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作为领先的区块链平台,正面临着所有区块链协议都会遇到的共同挑战:随着时间推移,协议的膨胀和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增加。这种膨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历史数据的持续累积和协议功能的不断叠加。任何历史交易和账户创建记录都需要由所有客户端永久存储,新客户端必须下载完整历史才能实现网络同步,这导致客户端负载和同步时间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新功能的添加远比旧功能的移除容易,使得代码复杂度与日俱增。
为了确保以太坊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控制这两种趋势,在保持区块链核心价值——持久性的同时,持续降低复杂性和数据膨胀。区块链的持久性是其最宝贵的特性之一:用户可以放心地将NFT、智能合约或任何重要数据存储在链上,多年后仍能完整读取和交互。对于去中心化应用(DApp)而言,要实现完全去中心化并移除升级密钥,必须确保其依赖的基础层协议不会破坏其功能。

2023年路线图中提出的”净化”(The Purge)计划,正是要在保持区块链连续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扭转臃肿、复杂性和衰退。自然界和社会系统都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虽然大多数生物体会衰老,但某些物种却拥有生物学上的永生能力;日本的一些神社通过定期重建已延续千年。以太坊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淘汰了工作量证明机制,基本移除了SELFDESTRUCT操作码,信标链节点仅存储最近六个月的数据。找到这条平衡之路,实现长期稳定的最终状态,是以太坊面临的可扩展性、技术可持续性和安全性的终极挑战。
历史记录到期:减轻存储负担
截至当前,完全同步的以太坊节点需要约1.1TB的磁盘空间用于执行客户端,再加上共识客户端的数百GB。其中绝大部分是历史数据:多年前的区块、交易和收据信息。即使Gas限制保持不变,节点规模每年仍会增加数百GB。
历史存储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区块都通过哈希链接指向前一个区块,因此只要对最新区块达成共识,就能间接对历史达成共识。这种特性使得历史数据的存储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案是让每个节点仅存储部分数据,类似于种子网络的运作方式。令人意外的是,这种方法甚至可能提高数据的稳健性——如果有10万个节点各自随机存储10%的历史数据,每条数据实际上被复制了1万次,与1万个节点各自存储全部数据的复制因子相同。
目前以太坊已经开始摆脱所有节点永久存储完整历史的模式。共识区块仅存储约6个月,Blob数据约18天。EIP-4444计划为历史区块和收据引入一年的存储期限。长期目标是建立统一的存储周期(可能约18天),之后由以太坊节点组成的对等网络以分布式方式存储旧数据。

纠删码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鲁棒性而不增加复制因子。实际上,Blob数据已经采用了纠删编码以支持数据可用性采样。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可能是重用这种编码方式,将执行和共识区块数据也放入Blob中。
状态到期:控制持续增长
即使解决了历史数据存储问题,客户端的存储需求仍会因状态增长而持续增加,每年约50GB。状态包括账户余额、随机数、合约代码和存储等。目前,用户可以一次性付费永久占用状态空间,给未来所有以太坊客户端带来持续负担。
状态比历史更难”过期”,因为EVM设计基于状态对象一旦创建就永久存在的假设。虽然无状态性可能缓解这个问题,但完全依赖无状态性存在风险,最终可能需要引入状态到期机制来保持去中心化。
状态到期方案需要平衡三个关键目标:效率、用户友好性和开发者友好性。目前已形成两类主要解决方案:部分状态到期和基于地址周期的状态到期。部分状态到期将状态分块,仅存储最近访问的数据块;基于地址周期的方案则维护不断增长的状态树列表,每个周期添加新的空状态树。

地址周期的概念是使状态到期对用户和开发者友好的关键。地址中的周期数字表示该地址只能在对应周期或之后被访问。创建新状态对象时,只需确保将其放入当前或前一周期的合约中。这种设计保留了以太坊当前的大部分特性,几乎不需要额外计算,允许应用程序保持现有编写方式。
实现完全状态到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地址空间扩展。一种方案是引入32字节地址格式,包含版本号、地址周期和扩展哈希;另一种是禁止部分地址范围,使用14字节哈希。后者会降低地址碰撞的安全性,需要仔细评估风险。

功能清理:简化协议
协议简单性是安全性、可访问性和可信中立性的关键前提。然而,与所有社交系统一样,协议会随时间自然变得更复杂。要在不使以太坊陷入复杂性黑洞的情况下持续发展,必须能够实际删除功能并降低复杂度。
功能清理涉及许多小的改进而非单一重大变更。例如,已基本完成的SELFDESTRUCT操作码移除显著简化了客户端代码。其他改进机会包括:
- 将RLP编码转换为SSZ,利用后者更好的序列化和哈希支持
- 简化Gas机制,统一存储读写成本,改进内存定价
- 移除使用率低的预编译合约,如身份、RIPEMD160等
- 取消Gas可观察性,为未来升级到多维Gas创造条件
- 改进静态分析能力,可能通过限制动态跳转实现
EVM对象格式(EOF)提出了系列重要变更,如禁止Gas和代码可观察性、仅允许静态跳转等。虽然EOF增加了短期复杂性,但为未来EVM升级提供了更强大的基础,前提是能最终淘汰旧EVM。
更激进的简化策略是将大部分协议功能转为合约代码。最极端的方案是将以太坊L1简化为信标链,引入精简VM(如RISC-V或Cairo),让EVM成为Rollup中的首个实例。这与2019-20年提出的执行环境方案相似,但SNARK技术进步使其更易实现。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Vitalik Buterin】,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Vitalik Buterin】。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会及时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Gate Learn 团队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