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晚点LatePos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宇晨,波场(TRON)创始人,年仅35岁便跻身百亿富豪之列,同时也是加密行业中最具话题性的人物之一。他总能精准捕捉热点,被一些人称为“行业波动放大器”,也有人质疑其商业模式。但孙宇晨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太过超前”。
自2017年离开中国后,他辗转全球,在中美两国对加密货币行业多次施压的背景下,依然持续拓展业务。尽管曾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他却总能灵活应对,甚至斥巨资购入特朗普币,成为特朗普的座上宾。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孙宇晨如何看待自己?他如何理解金钱、名誉与使命?
一、个人世界观与“概念神”标签
主持人:很多人对你的世界观很好奇,你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你被外界视为极其擅长赚钱的人,如果让你排序,金钱、名誉和权力,你会怎么选?
孙宇晨:其实我并不认为自己极致追求赚钱,更多是互联网上的“玩梗”现象。比如“概念神”——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某一概念的神明一样,我被贴上了“快速赚钱”的标签。其实我什么都没做,只是大家习惯用这种方式解读我。
主持人:那你怎么看待大家叫你“孙割”(割韭菜的“割”)?
孙宇晨:最初其实是“孙哥”,是社区里大家给我的昵称,我觉得挺亲切。后来被戏谑改成了“割”。互联网传播就是这样,越是正经的东西,越容易被戏谑化解读,传播也更快。某种程度上,这不是坏事。
主持人:所以在你心中,金钱和名誉哪个更重要?
孙宇晨:其实两者都不是我最看重的。我更在意使命。从2012年起,我就致力于传播“价值网络”的理念,后来大家称之为区块链或加密货币。我认为这个行业有巨大潜力,我的使命是推动它向前发展。名誉和金钱都是波动的,受外界评价影响太大,如果过分在意,反而难以坚持做正确的事。
主持人:那你如何看待“快速赚钱”这个标签?
孙宇晨:我觉得更多是机缘。我在宾大读书时接触到特斯拉和加密货币,伊隆·马斯克的演讲让我深受启发。虽然当时没有选择造车,但我看到了技术变革的潜力。
主持人:像Insta360和B站这样的公司,其CEO很少被贴上“骗子”标签,为什么你却常被这样评价?
孙宇晨:因为我们更超前。做太超前的事,媒体和投资人往往难以理解。B站的成功靠的是社区文化和网感,而区块链在当时几乎无人看懂。我们很幸运获得了IDG等机构的支持,他们看到了行业的未来。
主持人:如果让你给自己打分,你会打几分?
孙宇晨:9分。还有1分是经验不足,我们在执行上犯过一些错误,但也从中学习成长。
主持人:外界对你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孙宇晨:最大的误解是符号化。很多人不去了解我实际在做什么,只是给我贴标签,比如“快速赚钱之神”或“卡Bug之神”。甚至有人说我“骑着老奶奶过马路还能赚钱”,其实这些都是段子,并非事实。
主持人:有人觉得你总能从危机中“逃脱”并获利,是因为善于“卡Bug”。
孙宇晨:完全没有。我只是保持平常心,顺势而为。中国不让做,我就转向海外;全球市场有机会,我就积极布局。这无关“卡Bug”,而是战略调整。
二、与特朗普的合作
主持人:你这辈子买过最贵的东西是什么?是特朗普币吗?
孙宇晨:是的,我们买了大约1亿美元的特朗普币。
主持人:这笔投资是否帮你“保了平安”?
孙宇晨:外界可能过度解读了。我们与美国政府的沟通一直坦诚公开,SEC调查时我们也积极配合。如果美国不允许我们展业,我们会尊重规则。特朗普对加密货币持友好态度,我们更多是一种互惠合作。
主持人:在特朗普币的发行过程中,你扮演了什么角色?
孙宇晨:2024年总统竞选前,特朗普团队主动联系我,希望我提供加密货币政策咨询。他们刚进入这一领域,需要专业建议。我认为特朗普对加密行业的支持是公开透明的,我们的合作也是正当的。
主持人:有人质疑这是“赤裸裸的贿赂”,你怎么看?
孙宇晨:第一,一切都是公开的。特朗普发币过程透明,相关投资也依法申报。第二,我们看好特朗普公司的商业前景。美国政治制度允许在申报和利益回避的前提下开展商业活动。加密货币政策的宽松是行业共识,并非个人行为。
三、从危机中突围
主持人:你经历过多次重大危机,却总能化险为夷,甚至从中获利。能否分享2017年离开中国后的经历?
孙宇晨:2017年中国的“94禁令”对很多加密企业是灭顶之灾,但我们选择了国际化道路。虽然当时不被看好,但现在回头看,这是正确的决定。全球化布局让我们避开了单一市场的政策风险。
主持人:当时有人劝你不要发币,留在国内更安全,为什么你还是选择了发币并出海?
孙宇晨:我认为加密货币是互联网的一次革命,就像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微信和支付宝一样。它不仅是技术趋势,更是全球性的竞争。如果中国企业不做,其他国家的企业就会填补空白。我们必须站在全球视角思考问题。
主持人:很多人当时并不看好加密货币,你认为它到底带来了什么价值?
孙宇晨: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传递的问题,而区块链解决了价值传递的问题。货币和价值的数字化传导,其革命性远高于单纯的信息互联。这才是真正的未来。
主持人:有人称你为“行业波动的放大器”甚至“金丝雀”,你接受这些评价吗?
孙宇晨:这只是客观现象的描述。就像煤矿中的金丝雀,能提前感知风险。加密行业本就充满波动,我只是更早感知和适应了这种环境。
主持人:SEC起诉你时,你人在新加坡,当时是否恐慌?
孙宇晨:SEC的指控是民事诉讼,不是刑事起诉。我觉得外界反应过度了。大公司如谷歌、微软都经历过反垄断调查,这只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继续工作、继续推进项目,没有因此停滞。
主持人:你担任格林纳达驻WTO大使,是否为了规避美国司法风险?
孙宇晨:并非如此。外交身份不能豁免法律追责,美国的司法程序非常清晰。我更多是希望通过国际舞台为区块链发声,推动行业认可和发展。
四、Meme币的价值
主持人:Meme币到底有没有价值?很多人觉得这只是表情包炒作。
孙宇晨:Meme币的成功背后是互联网注意力经济的体现。不是所有表情包都能成为高市值加密货币,只有那些具备强大社区共识和传播力的项目才能脱颖而出。
主持人:如果用一句话总结Meme币的价值,你会怎么说?
孙宇晨:它将互联网的注意力转化为金钱,就像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样,注意力通过加密货币实现了价值变现。
主持人:如果拜登发币,你会买吗?
孙宇晨:不会。特朗普的Meme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具备极强的互联网传播属性。不是每个人发币都能成功,只有真正具备注意力和共识的人才能在这个市场中胜出。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