情况下找到这些链接有多困难了。

一个通过我的经验验证的简单事实是:达到目标所需的额外步骤越少,人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目前的用户旅程就像那个臭名昭著的漏斗,Vitalik似乎坐在最底部。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对很多人来说,”质押ETH以支持网络安全”毫无意义。要理解这句话,首先需要了解PoS共识机制,而这又需要理解为什么共识如此重要。

一个悲哀的事实是,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已经相当进步的”初学者”,也仍然是退出流动性。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些”初学者”会失去资金访问权限。我的一位客户在Fuel Network为她的MetaMask创建第二个钱包后惊慌失措,以为丢了钱。这让我觉得当前的加密行业只是传统金融的一个工具——人们被邀请进来赚钱,或者最好的情况下收支平衡后回到传统金融。考虑到在欧洲仍然无法用比特币买香肠,这可能就是现实。这不好吗?未必。不知道该怪谁?很难说,因为用加密货币购买香肠需要政府明确许可。仅靠爱好者和开发者是无法实现的。尽管有无国界交易和香肠代币化的讨论,这个能真正改善人们生活的方面在行业中却鲜有关注。

高级用户——神话还是现实?

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指出加密行业中人们常常互相视为菜鸟的有毒现象。真正的高级用户本质上是那些在行业内谋生的专业人士:算法交易员、分析师、开发者,以及利用各种盈利机制的人(如水军、节点运营商、赌徒等)。

有趣的是,他们分为两种:极具同理心的和极具毒性的。原因很简单——初学者与高级用户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有毒的用户不愿帮助初学者跨越这个鸿沟,只有那些极具同理心的人才会解释发生了什么。虽然加密社区通常乐于互助,但我也见过因为提问”质押和流动质押有什么区别?”就被禁言的聊天群。

成为高级用户需要多年的学习和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但即使在技术领域,”高级”也是相对的——某人可能在分析加密项目商业模式上很专业,但一旦失误就可能成为Meme币的退出流动性或MEV攻击的受害者。匆忙之间,交易历史中就可能掉进钓鱼地址的陷阱。

加密安全本身值得单独讨论。除了上述所有复杂性外,用户最终还要面对资金安全问题。无论技能水平如何,这个挑战始终存在。我曾听说过通过监控屏幕辐射盗取私钥的案例。这反映了行业的一个根本问题:更多自由意味着更多责任。

根据我们的用户引导经验,我认为当用户开始定期使用非托管钱包时,就算是高级用户了。这些人通常也能熟练操作各种协议,不会在像Uni V3这样专业的技术中迷失方向。此时会出现一个右偏分布:高级水平远超任何无知程度。粗略估计,理解行业中的基本概念需要3-6个月的集中学习,而掌握细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或许是把人们分为有毒和同理心两类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3-6个月并非随意数字——这是一位前银行家投入加密概念学习的时间。

我的核心观点

表面看来我可能在批评或质疑。从局部看或许如此,但从全局角度,我理解现状如此,我不可能要求Avalanche的客户成功部门”简化”一切。我想强调的是这种矛盾局面:许多业内人士期待零售流动性涌入——大规模采用。这被认为是推动比特币涨至数百万、缓解监管压力或保护资产免受银行滥用的动力。不同利益相关者有各种理由——加密投资者、加密无政府主义者和普通全球公民。但现状变得荒谬:大规模采用难以实现,因为连基本的用户引导流程都找不到,甚至在应该改善用户生活的L2主页上也没有。奇怪的是,这个任务通常落在普通用户(或YouTuber)肩上。

大多数新手被困在中心化交易所,这些交易所与区块链和去中心化理想仅有松散联系。当初学者被困在CEX时,去中心化空间仍然是传统金融的一个子类别——一个高度熟练用户的自娱自乐场,需要大量空闲时间。

Telegram曾通过空投和TG迷你应用吸引流量进行互动沉浸。这总比没有好,但它带来两个问题:1)整个沉浸过程限于TON生态系统;2)大量用户(1.31亿)最终对Hamster Kombat空投失望,成为”加密是骗局”叙事的受害者。

我见过推动大规模采用的最可笑动力之一是呼吁学习比特币。这固然是好事,但首先,19世纪中期有一种政治理论也曾被宣传为通向更美好未来的途径(群众从未真正学习过它)。其次,我敢打赌人们更可能因为CT影响而把比特币当笑话购买,而非阅读白皮书后购买。在这里我建议保持一点现实主义。

我不确定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大规模采用,还是整个行业只是财富重新分配的一种奇特方式。也许我们确实需要它,但开发者们正在挠头,不知如何向阿拉巴马州的店主解释为什么将资金存在Rabby钱包比银行更酷。就目前而言,关于加密行业目标是大规模采用的定位,感觉完全脱节。金钱交易——我们生活中最日常的行为——不应该带来如此大的认知负担,也不应该花费那么多时间。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布莱克b-rd】,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布莱克b-rd】。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会及时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Gate Learn 团队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7185.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9月9日 下午5:13
下一篇 2025年9月9日 下午5:41

相关推荐

  • 信任危机实验:探索ePBS协议内置机制的优势与挑战

    TL;DR ePBS 的设计核心是围绕 Builder 安全性而构建的概念,它授予 Builder 对区块交易的完全控制权。 ePBS 是将 PBS 直接纳入以太坊共识层的提议,被称为 In-Protocol PBS,旨在应对潜在的中继故障和消除系统内单点故障。 ePBS 依旧沿袭原 PBS 的基础,通过降低单一实体对区块内容的控制能力,提高网络的抗审查性和去中心化。 Payload Timeliness Committee(PTC)作为监督作用,确保新区块中的交易内容及时性与有效性。

    2025年9月18日
    1400
  • 比特币ETF本周净流入激增,但衍生品市场仍释放谨慎信号

    尽管比特币ETF资金流入强劲,但衍生品指标显示交易者信心不足,下行风险犹存。黄金因避险情绪创历史新高,而比特币与美股相关性仍高,受宏观风险影响表现滞后。期权偏斜攀升反映市场对价格下跌的担忧,稳定币折价也显示部分投资者选择套现。

    2025年10月11日
    3100
  • 比特币(BTC)涨至15万美元将推动以太坊(ETH)价格突破8500美元?交易员最新预测分析

    交易员Yashasedu分析指出,若比特币涨至15万美元且以太坊市值占比达35%,ETH价格有望突破8,656美元。当前以太坊TVL突破900亿美元,叠加机构兴趣和ETF需求增长,市场普遍预期ETH将创新高。多家机构预测比特币年底前或达15万至25万美元,现货以太坊ETF单日净流入创10.1亿美元纪录。

    2025年8月13日
    6100
  • 区块链加密行业的叙事发展与趋势演变

    要点 加密行业叙事游戏规则正在改变,模因币狂潮成为对现有文化的直接讽刺。 行业亟需能产生块空间需求的实用应用,超越纯金融投机场景。 加密货币核心优势在于为任何想法赋予经济价值,近期实验如模因币、社交交易等展示了链上应用的多样化潜力。 投机是当前链上应用的核心驱动力,需将短期投机用户转化为长期价值用户。 未来2-3年是验证加密技术主流应用的关键期,需构建超越投机的可持续通证经济模型。

    2025年9月7日
    4700
  • Top 10 AI Agents 全面解析与深度盘点

    本轮牛市催生了AI Agents这一新兴赛道,板块总市值已突破110亿美元,被预测将引领2025年加密热潮。Virtuals Protocol以28.75亿美元市值领跑,其生态项目aixbt、ai16z等表现亮眼。其他创新项目如Truth Terminal、Clanker、Zerebro等通过AI代理实现发币、投资、艺术创作等多样化功能。尽管赛道处于早期阶段,但头部项目已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如Griffain代币$GRIFFAIN市值峰值达4.35亿美元。AI Agents赛道正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推动加密行业价值落地,但需警惕市场波动风险。

    2025年7月13日
    58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