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0.11崩盘:为何被指为蓄谋已久的市场收割?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10月11日加密市场暴跌导致166万人爆仓,清算额达400亿美元。主因并非宏观风险或散户高杠杆,而是套利策略中的隐性杠杆(如循环贷)放大系统脆弱性。当市场波动触发链式清算,叠加交易所宕机与做市商撤离流动性,引发”下跌-清算-加速下跌”的死亡螺旋。基础设施与风控机制缺陷加剧了崩盘。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币市操盘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时间10月11日,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暴跌。在剧烈的价格波动中,全网近166万投资者爆仓,总清算金额达到惊人的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虽然许多人将这次危机归因于宏观风险外溢(特朗普突然发难)以及加密市场杠杆过高,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尽管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100%关税后,市场恐慌指数(VIX)迅速上升,但本次关税冲击的力度明显不及4月份。关键区别在于市场恐慌程度和流动性状况。本次VIX峰值远低于4月份的52高位,同时广义美元流动性保持稳定,3个月期SOFR与交叉货币基差未出现4月恐慌时的剧烈波动,表明国际银行体系内的美元供给依然充足。因此,资产表现呈现分化,而非4月份纳指单日暴跌超5%的无差别抛售。由此可见,宏观风险只是次要因素。

揭秘10.11崩盘:为何被指为蓄谋已久的市场收割?

那么,加密市场的整体杠杆是否过高?这个结论同样不准确。最直接的证据有两点:首先,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最大跌幅远低于5.19和3.12两次极端行情,核心仓位并未出现系统性去杠杆;其次,山寨币的密集清算发生在凌晨5:15之后,此时大部分山寨币跌幅已超过70%(全球没有任何杠杆市场能承受这种跌幅),大量被闪电“斩首”的山寨币投资者杠杆都低于2倍。实际上,许多山寨币投资者的杠杆极低,因为这些币长期阴跌且流动性不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杠杆化套利机制被大量错配使用无疑是此次暴跌的罪魁祸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循环贷策略。套利者通过质押BTC、ETH、SOL等代币借出USDT,然后将其兑换为USDE以套取利差;随后,他们又将USDE再次质押以借出更多USDT,如此循环放大头寸。在此过程中,若将ETH和SOL转换为WBETH或BNSOL等流动性质押代币再进行质押,则能在维持与原资产相同质押率的同时,额外获取一层质押收益。当然,也有投资者选择一步到位,通过组合保证金杠杆账户,以一堆半死不活的山寨币充当抵押品借入USDT,再买入USDE。

这种层层嵌套的杠杆结构在放大理财收益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整个系统的脆弱性。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循环贷的清算通常不是一个温和、线性的过程,而更像一场由关键抵押品崩溃引发的、迅速扩散的“链式反应”。此时,由于流动性被快速消耗,市场启动ADL(自动减仓)机制,即使是最低杠杆的头寸也会因抵押品价值瞬间蒸发而被强制平仓,最终形成“价格下跌-清算抛售-加速下跌”的死亡螺旋。也就是说,惊天崩盘的根源并非散户投资者使用高杠杆,而是隐藏在套利策略和复杂金融工程中的隐性杠杆。

更加致命的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期间,某宇宙大所因负载过大出现宕机,导致许多投资者无法及时追加保证金和平仓,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仓位被强制平仓。与此同时,不知是做市商触发风控机制还是API出现故障(有反馈称API出现异常),某宇宙大所的做市商在5点后大规模撤出流动性,导致市场呈现自由落体式下跌。

揭秘10.11崩盘:为何被指为蓄谋已久的市场收割?

从一些大户录制的视频来看,由于清算规模和处理量过于庞大,币安从接管账户到完成强平操作实际用了接近一小时。也就是说,我们在凌晨5:20观察到的USDe、WBETH、BNSOL等资产严重脱锚(例如USDe一度跌至0.66美元),并非独立的二次恐慌,本质上是循环贷清算的延续与显化:在剧烈波动后,币安风险引擎接管的天量USDe、WBETH、BNSOL抵押仓位,恰逢做市商大规模撤出流动性导致市场深度真空,系统执行强平操作时产生的集中抛压引发了二次价格灾难。

如果撇开阴谋论,本次崩盘的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多数套利者严重低估了循环贷策略中隐性杠杆的破坏力及其所依附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许多投资者误将USDE循环贷视为简单的稳定币息差套利,认为只要确保第一层抵押资产不被清算即可高枕无忧。然而,USDe本质上是一种基于Delta中性策略的结构化理财凭证,其波动性与潜在风险敞口远大于USDT、USDC等传统法币抵押型稳定币。

第二,交易所的基础设施、产品风控体系与做市商流动性保障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具体表现在:在市场极端波动期间,交易系统未能保障用户与做市商顺畅交易;WBETH、BNSOL等流动性质押代币在享受与原生资产相同质押率的同时,并未获得相应的流动性保障;更重要的是,当做市商集体撤出流动性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时,交易所缺乏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最终加剧了市场的螺旋式下跌(Bitmex在3.12就曾因市场机制失灵暂停交易)。

即便许多长期采用低杠杆的山寨币投资者已针对“3.12”“5.19”等历史极端行情做好了风控准备,却仍未能在此次更为惨烈的崩盘中幸免——可以说,所有最倒霉的情况都被他们赶上了。然而,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此次暴跌所带来的筹码换手规模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在客观上为山寨币市场的重建提供了可能性(卸下历史套牢盘的包袱)。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7696.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区块链革命:重新定义所有权、稳定币与代币化的未来

    本文探讨了传统金融与加密领域的交叉应用,重点分析代币化趋势与稳定币机制。当前代币化模型通过中间实体持有底层资产并创建链上表示,存在效率低下和交易对手风险问题。理想方案应是DTCC等机构直接将账本上链原生代币化。稳定币通过1:1储备创造”新增净货币”,其发展轨迹对传统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构成挑战。联邦储备拒绝稳定币发行商主账户申请,因担心破坏银行通过贷款创造货币的机制。尽管稳定币削弱美联储货币政策能力,但其推动美元全球化、提升跨境支付效率的优势显著。监管机构未来需平衡可编程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执行。

    币圈百科 2025年10月6日
    1600
  • Ether Machine纳斯达克上市前完成6.54亿美元私人融资,以太坊ETH获资本加持

    加密货币公司The Ether Machine在私人融资中获6.54亿美元,以太坊倡导者Jeffrey Berns加入董事会。公司计划持有49.5万枚ETH上市,成为第三大企业ETH持有者。同时,一比特币巨鲸转向以太坊,持仓价值超40亿美元。

    2025年9月3日
    3900
  • ARCH AI (ARCHAI) 是什么?区块链AI技术解析

    ARCH AI(ARCHAI)是基于Base网络的去中心化AI平台,前身为BAD AI项目。该平台支持用户通过Web界面无代码创建、配置和部署链上AI代理,实现自动化交互与数据分析。原生代币ARCHAI(总量10亿枚)用于质押、治理及访问专属功能,采用代币销毁通缩机制。平台采用模块化架构,集成智能合约控制代理交互,并支持多代理协作场景。项目已完成从BSC到Base网络的迁移及1:1代币置换,强调社区治理与AI+区块链的Web3应用。

    2025年7月24日
    5300
  • SOL价格预测:交易员看涨250美元,但Solana链上数据揭示潜在风险

    关键要点: Solana链上交易量30天增长48%,但DEX市场份额连续三周下滑至206亿美元。 SOL永续合约12%资金费率处于中性临界点,显示市场谨慎情绪。 SOL市值达1070亿美元逼近BNB,但缺乏明显催化因素支撑250美元目标。

    2025年8月14日
    1700
  • 2025年DeFi十大关键趋势:从消费金融到技术创新的深度解析

    1.消费级DeFi应用即将到来 加密支付卡正演变为自托管智能合约钱包,支持可编程支出、自动充值及DeFi协议交互。 2.zkTLS开启DeFi新前沿 零知识TLS技术推动链上信用评分和低抵押借贷,拓展DeFi至新市场。 3.收益共享型稳定币重塑市场格局 新型稳定币与应用共享收益,推动发行去中心化并重塑竞争格局。 4.DeFi价值从协议底层向前端转移 DeFi价值向控制订单流的主体转移,分销能力成为价值捕获关键。 5.2025年将成为DEX增长与聚合器驱动的交易年 DEX交易量上升和聚合器重新定义执行方式,链上交易迎来转型。 6.Uniswap的战略布局 Uniswap转型为DeFi流动性基础设施,推出定制AMM、专用区块链和意图执行层。 7.DeFi交易范式转变 DeFi交易向模块化、意图导向型和高速执行方向发展,优化流动性和MEV防护。 8.预测市场的演进 预测市场发展为链上金融核心,提供高效定价、杠杆和去中心化治理。 9.Starknet的发展 Starknet通过低成本交易、质押机制和生态系统扩张奠定增长基础。 10.挑战与创新 DeFi面临入场门槛高和代币激励不足等挑战,但预示巨大创新空间。

    2025年7月15日
    59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