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lassnode分析,比特币(BTC)在突破历史新高后,从统计数据看仍具备冲击13万美元的潜力,之后才会触及历史需求耗尽区域。
比特币突破持续数周的10-11万美元震荡区间后创下12.2万美元新高,清除了两处密集的成本基础集群——此前买家集中建仓的9.3-9.7万美元与10.4-11万美元区间。
这些建仓区间的投资者如今成为潜在回调支撑的锚点,随着价格在前期阻力位上方继续探索,交易者获得了测试下跌动能的分级参考坐标。
突破重型成本带
报告通过成本基础分布热力图发现,比特币刚突破的两个低位区间存在密集建仓。当价格突破这类供给层后,它们往往会转化为支撑位——原本处于亏损或盈亏平衡的持有者将转而捍卫其入场成本。
图表来源:Glassnode
当前现货价格已显著高于这两个集群,交易台将监测若比特币回踩10.4-11万美元区间时买盘是否重现。
盈利饱和累积
报告引用Glassnode成本基础分布四分位数据显示,当前现货价格(107,400美元)处于95%分位线上方,意味着绝大部分流通供应已处于盈利状态。
历史周期中,当价格突破该分位线后,随着投资者基数扩大引发的获利了结、整体成本基础上移以及价格敏感型持仓结构增加,通常会引发更剧烈的抛压。
这种动态若大规模重演,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
比特币冲高至122,600美元后回落至115,900美元,因价格突破短期持有者(STH)成本基础一个标准差后,投资者逢高抛售。
图表来源:Glassnode
历史研究表明,STH+1标准差区间在投机阶段常构成战术阻力位。
报告指出下一阻力位位于STH+2标准差区间(约13.6万美元),交易者关注的13万美元心理关口可视作该统计范围内的中间节点。
需求耗尽风险
短期持有者指标已进入早期过热区间。数据显示95%的STH供应处于盈利状态,较长期均值88%高出逾一个标准差,这也是2025年5月初以来第三次出现该信号。
报告结论指出,历史上多次进入盈利兑现过热区域后,往往预示着更广泛的市场需求衰竭。
特邀数据合作伙伴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4080.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