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o Network生态扩展:架构互补性与技术实现解析

Mango Network作为首个支持Multi-VM架构的全链基础设施公链,创新融合MoveVM、EVM和SVM三大虚拟机,实现跨VM调用与资产标准化。其共享状态管理和统一账户模型简化开发流程,29.745万TPS的卓越性能得益于模块化架构设计。通过ZK Rollup支持SVM部署,Mango Network实现与Solana的跨链桥接,为DeFi和GameFi等高性能应用提供互补性解决方案,增强生态协同与多链互操作性。

转发原文标题《Mango Network Multi-VM 生态扩展-支持 Solana VM:架构互补性与技术实现》

当前区块链技术正在经历快速发展,但不同网络之间的流动性割裂问题始终制约着Web3生态的深度融合。作为首个支持Multi-VM架构的全链基础设施公链,Mango Network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创新,正在为这一行业难题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多元技术融合的Mango Network

Mango Network创造性地整合了Move、OPStack和ZK Rollup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个兼容MoveVM、EVM和SVM的多元化平台。MoveVM以其资源导向型设计在资产安全方面表现突出,EVM拥有最成熟的开发者生态,而SVM则以高性能著称。通过将这三大虚拟机完美融合,Mango Network为开发者提供了使用Move、Solidity和Rust等多种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的自由选择,打造了一个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Multi-VM架构的创新设计

Mango Network的核心创新在于其共享状态管理系统和统一账户模型。不同于传统多链架构中虚拟机各自为政的状态管理方式,Mango Network让MoveVM、EVM和SVM可以直接访问相同的底层状态,大大简化了跨虚拟机交互的复杂性。统一的账户体系让用户无论使用哪种虚拟机都能获得无缝体验,底层协议会自动处理不同合约类型之间的转换。

跨VM调用功能是Mango Network的另一大亮点。智能合约可以突破虚拟机界限直接相互调用,使得不同环境中的功能模块能够自由组合。在资产处理方面,Mango Network实现了标准化操作,让各类资产都能在不同虚拟机环境中原生流通,无需额外的包装或桥接步骤。

验证层设计上,Mango Network巧妙结合了SVM的高效执行模型和Move的安全验证机制,在保证性能的同时确保合约执行的安全性。

卓越的性能表现

Mango Network实现了惊人的29.745万次TPS处理能力,这得益于其模块化架构设计。通过将区块链核心功能拆分为独立模块,Mango Network能够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优化。执行模块优化了智能合约流程,共识模块采用先进算法快速达成一致,数据可用性模块则确保交易的完整可靠。

跨链通信的创新实践

Mango Network通过ZK Rollup技术支持SVM部署,实现了与Solana的跨链桥接。具体流程包括Solana主网与节点交互、节点与排序器的协作、排序器的执行与反馈等环节。这种创新机制使得Solana上的Dapp可以直接部署到基于ZK Rollup的Mango Network上,实现无缝跨链交互。

目前,Mango Network正在探索在其Multi-VM架构中增加对SVM的支持,这将进一步丰富现有的MoveVM和EVM环境。SVM的并行处理能力与EVM的顺序处理模式形成互补,特别适合DeFi高频交易和链游实时互动等高TPS需求场景。

技术整合方面,团队正在研发SVM适配层,在保持系统模块化的同时解决执行模型差异问题。这一设计也为未来支持更多虚拟机类型预留了扩展空间。

从生态协同角度看,SVM的引入将为Mango Network带来Solana生态中基于Rust开发的高性能应用,促进与MoveVM、EVM应用的统一部署和互操作。这不仅降低了多链开发者的迁移成本,也为吸引Solana开发者社区建立了桥梁,增强了Mango Network在多链交互领域的竞争力。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298.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2025年区块链技术解析:承诺-揭示方案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2025 年承诺-揭示方案的更新 2025年承诺-揭示方案取得重大突破,在区块链应用中实现更高效率与安全性。主要进展包括:优化算法降低计算开销,实现跨链互操作,增强安全防护机制。企业级应用加速落地,供应链、金融、医疗等领域采用率显著提升。AI融合创造新场景,如预测市场、隐私保护机器学习等。该技术正成为多行业构建透明、安全去中心化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

    3天前
    900
  • 比特币智能合约层RGB协议首枚铭文$RGBS全面解析

    比特币智能合约层RGB推出首个铭文资产$RGBS 比特币知名智能合约层RGB推出首个铭文资产$RGBS,由BitRGB平台发行交易。RGB协议作为比特币生态最具潜力的智能合约方案,支持一次性密封、客户端验证和隐私保护等特性。BitRGB基于RGB协议构建,突破比特币扩容不可能三角,具备可扩展性、可编程性和隐私保护优势。$RGBS有望成为继BRC20后的主流比特币生态资产,推动智能合约应用场景发展,但其生态系统仍处早期阶段,面临开发者门槛和验证效率等挑战。

    币圈百科 9小时前
    500
  • 比特币 Ordinals 协议工作原理与市场影响全面解析

    摘要 Ordinals协议通过为比特币最小单位”聪”编号并绑定任意数据(如图片、文本),使比特币具备原生NFT功能。该协议依赖2017年SegWit和2021年Taproot升级提供的技术基础,通过”铭刻”过程将内容永久存储在比特币链上。每个聪按挖矿顺序获得唯一编号,并通过先进先出规则流转,形成7个稀有度等级。典型案例显示单个NFT拍卖达1650万美元,为矿工带来新收益来源,但也引发关于比特币核心定位的争议。

    2025年7月11日
    1100
  • 了解Wei:以太坊中最小的货币单位及其重要性

    Wei是以太坊最小单位,1 ETH=10^18 Wei,以密码学家Wei Dai命名。Gwei(10^9 Wei)是常用Gas计价单位。EIP-1559引入基础费用+小费机制优化交易费结构。转换方法:Wei转Gwei除以10^9,转ETH除以10^18,开发者可使用Alchemy SDK进行单位转换。

    2025年7月7日
    1000
  • 以太坊合并后为什么DVT分布式验证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以太坊完成PoW向PoS合并后,分布式验证技术(DVT)成为解决中心化风险的关键方案。DVT通过多节点共享验证权、M-of-N阈值签名等机制,有效消除单点故障和惩罚风险,提升网络去中心化程度与安全性。该技术可降低各类验证者的运营门槛和成本,目前Obol Network和SSV Network已推出相关应用。DVT有望重塑以太坊质押生态,推动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愿景。

    6天前
    1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