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22年2月,Barnabé提出了一个关于Rollup经济学的创新框架,该框架主要探讨了L1依赖型经济中的MEV、L1与L2费用互动、运营商收入与成本等核心概念。这个简洁的框架适用于当时相对简单的中心化Rollup环境。然而在过去18个月里,区块链领域经历了深刻变革:共享排序机制兴起、去中心化进程加速、证明/数据聚合技术发展、Rollup联盟形成以及治理模式创新。
面对这些新变化,我们构建了一个全新框架来帮助理解Rollup技术即将开启的扩展新时代。虽然当前仍处于大量实验阶段,但已经显现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关键模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认知工具,帮助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解答当前存在的开放性问题。
Rollup经济学1.0回顾
最初的Rollup经济学框架聚焦三个核心主体:用户、Rollup运营商和基础层。该框架采用简化视角分析价值流动,包括L2费用与MEV、运营商成本以及数据发布成本等要素。虽然这个基础框架相对简单,但作为研究起点非常重要,因为后续发展很快呈现出更复杂的态势。

基于这些基础流程,我们可以计算Rollup协议盈余并探讨相关概念,包括MEV的提取与分配机制、L2代币发行策略、L2拥堵费用分配方案,以及Rollup实现预算平衡或盈余的时间周期(考虑到L2生态系统作为持续增长的经济体,保持盈余可能有助于支持社区公共物品建设和发展)。
Rollup协议盈余的计算公式为:L2费用-运营成本-数据成本
Rollup协议对L2费用(含拥堵定价和MEV)以及运营成本(含发行和运营商奖励)拥有控制权。无论协议选择平衡预算还是追求盈余目标,L2运营都需要协调多项关键技术:优化L2拥堵费用设置、完善MEV提取与再分配机制、通过战略发布降低数据成本。这些正是当前各L2生态系统重点探索的经济设计方向。未来,协议还可能通过区块空间衍生品来降低数据成本的不确定性。
过去18个月最显著的变化是Rollup运营商角色的专业化细分。随着生态发展,自然形成的专业分工有助于构建更具韧性的系统,前提是设计上能够妥善解决相关问题。但这也意味着设计空间大幅扩展,我们需要新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
Rollup的成熟演进
随着Rollup技术日趋成熟,其复杂性也在同步提升,我们称之为”Rollup联盟”现象。同类Rollup之间通过共享架构设计来增强安全性(通过治理共享和社区协作)、提升效率(通过功能共享和规模效应)以及改善用户体验(通过更好的互操作性和减少碎片化)。与此同时,独立服务商正在开发基础设施,为选择其服务的Rollup提供上述一项或多项优势。

独立Rollup正在逐步摆脱辅助轮模式,增强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从运营经济角度看,主要成本领域包括:排序(产生运营成本和激励排序者的成本)、数据可用性(DA,Rollup必须在基础层发布数据产生的成本)以及状态验证(SV,通过证明成本直接增加zkRollup的运营成本)。在这些成本领域,独立Rollup都面临安全性与效率的重要权衡。
数据发布成本(简称数据成本)历来是最大的支出项目。随着以太坊EIP-4844的实施和后续完整Danksharding的推出,这部分成本将显著降低,使Rollup获得规模化所需的经济性。长期来看,数据成本和相关服务的效率提升可能通过链下创新聚合来实现规模效应。

聚合的具体案例包括:共享排序服务;对Optimistic Rollup而言,共享批量发布可以更快实现批量压缩收益;对zk Rollup来说,共享证明者是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之一。一个明显趋势是,Rollup终将采用共享服务,无论是通过Rollup联盟还是经济联盟形式。
Rollup生态可能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与L1更紧密结合的独立Rollup。虽然目前实例不多,但存在两种有趣的架构:一种是将区块排序委托给L1的Rollup,利用L1交易供应网络进行MEV提取;另一种更极端的模式是Rollup直接建立在以太坊协议中。
Rollup合作模式
Rollup之间最简单的整合形式是纯经济合作,例如经济合作社。在最基础的形式中,Rollup之间可以建立联合采购协议,比如共享批量发布服务以获得更低的数据发布成本。更深度的经济整合可能包括共享排序服务,这种模式类似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共同市场组织。

引入中间服务商会为独立Rollup经济模型带来两个新效应:Rollup成本结构的变化(现在包含运营成本、服务成本和数据发布成本)以及共享服务经济(新实体需要实现预算平衡)。这类服务的典型案例包括Espresso排序器,它提供排序和发布的共享服务。
共享服务面临两个关键经济问题:L2服务成本如何公平分摊,以及如何实现适当程度的去中心化。后一个标准虽然低于基础层要求,但需要平衡性能与稳健性,并妥善处理激励和MEV问题。
Rollup联盟模式
Rollup联盟与经济合作社不同,它不仅包含经济整合,还涉及某种形式的政治整合,这种模式类似于联邦国家。技术上看,政治整合通过共享跨链桥实现,但也需要配套的治理系统。目前,这种联邦架构正在所有主要Rollup系统中出现,它们正成为部署互操作对等Rollup的平台。

典型案例包括Optimism Superchain、Polygon 2.0、StarkWare SHARP和zkSync Hyperchains等项目,它们都采用了相似的架构模式。共享跨链桥引入了新的经济变量,特别是原生L2代币,如Optimism生态中的OP代币,通过治理在生态系统内分配资源、角色和经济流动。
当Rollup考虑建立去中心化服务时,需要运行共识协议。这是大型生态系统将其原生代币”升级”为生产资产的机会。虽然这不是去中心化L2服务的唯一方式,但对于希望保持更多内部控制的大型生态系统来说,使用原生代币可能是个有吸引力的方向。
原生代币是引导L2生态经济的重要工具,可用于奖励运营商、资助公共物品等。但当用于支持去中心化时,过度稀释可能降低安全性。因此,制定与需求增长相匹配的代币发行计划至关重要。另一个重要考量是L2经济对原生代币(而非ETH)的依赖,这可能使其对某些故障模式的抵御能力降低。
多层架构发展
另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是针对特定应用或定制执行环境的开发,这些环境最终会在基础层结算。这类方案通常面向需要低成本执行和简单部署的应用场景,如游戏、社交媒体和NFT产品等。

这类方案包括L3、Validium和Rollup即服务(RaaS)平台等不同类型。以Arbitrum Orbit为例,它支持在Arbitrum L2上部署L3链,并允许配置数据可用性层选择。在部署简易性方面,AltLayer或Caldera提供了”可定制”Rollup的无代码解决方案。
L3系统本质上是L2之上新增的一层。从L2角度看,这是另一个费用来源;对Rollup生态系统而言,L3是一个具有自身预算约束的新实体。L3的收入可能来自费用、订阅或收入分成等形式,其成本包括系统运营成本和L2费用。这是Rollup生态经济专业化的又一例证。
本文引用来自于以太坊研究员davidecrapis.eth的:深入探讨以太坊Rollup经济:Rollup经济学2.0;
参考文章: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12734.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