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SFC)最新发布的加密货币托管新规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项即时生效的监管政策对数字资产托管提出了更严格的安全标准,其中明确禁止在冷钱包中采用智能合约技术。
根据监管机构周五发布的通函,持牌虚拟资产托管机构必须满足多项关键要求:采用经认证的硬件安全模块、建立资金转出的白名单机制、配备全天候运作的安全监控中心等。值得注意的是,新规特别强调私钥管理必须实现物理隔离,要求离线生成和存储私钥,并实施严格的多因素物理访问控制。
“这些标准将成为评估虚拟资产托管服务提供商的核心指标,有助于在行业内建立统一的托管框架。”监管机构在通函中明确表示。
冷钱包智能合约禁令引热议
新规中最具争议性的条款当属冷钱包禁用智能合约的规定。香港证监会解释称:”冷钱包实施不得包含任何公共区块链智能合约,以最大限度降低链上智能合约可能带来的网络攻击风险。”
这一规定与当前行业实践形成鲜明对比。以BitGo为例,该机构同时为热钱包和冷钱包配置了优化的以太坊智能合约系统;而前身为Gnosis Safe的Safe平台,据Messari报告显示,其智能合约托管解决方案管理着超过720亿美元的资产。
Coinbase在今年3月曾公开称赞Safe是”多重签名服务的行业标杆”,这预示着香港新规可能会面临来自业界的阻力。
香港加速布局加密金融中心
香港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推进加密货币监管体系建设,力图成为亚洲数字资产枢纽。今年4月,香港率先批准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上市;2月推出的ASPIRe路线图则系统规划了托管、产品创新等领域的监管框架。
监管版图持续扩大:更多交易平台陆续获得牌照,8月1日正式实施的稳定币法规即将公布持牌发行方名单。这一系列举措彰显香港打造全方位加密金融生态的决心。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