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投资分析师,评估应用程序链一直是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些区块链既像独立应用程序般运作,又继承了基础层的安全性和数据可用性等核心功能。这种独特的双重属性使得传统估值方法难以直接套用,既不能简单地将多个独立应用交易量累加计算,也无法完全按照基础层估值倍数来衡量。
以Injective今年的表现为例,其价格飙升被市场普遍视为一次成功的价值重估。当该团队宣布成立由Pantera Capital和Jump Crypto等知名机构支持的生态系统基金时,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应用链的价值定位,将其视为具有协议层潜力的新型基础设施。
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循环:代币价格上涨吸引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关注,进而带来更多人力资本投入,最终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增长。这种机制下,随着原生代币需求的增加,协议层能够通过Gas费等形式捕获应用层创造的价值。理论上,应用层交易量越大,协议层捕获的价值就越高。
传统”胖协议”理论的局限性
“胖协议”理论自提出以来就饱受争议,特别是在当前模块化区块链和应用链盛行的市场环境下更显得力不从心。该理论诞生于比特币主导的时代,未能预见后来出现的诸多技术创新。
如今的市场结构已经使”胖协议”理论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区块空间的供给大幅增加,众多新兴Layer1协议的出现使得协议层难以持续捕获应用层创造的价值;其次,模块化区块链将功能拆分为执行、数据可用性和结算等不同层次,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最后,跨链互操作技术的成熟使应用可以轻松部署在多个链上,削弱了单一协议的粘性。
应用链的崛起与创新
随着”胖协议”理论的式微,”应用链理论”开始崭露头角。应用链是专为特定用例设计的区块链,具有诸多独特优势:通过质押原生代币获取安全性,形成更高效的价值捕获机制;允许开发者根据应用需求定制技术参数,在吞吐量和最终性等关键指标上做出最优权衡。
dYdX v4就是典型例证,这个基于Cosmos-SDK构建的链彻底改变了交易费用结构,不再收取Gas费而是按交易规模收费,更贴近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体验。
当然,应用链也面临流动性碎片化和安全性等挑战。特定应用链上的资产难以与其他链交互,而链的安全性又直接受限于其代币价值。
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
传统协议层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Gas费收入,而应用链则开创了全新的价值捕获路径。以Osmosis为例,它不收取Gas费,而是从现货交易中抽取协议手续费分配给代币持有者。这种模式更接近实际服务价值,而非单纯的资源使用费。
Injective则通过永续合约交易费实现价值捕获,其费用结构得到市场广泛认可。这与传统协议层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往往陷入低价竞争,最终演变成一场没有赢家的”逐底竞赛”。
“胖应用链”理论的实践验证
Injective的卓越表现有力验证了”胖应用链”理论的可行性。这个最初作为永续期货应用链的项目,通过创新的零Gas费设计和社区拍卖机制,实现了交易量驱动的价值捕获。其代币INJ不仅用于质押安全,还可作为衍生品抵押品,甚至通过整合Skip Protocol将MEV收益返还给持币者。
Injective成功的关键在于同时具备了基础层和应用链的优势:既享受正反馈循环带来的网络效应,又避免了传统协议层的价值捕获困境。通过建立完整生态系统,它有效解决了流动性碎片化问题,为持币者创造了多元价值来源。
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Sei在订单簿领域与Injective类似,但其Gas代币模式使其难以复制Injective的成功。相比之下,Osmosis展现出更大潜力,这个基于AMM的应用链正在构建包括货币市场和永续合约在内的完整DeFi生态。
展望未来,更多应用链可能会效仿Injective的发展路径。”胖应用链”理论通过巧妙结合协议层和应用层的优势,为解决区块链价值捕获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这种模式不仅更具可持续性,也为投资者创造了独特的价值发现机会。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