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TechFLow 深潮,作者:Yanz,Lia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5年8月,比特币价格突破12万美元大关,这个曾经被视为”边缘资产”的数字货币再次站上主流舞台。值得注意的是,推动这波涨势的不仅仅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还包括常春藤盟校那些最保守、最精明的资金管理者。
8月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13F文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管理规模约532亿美元)在2025年第二季度持有价值1.16亿美元的比特币ETF(IBIT)。这一持仓规模位列其投资组合第五位,超越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Nvidia的仓位,仅次于微软、亚马逊、Booking Holdings和Meta。
哈佛并非个例。
布朗大学、埃默里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知名学府都已公开披露其加密货币持仓。
这些传统上以保守著称的”象牙塔守财奴”拥抱加密货币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多年布局的水到渠成。
事实上,名校的资本、人才与技术早已在加密行业深处扎根。
如今,它们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
在行业低谷中布局加密资产
2018年是加密货币行业的至暗时刻。
随着ICO泡沫破灭,全球加密资产市值从峰值蒸发逾6300亿美元,跌至不足2000亿美元。比特币价格跌至3000美元,以太坊跌至80美元。散户投资者纷纷离场,加密货币被贴上”庞氏骗局”的标签,连Facebook都宣布禁止加密货币相关广告。
就在市场一片哀鸿之际,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却做出了一个看似”离经叛道”的决定。
在传奇投资人大卫·斯文森(David Swensen)的领导下,2018年10月,耶鲁大学联合哈佛、斯坦福等顶尖院校,向刚刚成立的Paradigm首支4.5亿美元加密基金进行了投资。这只基金由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和前红杉资本合伙人Matt Huang创立。同时,耶鲁还参与了a16z设立的首支4亿美元加密基金。
历史证明,这笔在行业低谷期的投资不仅影响了Paradigm和a16z的发展轨迹,更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整个加密行业的发展进程。
按照原计划,Paradigm将60%资金投向加密资产,40%投向加密初创公司股权。然而获得资金后,Paradigm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策略——通过其投资的交易平台Tagomi大举抄底比特币与以太坊,比特币建仓成本约4000美元。仅数月后,2019年上半年比特币价格便突破1万美元大关。
对于大学捐赠基金而言,当时既无法直接购买比特币,又没有合规的ETF产品,通过Paradigm代为持有加密资产是一种”曲线入场”的策略。即便出现亏损,基金会也能在合规与责任层面实现风险隔离。
Matt Huang当年是如何说服耶鲁基金投资一只新成立的加密基金来投资加密货币,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虽然Matt Huang的母亲Marina Chen曾是耶鲁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层关系影响了耶鲁的投资决策。
从Matt Huang 2020年发表的文章《为那些开明的怀疑者布道比特币》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当年他是如何说服各大学基金负责人的。
Matt Huang认为,泡沫不是缺陷,而是比特币获得广泛接受的必经之路。每次泡沫都扩大了比特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短期内比特币不会挑战美元的交换媒介地位,但未来将与黄金并驾齐驱,成为投资组合的对冲工具,被机构投资者持有,最终甚至可能成为央行的储备资产。
对于加密行业而言,Paradigm不仅是一家带来资本的投资机构,更是重要的建设者。
2019年4月,Paradigm以种子轮领投者身份向Uniswap投资100万美元。当时的Uniswap甚至没有成立公司,开发团队只有创始人Hayden Adams一人——一个刚被西门子裁员、2017年才开始自学Solidity语言的机械工程师。
Paradigm的研究团队成员Dan Robinson几乎每天泡在Uniswap的Discord频道,帮助解决流动性和智能合约的技术难题。
在双方的紧密协作下,AMM(自动做市商)模型问世,直接引爆了2020年的DeFi之夏。
Paradigm的投资组合星光熠熠:从StarkWare、Mina、Uniswap、Compound、MakerDAO、Yield到Optimism、Amber、Fireblocks、Synthetix、Opyn、TaxBit、BlockFi、Chainalysis、Gitcoin、Lido、dYdX等。
耶鲁早期投资的另一支加密基金a16z crypto同样塑造了行业发展,投资了Coinbase、Solana、Aptos、Avalanche、Arweave等知名项目。除了投资,a16z更通过公共政策影响力深度参与行业建设,曾向支持加密议题的超级PAC Fairshake捐赠数千万美元,并押注特朗普胜选以获得更友好的加密政策环境。
时间回到2018年底,这一切的开端离不开传奇投资人David Swensen。
作为耶鲁校内薪酬最高的人,他在过去34年里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捐赠基金,将基金规模从10亿美元扩大到312亿美元,创造了接近17%的年均回报率。
他开创的”耶鲁模式”成为全球大学捐赠基金的黄金标准。如今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宾大等顶尖学府的捐赠基金负责人,很多都是他的前员工,被称为”耶鲁派”。
耶鲁的入场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哈佛、斯坦福、MIT等藤校纷纷跟进。《The Information》曾在2018年底报道,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达特茅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都通过各自捐赠基金投资了至少一家加密货币基金。
从某种意义上说,耶鲁在2018年的这笔投资,不仅是行业寒冬中的雪中送炭,更是对加密行业未来的一次高调信任投票。
名校校友网络:加密行业的隐形力量
除了资本支持,世界顶级大学对加密行业的更深层次影响在于人才培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加密江湖中的诸多”帮主”与中坚力量,大多出自各大名校,逐渐形成了隐形而强大的”校友网络”。
在华语世界,清华系无疑最具影响力。原火币网创始人李林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高性能Layer1区块链Conflux的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姚班;区块链安全公司CertiK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顾荣辉(CEO)与邵中(CTO)同样是清华本科出身。
波场创始人孙宇晨、比特大陆创始人吴忌寒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的校友项目则遍布Web3应用端,从NFT交易平台Magic Eden到NFT数据平台NFTGo,从爆红的链游Stepn到硬件钱包Keystone,几乎覆盖了C端应用的多个赛道。
在海外,名校背景更是加密行业创始人的标配。
斯坦福帮依托硅谷地理位置优势,在加密行业影响力巨大,培养了OpenSea、Alchemy、Filecoin、Story等明星项目创始人以及Solana基金会主席Lily Liu等知名行业领袖。
2019年斯坦福大学的区块链大会,赞助商明星云集,以太坊、Cosmos、Polychain等知名项目和机构赫然在列,影响力甚至超过许多专业加密会议。
MIT帮则以技术研究见长。MIT的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团队参与了Zcash的研发,Zcash于2018年被麻省理工学院选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而零知识证明(ZK)这一加密学里程碑技术,正是20世纪80年代由MIT研究人员提出。
麻省理工教授、图灵奖获得者Silvio Micali更是亲自下场,于2018年创建了高性能公链Algorand。
MIT校友阵容堪称”加密明星录”:Paradigm创始人Matt Huang、MicroStrategy创始人Michael Saylor、StarkWare联合创始人Uri Kolodny、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以及FTX创始人SBF都出自MIT。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在创业与孵化方面极为活跃。
2019年1月,伯克利成立区块链创业加速器Berkeley Blockchain Xcelerator,由伯克利哈斯商学院、伯克利工程SCET和伯克利区块链联合运营,每年孵化一批早期加密项目,目前已累计加速上百家企业。计算机系教授宋晓冬更亲自创立隐私公链Oasis Network。其他知名UCB项目包括Galxe、Osmosis、Sei Network、Opyn、Ampleforth、Kadena等。
普林斯顿帮则在投资领域影响深远。
2022年,四位1987届校友——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seph Lubin、Pantera Capital创始人Daniel Morehead、Galaxy Digital创始人Michael Novogratz,以及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的Peter Briger,联合向母校捐赠2000万美元,启动区块链研究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Morehead创立Pantera时,就得到了Briger和Novogratz的早期支持,如今Pantera已是管理超50亿美元资产的顶级加密基金。
在一个强调”Don’t Trust, Verify”的行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反而弥足珍贵。校友关系正是这种天然的信任纽带:创始人更倾向于雇佣校友,投资人也更愿意投资校友,从而形成”校友网络”的隐形壁垒。
李林创立火币后,招来了同学兰建忠与朱嘉伟,高层中超过一半是清华出身,曾经的CEO七爷与CFO张丽也毕业于清华。吴忌寒在比特大陆同样重用北大同学辅佐。
如今,区块链课程在各大高校已成标配,学生区块链俱乐部与校友网络交织成一张张人才与资本的隐形之网。
斯坦福CBR大会、伯克利的Xcelerator、MIT的DCI黑客马拉松,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加密世界输送新鲜血液。
大学不仅是加密行业的”早期投资人”,更已成为培育加密人才的”黄埔军校”。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