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U币找换店时代终结!监管新规正式实施,加密货币交易迎来重大变革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明确表示,未持牌的场外交易机构(包括找换店)不得向公众提供稳定币兑换业务。根据《稳定币条例》,仅五类“认许提供者”可合法开展相关活动,违者可能面临法律处罚。大陆居民如需获取稳定币,建议通过合规渠道,如持牌交易所,并满足境外身份等条件。

9月10日,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稳定币条例》的实施问题作出回应,并通过书面答复明确市场关注焦点。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此次问答主要围绕稳定币监管框架及合规要求展开。

其中备受瞩目的议题是: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机构,包括找换店,是否可向公众提供稳定币兑换服务?许正宇局长给出明确答案:不能。他强调当前监管重点在于市场教育,未来将加强执法。

本文将从法律与合规角度,分析未持牌在香港进行稳定币兑换的风险,并探讨中国大陆居民获取稳定币的可行途径。

一、香港监管明确禁止无牌OTC稳定币业务

近日,有立法会议员询问《稳定币条例》实施后,场外OTC及找换店是否被禁止提供稳定币服务。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书面答复中明确指出以下三点:

香港U币找换店时代终结!监管新规正式实施,加密货币交易迎来重大变革

这意味着,此前市场关于香港找换店可继续提供稳定币兑换的传闻被正式否定。监管机构已明确表态,无牌开展此类业务属违规行为。

二、未持牌提供稳定币OTC服务的法律风险

根据香港《稳定币条例》,只有五类“认许提供者”可合法从事稳定币相关业务,包括向零售及专业投资者提供由金管局监管的稳定币。非持牌机构如找换店、币商或地下钱庄,若向公众提供稳定币兑换服务,即构成“受规管活动”,依据《稳定币条例》第9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面临法律处罚。

香港U币找换店时代终结!监管新规正式实施,加密货币交易迎来重大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有议员提出部分找换店试图以“被动交易”或“客户主动报价”方式规避监管。此类做法无效,因香港与内地监管均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此外,推广稳定币活动的KOL或其他主体也需谨慎。《稳定币条例》第10条明确规定,未经授权推广稳定币业务可能构成犯罪:

香港U币找换店时代终结!监管新规正式实施,加密货币交易迎来重大变革

三、大陆居民获取稳定币的合规途径

在当前监管环境下,大陆居民若希望获取加密资产,较可靠的途径是通过五类“认许提供者”,尤其是持VATP牌照的交易所或合规格银行。这些机构通常对大陆用户设有特定开户条件。

对自然人而言,需持有境外国家永久居留或长期签证(一年以上),并完成KYC流程。符合条件者通常可获得稳定币交易服务。

对企业用户而言,开户与KYC要求相对自然人更为宽松。但目前可向大陆居民提供加密资产服务的持牌机构数量有限,建议提前核实资质与合规性。

结语

尽管通过个人渠道进行稳定币兑换仍存在,但从资产安全与法律保障角度,我们建议用户通过合规的“认许提供者”获取稳定币。香港金管局已明确提示,公众如通过非监管渠道购买稳定币,需自行承担风险。选择持牌机构不仅符合监管要求,也便于在发生纠纷时寻求法律救济。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1155.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囤币不是护身符:BNB创新高之际,储备公司WINT为何退市?

    生物科技公司Windtree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被纳斯达克摘牌,转至OTC市场交易。此前其宣布布局BNB储备以改善财务状况,但策略未能挽救股价,反而凸显加密资产与传统企业结合的高风险性。公司持续亏损、现金流紧张,加之市场出现更具吸引力的BNB生态标的,导致资金流出、市值重挫。这一案例警示企业需审慎评估数字资产配置,避免脱离主业与缺乏生态协同的风险。

    资讯 2025年8月25日
    1700
  • 香港出台全球最严稳定币监管新规,首份RWA产业白皮书正式发布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施行,以其严苛的实名制和高门槛被称为”全球最严稳定币法案”。条例要求强制持牌、100%全额储备、独立托管及严格的KYC实名制,基本排除银行外其他申请者,并限制DeFi交互。市场反应强烈,港股稳定币概念股集体下挫,牌照发放将慢于预期。与此同时,香港在RWA领域取得突破,发布首份产业白皮书并上线注册登记平台。与美国积极拥抱加密市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香港和新加坡的监管策略更趋审慎,反映出全球加密监管格局的分化。

    资讯 2025年8月8日
    3400
  • 金融机构加速布局稳定币市场的5大核心原因

    稳定币市场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月交易量突破万亿美元,占加密货币总交易量的60%-80%。传统金融机构如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加速布局,探索联合发行稳定币;金融科技公司如PayPal通过PYUSD拓展全球支付。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如美国《GENIUS Act》和欧盟MiCA),推动合规化进程。稳定币凭借低波动性、实时结算和成本优势,重塑跨境支付和金融普惠,尤其在新兴市场表现突出。然而,监管合规压力、技术风险及市场竞争(如USDT、USDC主导地位)仍是主要挑战。机构通过稳定币巩固美元地位,同时面临储备透明度和金融稳定性的双重考验。

    2025年7月23日
    3700
  • Mirada AI (MIRX) 是什么?全面解析其功能与应用

    Mirada AI 去中心化平台 Mirada AI 结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 AI 服务,包括 AI 搜索、LLM 聊天、图像/动画生成及社区管理工具 Sentinel。平台通过原生代币 $MIRX 实现治理、质押和高级功能访问,并与 Carbon 浏览器等第三方合作扩展生态。其代币经济模型包含 10 亿枚 MIRX,分配透明,强调社区驱动发展,确保隐私与去中心化控制。

    2025年8月10日
    4300
  • 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联合声明:解读稳定币市场最新监管动向

    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罕见联合发声,直接点名稳定币概念股剧烈波动,警示市场警惕过度炒作与非理性投资。监管机构强调将严格审慎审批稳定币牌照,初期仅发放”数个”高门槛许可,与市场乐观预期形成反差。声明要求参与者避免误导性沟通,同时透露香港Web3生态建设仍在推进,包括区块链高峰论坛筹备及企业加密资产布局。监管层在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正着力维护市场秩序与投资者权益。

    资讯 2025年8月15日
    14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