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潮TechFlow,作者:Ad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红书1万粉才能应聘币安校招?”这个热议话题近期在加密求职圈引发广泛讨论。
一张小红书截图在加密行业求职群组中迅速传播,评论区不乏”比985学历还难”的调侃。
实际上,币安官方招聘要求中并未设置”硬性粉丝门槛”,但明确标注:”有成功运营社交媒体账号经验者优先,尤其是视频、小红书、AI相关内容方向。”
加密KOL”AB Kuai.Dong”在X平台指出:”各大交易所对小红书的重视程度已从’要不要做’升级为’能不能做大’,现在甚至专门招聘有小红书运营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从微博、推特、抖音到小红书,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营销阵地正在经历新一轮战略转移。
小红书为何成为交易所新宠?
2023-2024年间,小红书用户画像发生显著变化:投资理财、海外生活、远程办公类内容快速增长;25-35岁、一二线城市、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突破60%。
这些用户正是加密货币交易所最希望触达的核心人群。在这个以生活方式分享为主的平台上,交易所正通过街采视频、职场故事、财富笔记等形式,谨慎地拓展业务边界。
加密货币流量演变史
要理解交易所为何押注小红书,需要回顾加密行业的流量变迁:
2017-2022年间,微博是中文加密世界的主要阵地,交易所高管在此”隔空对战”,新人通过微博博主完成首次交易。但随着监管加强,行业KOL纷纷转战X平台。
X平台虽然是加密世界的”公共广场”,但过于”圈内化”,难以触达下沉市场。抖音虽然流量巨大,但内容生命周期短,难以建立金融产品所需的信任感。B站曾承载加密教育内容,但随着监管趋严,相关内容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小红书在过去两年完成了显著转型:
- 投资理财、科技探索等内容快速增长
- 高学历、高收入用户占比提升
- 流量分发更公平,小博主也能获得曝光
- 社区氛围更利于建立信任关系
新榜研究报告将小红书称为”社交电商的信任引擎”,这正是加密产品最需要的转化环境。
交易所的小红书营销策略
加密博主无畏透露:”OKX大幅削减推特KOL投放预算,全力投入小红书运营,华语部门几乎全员参与。”
OKX的小红书打法包括:
- 官方账号发布街采视频(单条点赞超8.7万)
- 员工账号分享职场故事
- 矩阵式账号布局,渗透细分人群
除了官方营销,民间工作室也在小红书活跃,通过”理财日记””入门教程”等内容引导用户注册。加密货币被巧妙包装为生活方式选择:
- “被动收入”替代”投资收益”
- “数字游民”替代”加密投资者”
- “财富自由”替代”交易策略”
加密博主Viki总结了小红书上有商业价值的Web3账号类型:职业咨询类、投资心得类、生活方式类和个人IP类。
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潜力巨大,交易所在小红书的运营面临多重挑战:
- 平台审核严格,违规风险高
- 流量红利逐渐消失
- 用户认知不足可能引发监管风险
这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不做会落后,做了风险高,但竞争对手都在做。
交易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增长?否则,小红书可能重蹈微博的覆辙。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往往惊人相似。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创造真实价值才是长久之计。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