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地位正不断提升,其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完善进程成为行业焦点。随着《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监管动向备受市场关注。最新消息显示,香港金管局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规则细则,为市场提供更明确的监管指引。
香港稳定币监管新进展:规则细则即将公布,首批牌照数量有限
根据《稳定币条例》规定,发行人需满足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和全额储备资产要求。目前首批进入沙盒测试的企业包括京东数科旗下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等机构。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特别强调,初期阶段将仅发放”数个”稳定币牌照,建议市场保持理性预期。
-
监管细则即将落地: 据7月23日消息,香港金管局计划下周发布稳定币发行人规则摘要,内容将涵盖反洗钱要求、储备管理规范和信息披露标准等关键领域。
-
牌照发放审慎: 余伟文提醒市场不应过度乐观,指出首批牌照数量将极为有限,多数申请机构可能无法获得批准,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消息。
市场风险警示:警惕概念炒作与洗钱隐患
近期市场出现部分上市公司借稳定币概念炒作股价的现象。余伟文特别提醒投资者,即使获得牌照,稳定币业务在短期内也难以带来显著盈利贡献。
-
概念炒作风险: 部分与数字资产无关的企业宣称布局稳定币业务后股价异常波动,投资者需警惕这种市场投机行为。
-
反洗钱挑战: 香港海关近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11.5亿元的虚拟资产洗钱案,凸显了加强监管的必要性。这也印证了香港监管机构在打击金融犯罪方面的决心。
银行业抢滩稳定币托管市场
随着监管框架的明确,香港银行业正积极布局稳定币托管这一新兴业务领域。
-
银行积极布局: 蚂蚁集团旗下机构已宣布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众安银行等多家机构也在与潜在发行人洽谈合作。
-
招商永隆银行案例: 该行创新采用”信托计划+托管”模式,通过子公司分别担任托管人和信托人,确保储备资产安全隔离。
-
业务前景可观: 业内预计托管费率在0.1%-0.5%区间,以Circle为例,其每年托管费用支出高达上亿美元。
-
监管持续完善: 香港正就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发牌制度征求意见,计划将相关牌照精简为VATP、VAOTC等几类。
香港虚拟资产生态蓬勃发展
香港通过清晰的监管框架持续吸引全球数字资产企业和人才。
-
牌照发放情况: 香港证监会已向OSL、HashKey等11家平台发放VATP牌照,42家券商完成1号牌照升级。
-
机构动态: 艾德证券期货获准提供数字资产存取服务,为未来开展稳定币及RWA产品业务奠定基础。
-
人才引进: 数字资产专家朱皓康加盟AlloyX出任CEO,他曾主导发行亚洲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现货ETF。
稳定币市场发展趋势
《2025全球稳定币产业发展报告》揭示了稳定币市场的几个关键趋势:
-
市场规模激增: 从2020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2500亿美元,增幅超1100%。
-
机构主导市场: 工作日交易量显著高于周末,表明机构已成为市场主要参与者。
-
支付巨头入局: Visa、万事达卡、PayPal等传统支付机构正积极布局稳定币支付领域。
展望未来
随着《稳定币条例》实施临近,香港银行业正掀起新一轮托管业务竞争。金管局审慎的牌照发放政策提醒市场保持理性。在香港构建合规虚拟资产生态的同时,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力度也在同步加强。这种稳健发展策略有望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树立新的监管标杆。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