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当地媒体报道,韩国央行已暂停其中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计划,将国家战略重心转向由私营银行主导的稳定币计划。
根据《韩国先驱报》报道,韩国银行(BOK)终止”汉江项目”源于商业银行合作伙伴的持续施压,后者指出该项目成本过高且缺乏可行商业模式。
这项 今年初启动 的计划采用双层架构,包含用于银行间结算的批发型CBDC和面向10万民众的零售型代币化存款。但七家参与银行在首期三个月阶段已累计投入近350亿韩元(约2600万美元),因无法明确盈利前景拒绝继续推进。
尽管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最后时刻提出承担二期50%费用,仍遭银行集体拒绝,这表明商业银行的顾虑源于根本性的商业逻辑缺陷,而非单纯成本问题。
在政府主导项目搁浅后,KB国民、新韩、友利等八大商业银行迅速组建联盟,开发锚定韩元的稳定币。该计划获得韩国金融电信清算所(KFTC)全力支持,目标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公开发行。
商业银行视自研稳定币为战略机遇,既可依托现有客户群开辟新收入来源,又能防范金融科技公司或国家数字货币带来的脱媒风险。
这一战略转向得益于李在明总统的施政方针调整。其竞选时承诺支持加密货币发展,包括批准韩元稳定币发行。
现任政府正加速推进《数字资产基本法》立法,为稳定币建立法律框架。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将主要监管权赋予金融委员会(FSC)而非韩国银行,并设定仅5亿韩元(约37万美元)的最低资本要求以鼓励市场竞争。
私营机构已展开激烈卡位战。韩国最大银行KB国民抢先申请”KBKRW”等17种稳定币商标,新韩银行则自2021年11月起持续进行稳定币跨境汇款概念验证。
尽管李昌镛行长公开承认韩元稳定币的必要性,央行官员仍警告私人稳定币泛滥可能冲击货币政策,重蹈2022年Terra/Luna崩盘覆辙,并加速资本外流——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美元稳定币交易量已达56.95万亿韩元(416亿美元)。
韩国银行主张采取审慎推进策略,初期仅允许受严格监管的银行发行稳定币,待机制成熟后再向非银机构开放。
目前BOK将其暂停的CBDC研发定位为”稳定币应对方案”,若私营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这套公共选项将随时重启。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