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s这一概念源自OpenAI的发展路线图,Sam Altman将人工智能应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正是我们未来几年将频繁接触到的AI Agent技术。
作为具备自主学习、决策和执行任务能力的智能体,AI Agents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Stuart Russell和Peter Norvig在其经典著作《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中,将AI Agents划分为五个演进方向:从仅能对当前状态作出简单反应的Simple Reflex Agents,到能够考虑历史状态的Model-Based Reflex Agents,再到专注于目标实现的Goal-Based Agents,以及能权衡收益风险的Utility-Based Agents,最终进化到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Learning Agents。
当前市场中AI Agent的发展现状
从技术发展阶段来看,OpenAI的o1系统已达到Level 2水平。目前行业内的AI Agent整体处于Level 2向Level 3过渡的阶段,可以称之为Level 2.5。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现有Agent已经超越OpenAI的技术水平,实际上大多数web3 Agent仍停留在GPT wrapper的应用层面。之所以定位为Level 2.5,是因为通过人工或程序的中介作用,使得GPT wrapper与中介的组合形成了一种具有初步主动性的形态,这可以视为OpenAI模型在特定方向上的应用延伸。
就功能实现而言,现有Agent主要停留在简单反射型代理的初级阶段。部分Agent虽然能考虑历史状态,但需要人工主动输入数据,这种被动式的模型训练方式距离Level 3定义的自主状态仍有很大差距。而更高级的Goal-Based、Utility-Based和Learning Agents尚未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因此可以判断,当前的AI Agent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本质上是对Level 2通用大语言模型的微调,在架构上尚未突破Level 2的范畴。至于向Level 3的进化路径,究竟是依靠加密生态自主实现,还是需要等待OpenAI等科技巨头的突破,仍有待观察。
Base与Solana:谁将成为AI Agent的发展沃土?
在探讨如何推动Level 3 Agent诞生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哪个区块链生态更具备培育AI Agent的潜力。Base和Solana两大生态中,谁更有可能成为这一新兴技术的孵化平台?
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过去两年AI对Web3行业的影响轨迹。当OpenAI首次发布ChatGPT时,行业协议仍延续惯性思维,快速涌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期间涌现了大量算力/推理聚合平台,以及AI+DePIN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虽然构建了宏大愿景,但在实际落地和用户需求满足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Memecoin热潮的冲击下,这些尚未成熟的基础设施显得更加空洞。
既然重资产模式面临挑战,轻量化转型就成为必然选择。基于GPT wrapper开发的Agent在启动速度和用户触达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快速迭代的特性使其具备制造行业泡沫的潜力。而泡沫破裂后,往往正是孕育新机遇的沃土。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结合Agent与Memecoin的项目启动模式,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产品落地。这种模式让用户获得直接体验的同时,还能借助Memecoin的社区扩张效应实现快速迭代。严肃的AI协议得以摆脱传统框架束缚,通过轻量化和高速迭代进行市场教育。待基础成熟后,再逐步构建更完善的基础设施。这种覆盖着Memecoin面纱的轻量化Agent,正在开创一种全新的资产发展路径。
上述分析展示了AI Agent成为核心叙事的潜力。在技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生态平台至关重要。Base和Solana谁更具优势?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当前严肃Agent协议的发展现状。
Arweave/AO生态的PermaDAO指出:AO采用Actor模型设计,其独立自主的代理组件与AI Agent的应用架构高度契合。AI依赖的三大要素——模型、算法和算力,都能在AO平台上获得充分支持。AO可为每个Agent独立分配计算资源,有效突破性能瓶颈。
此外,Spectral是少数专注于Agent开发的协议,其研发方向集中在文转代码和模型推理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的Agent代币大多未充分利用区块链基础设施。这是因为现有模型(包括Agent)都是链下运行的——数据输入、模型训练和输出信息都发生在链下。这种现状源于EVM链暂不支持AI与智能合约的深度结合。明年值得关注AO的进展,看其能否实现模型上链。如果AO尝试失败,模型上链可能要等到以太坊多年后的升级,或由其他公链实现突破。
现阶段AI Agent代币的实际用例有限,甚至难以与纯粹的AI Memecoin区分开来。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区分这两类代币,因为当前正处于AI Agent泡沫形成的关键阶段。
Base与Solana的AI Agent主导权之争
在本轮牛市上半场,Base生态凭借$BRETT和$DEGEN等Memecoin的亮眼表现吸引了市场关注,但在整体市场份额上仍落后于Solana。笔者认为,AI Agent将成为Base下一个重点发力方向,且目前已积累一定优势。
AI Agent将加速行业泡沫的形成,虽然短期内会造成混乱,但最终会沉淀下真正有价值的用户和应用:
泡沫的膨胀过程会持续吸引市场注意力,这种关注度将随时间发生质变。其特征表现为:在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一系列用户痛点和市场空白将逐渐显现。当主要矛盾难以调和而关注度仍在攀升时,质变的临界点就会到来。质变完成后,沉淀的用户基础和应用场景将能够支撑更宏大的愿景。这是Memecoin无法实现的转变,也是虽然当前Agent与Memecoin界限模糊,但二者本质不同的关键所在。
在质变发生前,泡沫将催生各种行业现象:Agent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数以万计的Agent将涌入用户视野。它们将通过X和Farcaster等社交媒体进行自我营销,利用degens喜闻乐见的方式和Agent特有的信息密度来推广代币。
快速迭代的Agent还将介入链上交易,犹如黑暗森林中闯入的维京海盗。现有的面板协议、TG群机器人、Dune分析工具都将面临Agent的冲击。用户熟悉的各项指标可能被Agent操纵——交易量、地址数、筹码分布等数据需要更专业的清洗才能体现真实价值,否则就可能被Agent”欺骗”,就像遭遇维京海盗的掠夺。
如果市场能发展到这一阶段,AI Agent新时代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注意力经济”将使其价值得到真正认可。这种潜力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强大的分发能力让Agent能持续制造话题;部署的简易性使得构建门槛大幅降低;Memecoin效应帮助项目快速积累社区;极高的上限空间意味着巨大发展潜力;较低的市场抵抗度有利于用户教育;潜在的激励设计能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快速的迭代能力则确保产品持续优化。
正因如此,AI Agent必将成为兵家必争的核心叙事。
Base的竞争优势分析
在Coinbase和北美资本的支持下,Base生态在2024年实现爆发式增长。11月,其资本流入量已超越Solana,且近七日数据优势持续扩大。
若以太坊能在明年延续对BTC的汇率优势,其溢出效应将显著惠及Base生态。目前从以太坊流出的资金中有23%流向Base,且这一比例仍在持续上升。
AI代理启动平台全景扫描
Virtual平台
Virtual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V1阶段专注于模型训练、数据贡献和交互功能;V2阶段则推出AI代理代币孵化平台,其标志性产品fun.virtuals于10月发布。平台上的LUNA已发展为具备独立身份和财务能力的数字实体。值得注意的是,所有AI代理交易仅支持使用原生Virtual代币,这使得该代币成为捕获整个生态价值的关键媒介。
Clanker平台
“发帖即发币”的创新模式大幅降低了代币发行门槛,吸引大量用户参与。与Pump.fun采用bonding curve机制不同,Clanker通过Uni v3交易收取1%费用作为收入来源。
AI Agent Layer
作为Base生态内专注AI Agent和Launchpad的平台,AI Agent Layer于11月18日正式上线。其代币AIFUN已登陆多家主流交易所,当前市值约2500万美元。
Creator.bid
这个聚焦数字内容货币化的AI平台于10月21日上线Base主网,提供一键创建和发布AI Agent的功能,为内容创作者开辟新的变现渠道。
Simulacrum
基于Empyreal构建的Simulacrum将社交媒体转变为区块链交互层,通过账户抽象、AI代理等技术简化链上操作,大大降低了DeFi的使用门槛。
vvaifu.fun
类似Pump.fun的平台,允许用户轻松创建AI Agent及关联代币。其创建的AI Agent Dasha已建立完整的社交媒体矩阵,全部由AI自主运营。
Top Hat
Top Hat的特色在于能处理图像内容,用户发送图片后,AI代理可以理解图像含义并做出智能回应。
Griffain
Griffain拥有可训练的AI Agent平台,目前已推出1000个可训练代理,展示了智能合约与自动化交易的未来潜力。
声明:
- 本文转载自【haincatcher】,著作权归属原作者【凯文】,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