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在「2025 香港 Web3 嘉年华」ETHAsia 2025 活动上,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发表了题为「以太坊 L1 未来」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路径。演讲内容涵盖了以太坊 L1 的可扩展性改进、技术升级规划、L1 与 L2 的协同演进,以及账户抽象技术对用户体验的深远影响。
Vitalik 首先分析了以太坊当前的性能表现。目前 L1 的吞吐量维持在每秒 15 笔交易的水平,而 Gas 上限已提升至 3600 万,相比十年前增长了约 6 倍。与此同时,L2 解决方案取得了显著进展,吞吐量已达到约 250 TPS,为网络扩展性带来了实质性提升。
演讲重点介绍了即将到来的 Pectra 升级计划,该升级将把 Blob 容量从当前的 3 个提升至 6 个。目前 3 个 Blob 约处理 375kb 数据,相当于每秒约 20kb 的数据处理能力,对应 TPS 约为 250。扩容后 TPS 有望翻倍达到 500。更值得期待的是,预计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实施的 Fusaka 升级可能将 Blob 容量进一步提升至 48 个。如果最终实现完整的 DAS 方案,Blob 容量甚至可能达到 512 个,届时以太坊 L2 的 TPS 将实现质的飞跃,有望突破数万次。
在账户抽象方面,EIP-7702 提案已取得重要进展。这一提案被视为实现账户抽象的关键第一步,将为账户带来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和安全特性。Vitalik 强调,即便未来 L2 解决方案得到广泛应用,L1 仍将承担不可替代的核心功能,特别是在 L2 出现故障时提供应急补救措施,以及支持用户的大规模退出操作。
为了实现抗审查和跨 L2 资产转移等关键功能,提升 L1 的扩展性仍然至关重要。Vitalik 指出,L1 可以借鉴 L2 的成功扩容技术,而 L2 则可以专注于超大规模交易处理和新技术的试验应用。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将使 L2 承担起超大规模交易处理、优化排序机制以及探索不同虚拟机设计等创新任务。
在短期规划方面,Vitalik 透露 2026 年将有多个重要提案落地实施。这些提案旨在显著提高 Gas 限制,同时确保节点去中心化不受影响。具体包括区块级别访问列表、延迟执行、多维 calldata Gas、重新定价等技术创新。其中 EIP-4444 提案将改变历史数据存储方式,不再要求每个节点都存储完整历史记录,转而采用更分布式的点对点网络存储方案。
账户抽象技术被寄予厚望,它将带来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包括支持智能合约钱包原生使用、实现抗量子攻击、引入 Paymaster 机制允许第三方代付 Gas 费用或用其他代币支付等创新功能。通过社交恢复和 Guardians 等技术,以太坊还将提供更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与资产控制方案。
除了上述重点领域,以太坊还在多个前沿方向持续探索,包括增强 L1 隐私功能、升级 EVM、简化协议、提升共识层量子抗性、优化协议安全属性,以及缩短 Slot 时间等技术改进。
Vitalik 总结道,以太坊生态需要持续优化 L1 和 L2 技术架构,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才能真正推动生态系统繁荣发展。以太坊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世界计算机」核心,为迎接主流大规模应用做好充分准备。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