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Near 创始人最新文章:Near 的链抽象化如何带来更好的 Web3 体验?
当前大多数Dapp并不能真正称得上是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试想,如果用户需要离开应用界面才能开始使用,这充其量只是个前端界面而已。当用户不得不通过交易所手动注册、管理多个账户、处理Gas费和各种跨链操作时,这样的产品很难被称为真正的应用程序。这或许正是全球仅有数百万人在使用Dapp的原因所在。
要让Web3真正走向主流,实现我们理想中那个开放、去中心化、保障用户自主权的互联网,整个行业都需要做出改变。
当前Web3领域最热门的概念莫过于模块化——为了提升可扩展性,将区块链的不同功能层如结算层、数据可用性层和执行层进行分离。二层解决方案、各类Rollup技术、数据可用性层、侧链和状态通道等,都是模块化理念的具体实践。
然而随着区块链和Rollup数量的激增,用户体验和开发者体验都在不断恶化。模块化带来的多链世界导致了严重的流动性割裂、应用碎片化和用户分散化。开发者同样面临困境,他们被迫选择特定的技术栈,同时也不得不接受用户群体的局限性。如今开发一个Dapp时,选择单一链就意味着将潜在市场局限在特定的小众群体。
在此我想提出一个更优的愿景,一个适用于整个以太坊生态乃至整个Web3的解决方案:通过链抽象化推动主流应用落地。这个理念的核心在于,要让区块链技术对用户透明化,不再成为使用门槛。NEAR自2018年起就专注于这一愿景,如今已成为Web3领域用户规模最大的网络之一:月活用户达1240万,总用户数突破3400万。
让我们通过具体场景来理解链抽象化将如何改变用户体验。想象Alice在KAIKAI应用中轻松完成一系列操作:从本地店铺订购冰沙,发现服装店Maison的促销活动并购买春季新鞋,用积累的KAICHING奖励兑换了一枚NFT徽章——整个过程她完全不需要知道这些交易发生在Polygon链上。当晚,她又通过这枚徽章获得了参加DJ活动的门票优惠,这次交易则发生在Arbitrum链上,但她同样无需关心底层技术细节。
当Alice邀请好友Bob参加活动时,Bob只需提供NEAR地址就能接收门票。他可以用ETH向Alice转账表示感谢,同时在一个界面中管理各种加密货币资产。在地铁上,他顺手用USDC购买BTC,并在Magic Eden上铸造了Fighting Dragon NFT,准备和朋友在NEAR上的新游戏中一较高下。所有这些操作都在同一个应用内完成,无需切换网络,无需处理复杂的交易费用,真正实现了无缝体验。
实现这样的链抽象化体验需要技术创新。零知识证明(ZK)技术带来了全新的账本安全保障方式,使得交叉结算成为可能。当越来越多的链支持ZK证明时,资产在不同链间的安全流动将变得轻而易举。要实现这一目标,底层需要解决数据可用性和去中心化排序器的问题,而上层则需要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
NEAR即将在2024年3月推出的FastAuth新版本,将实现NEAR地址与EVM、比特币等链地址的映射功能。配合NearJS技术,开发者可以构建真正链抽象的Dapp,让用户通过单一界面与多链应用交互。
自2018年以来,NEAR生态系统持续推动链抽象化愿景的实现。如今的技术栈已经能够支持全链抽象,包括:可扩展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由NEAR DA和zkWASM等组成的安全聚合层、支持跨链交易的账户聚合功能、强大的数据层支持,以及去中心化前端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服务于NEAR生态,更对整个Web3领域开放。
2024年将是Web3体验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一年。隐藏多链的复杂性,提升可用性和可发现性,解决流动性碎片化问题,这些都应该成为所有Web3建设者的首要任务。NEAR生态系统诚挚邀请各方开发者共同参与这场链抽象化运动,携手打造更好的Web3未来。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