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up、铭文与SCP技术解析:区块链扩容与数据存储方案详解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Rollup、铭文与SCP虽源于不同背景,但技术本质相通:均采用链下计算+模块化设计。Rollup通过OP/ZK证明实现以太坊L2扩容;铭文利用链下验证规则在比特币上构建”脏账本”;SCP将验证规则上链形成Arweave存储共识。三者殊途同归,均体现”昂贵L1最小化计算,复杂逻辑链下处理”的模块化思想,但比特币铭文因底层设计错配难以支撑复杂生态。

乍看之下这三个概念似乎毫无关联,但它们的技术原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Rollup铭文SCP的技术本质,同时也会让您对模块化区块链有更深刻的理解。

Rollup、铭文与SCP技术解析:区块链扩容与数据存储方案详解

Rollup技术的演进

以太坊二层解决方案经历了长期演化后,Rollup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主流方案。其核心在于Sequencer(排序器)会先收集并排序交易、打包区块形成软共识,随后提交至L1进行验证达成硬共识。值得注意的是,L1不会重新执行所有交易来验证,否则就违背了L2扩容的初衷。正因如此,才诞生了OP(欺诈证明)和ZK(零知识证明)这两种高效的验证方式。

OP机制的精妙之处在于L1默认不主动验证,而是允许任何第三方进行验证。当发现可疑交易时,验证者可以提出质疑,L1才会介入核实。如果核实确实存在欺诈行为,就会对Sequencer进行惩罚(其押金已锁定在L1合约中)。若在特定窗口期内无人提出异议,系统就会默认交易有效。

相比之下,ZK方案则要求L2生成有效性证明,由L1验证该证明的正确性。验证证明的计算量远小于重新执行整个区块,却能达到相同的验证效果,这种优雅的解决方案完美体现了零知识证明的价值。

铭文技术的本质

铭文技术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Rollup,同样涉及链下数据上传,但区别在于L1不会验证这些数据。以Ordinals协议为例,即使用户账户中没有ORDI代币,仍然可以在比特币链上铭刻转账交易。比特币网络会无条件接收所有铭文数据,不论其是否有效,这就形成了一个包含有效和无效数据的”脏账本”。

{“p”:”brc-20″,”op”:”transfer”,”tick”:”ordi”,”amt”:”1000″}

Ordinals协议通过”客户端验证”机制确保账本有序运行。钱包和浏览器会将”脏账本”下载到本地,然后过滤掉无效数据,最终呈现给用户一个干净的账本视图。这种设计使得铭文本质上成为一种链下共识机制。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链下共识是否安全可靠。实际上Ordinals协议完全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基于相同规则从”脏账本”中重建出一致的状态记录。普通用户也可以通过对比多个客户端的显示结果来确认数据的有效性。铭文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Onmi-BTC和波卡的RMRK,BRC20之所以能够爆红,更多是抓住了市场对公平发行的需求,而非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SCP范式的创新

Arweave提出的SCP(基于存储的共识范式)实际上早于模块化区块链概念的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计算与存储分离。现在看来,SCP与铭文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SCP范式下,区块链仅作为存储层保存状态数据,完全不参与计算验证。

SCP与铭文的关键区别在于它将数据有效性规则也存储在链上。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根据链上存储的”脏账本”和验证规则,独立重建出完整的账本状态。这种设计巧妙地将铭文的链下共识转化为更可靠的链上共识。

深入分析Rollup、铭文和SCP这三种技术,虽然起源各异,但都体现了链下计算的核心理念。Rollup和SCP旨在通过减少L1的计算负担来实现扩容,而铭文则让计算能力有限的区块链能够以特殊方式支持复杂计算。这三种方案都展现了模块化设计的智慧。

Rollup、铭文与SCP技术解析:区块链扩容与数据存储方案详解

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铭文实际上是将比特币作为数据可用性层的L2扩展方案,尽管它还不是完整的L2区块链。理论上,足够复杂的铭文协议完全可以实现图灵完备,甚至构建出完整的区块链形态。

铭文和SCP这种”脏账本+链下验证”模式,其实更适合专为数据存储设计的公链,比如Arweave和Celestia。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网络,其设计初衷并非数据存储,这使得基于比特币的铭文生态在扩展性上存在天然局限。就像让藏獒拉磨虽然可行,但显然不如用驴更合适。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比特币铭文可能不适合构建复杂的DeFi生态,但作为meme文化的载体,它确实为社区带来了不少乐趣。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398.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比特币Covenants:探索可编程性的未来与潜力

    比特币的“Covenants”是一种为未来交易设置条件的机制,通过限制UTXO花费规则增强可编程性。文章解析了OP_CAT、OP_CTV、APO等技术提案如何实现智能合约功能,并探讨其在质押惩罚、拥堵控制、金库安全及状态通道优化等场景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基于操作码与签名的设计思路差异,指出Covenants虽能释放比特币潜力,但需权衡灵活性风险,需通过软分叉升级逐步推进。

    3天前
    1300
  • 卡尔达诺瞄准Layer-2技术突破,开启可扩展性新时代

    卡尔达诺正通过多元化Layer-2(L2)解决方案组合推进扩容战略升级,突破Hydra框架的单一局限。在Input Output Global(IOG)主导的高层会议上,技术团队与生态伙伴共同制定了包含Midgard乐观Rollup、Hydra双模式(状态通道与Rollup)、zkFold零知识证明压缩等创新技术的路线图。其中,Midgard采用欺诈证明机制,zkFold实现批量交易压缩,Eryx专注ZK跨链桥开发,Gummiworm则创新执行层与资产托管分离架构。战略核心在于构建可互操作的L2矩阵,通过统一标准支持DeFi、隐私保护等高吞吐场景,同时设立共享接口层防止生态碎片化。尽管面临流动性割裂等挑战,团队已提出跨协议集成与激励体系等解决方案,预计首批方案将于年底主网上线。

    2025年6月25日
    4500
  • 以太坊游戏网络Xai起诉马斯克xAI商标侵权,以太坊生态法律纠纷升级

    以太坊游戏网络Xai起诉马斯克的AI公司xAI商标侵权,指控其造成市场混淆并损害品牌声誉。Xai称自2023年6月已使用该商标运营区块链游戏生态,而马斯克团队试图施压其放弃权利。诉讼要求禁止xAI在游戏和区块链领域使用该名称,并索赔损失。

    2025年8月25日
    2600
  • Stripe 11 亿美元收购 Bridge 背后:揭秘区块链行业最大并购案的底层逻辑

    支付巨头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稳定币API服务商Bridge,创下加密行业最大收购案。稳定币交易量已达Visa两倍,年增长率超50%,成为Web3杀手级应用。Bridge提供稳定币收付、跨链交易及虚拟银行账户等API服务,客户包括SpaceX和Coinbase。此次收购将加速Stripe的加密支付战略,推动稳定币在全球支付、跨境汇款等场景的大规模应用。PayPal、Block等支付巨头也已布局稳定币赛道,行业竞争加剧。

    2025年8月17日
    1500
  • Crypto Pulse-退选消息导致市场先跌后涨 投资者情绪波动明显

    比特币和以太币24小时分别下跌1.17%和0.38%,市场贪婪指数升至70。上周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入1197.5万美元,创近月新高。拜登退选引发市场波动,比特币先跌后反弹至68000美元。Cboe宣布五只以太坊现货ETF将于7月23日上市。MEW代币24小时暴涨31.12%,Solana生态热度助推猫系迷因币。LayerZero基金会公布空投临时名单,最终分配7月23日确定。

    2025年9月23日
    12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