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gas:Paradigm新造词概念解析 能否引爆区块链新叙事?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Paradigm提出新性能指标”gigagas”(每秒10亿gas),建议用GPS(Gas Per Second)替代TPS衡量区块链性能。其开发的以太坊客户端Reth通过垂直扩展(JIT/AOT EVM、并行EVM)和水平扩展(多重汇总、云原生架构)向1 gigagas目标迈进。VC机构亲自下场优化基建性能,但行业仍需解决应用落地和用户增长的核心问题。造词运动持续(如”意图””千兆gas”),但加密领域更需关注gigauser(十亿用户)而非单纯性能指标。

在加密世界的炒作循环中,质疑叙事、理解叙事再到成为叙事,似乎已经成为一条必经之路。而每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往往都始于那些充满技术魅力的术语——意图、模块化、并行化…这些简短有力的词汇总能让人产生似懂非懂的奇妙感觉。

说到这些术语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顶尖风投机构Paradigm。这家被誉为”造词大师”的机构在去年7月首次提出”以意图为中心”的概念后,整个加密圈立即掀起了一股意图热潮。项目方们纷纷将这个普通的技术诉求包装成高大上的概念,”基于意图的XX协议”一时间成为项目简介的标配。

最近,Paradigm的CTO发表了一篇题为《Reth通往每秒1GB的道路,甚至超越》的技术文章,其中提出的”千兆gas”(gigagas)概念再次引发行业关注。这个将”十亿”(Giga)与”gas费”(gas)结合的新词,完美继承了加密术语那种言简意赅又令人不明觉厉的特质。

性能指标的新维度:从TPS到GPS

Paradigm提出的gigagas概念实际上是对区块链性能评估标准的一次革新。传统上我们使用TPS(每秒交易数)来衡量区块链速度,但Paradigm认为GPS(每秒gas消耗量)能更准确地反映网络的计算处理能力。因为gas作为衡量计算工作量的单位,可以更好地体现区块链的实际容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防范DOS攻击和进行跨链性能比较。

按照这个新标准,当前主流公链的性能排名也呈现出新的格局。数据显示,opBNB在GPS指标上表现最为突出,这意味着它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更多复杂的交易和智能合约。当然,完整的性能评估还需要结合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等其他因素。

VC亲自下场:打造1gigagas性能标杆

Paradigm的野心远不止于提出新概念,他们正在通过自研的以太坊执行客户端Reth,将GPS性能推向1gigagas(每秒10亿gas)的新高度。目前Reth已经能达到每秒100-200MB gas的处理能力,距离目标还有10倍的提升空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Paradigm计划通过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两种方式优化Reth。垂直扩展着重提升单机性能,包括采用JIT/AOT编译技术、实现EVM并行执行等;水平扩展则通过云原生架构和多重汇总技术,构建分布式处理能力。这些技术手段虽然复杂,但核心目标很明确:让以太坊网络能够承载更大规模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反映出Paradigm独特的投资策略:既通过资本支持各类L1/L2项目,又亲自下场参与基础设施开发,从多个维度推动区块链性能提升。

新词背后的行业困境

与之前流行的”意图”概念不同,gigagas显然是一个更偏技术硬核的术语。虽然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公链标榜自己达到了1gigagas性能标准,但对大多数应用层项目来说,这个概念可能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在当下叙事匮乏的市场环境中,每一个新概念的出现都意味着新的关注点。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一个好的加密术语需要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且具有原创性,gigagas确实符合这些特点。但值得深思的是,在层出不穷的性能故事背后,真正能够打动普通用户的应用仍然寥寥无几。

或许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应用爆发的前提条件,但性能提升并不必然带来用户增长。当行业还在为gigagas这样的技术指标兴奋时,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如何实现gigauser(十亿用户)的终极目标。毕竟,加密技术最终的价值还是要体现在真实用户的采用上。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396.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Web3行业进入合规新纪元 我们是否在追求错误的Mass Adoption

    近期以太坊行业讨论聚焦于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的割裂,Web3领域沉迷投机炒作而传统金融正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国际清算银行推出”Finternet”概念并主导多国央行参与的跨境支付项目mBridge和Project Agora,标志着传统金融体系正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核心升级战略。与此同时,Web3行业仍陷于MEME币炒作和黑客风险,真正解决实际需求的应用寥寥。文章指出行业需转向解决实际问题、降低使用门槛和创造持续价值,在支付、RWA等赛道实现突破。随着全球监管框架完善和传统机构入场,Web3正面临合规化转型的关键拐点,以太坊等公链需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间找到平衡,避免被边缘化为”投机乐园”。

    2025年7月22日
    4700
  • 比特币2万亿美金战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区块链革命

    2024年比特币价格逼近10万美元大关,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推动BTCFi(比特币金融)生态爆发。金融的本质是资产跨时空调配,而此前65%的比特币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随着机构持仓增加、铭文生态兴起及技术升级(如Ordinal、BitVM),比特币正从被动存储转向主动生息资产。Babylon通过时间锁实现原生质押,Solv Protocol打造”BTC余额宝”,Lorenzo引入Pendle式收益拆分,Wrapped BTC方案持续创新。当前比特币链上TVL仅占比特币总市值的0.14%,相比以太坊15.7%的占比,BTCFi存在巨大增长空间。这一赛道通过提升比特币的生息属性(质押、期权)和流动性(借贷、合成资产),正在重构2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价值,其长期影响可能超越比特币ETF带来的变革。

    5天前
    1100
  • Uno Re是什么 首个去中心化再保险平台全面解析

    Uno Re是全球首个去中心化再保险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再保险流程民主化,降低传统市场高门槛。其特点包括多链支持、社区驱动创新及透明化风险管理模型,覆盖机构和个人用户的加密资产、旅行、健康等保险需求。通过智能合约和DAO治理,Uno Re构建了包含风险评估、产品开发的全生态系统,并引入AI安全解决方案强化保障。平台原生代币$UNO用于质押、治理及支付,推动去中心化保险科技发展。

    2025年10月2日
    3400
  • FHE与ZK的加密技术演进 FHE将成为ZK的下一步发展关键

    FHE 是 ZK 的下一步,加密技术如是说 全同态加密(FHE)作为加密技术的未来方向,与零知识证明(ZK)和多方计算(MPC)形成互补关系。FHE 允许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进行计算,而无需解密,这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尽管 FHE 在学术上已成熟,但其在 Web3 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Web2 巨头如微软和 IBM 已投入大量资源开发 FHE 工具库,而 Web3 项目如 Zama 和 Inco Network 正探索 FHE 与区块链的结合,尤其是通过 fhEVM 实现 FHE 功能的 EVM 兼容链。FHE 的落地仍需解决计算效率和经济性问题,但其在隐私交易、抗 MEV 和机构级应用中的潜力不容忽视。

    2025年7月24日
    4400
  • GensoKishi Metaverse 是什么 MV 元宇宙游戏全解析

    GensoKishi元宇宙是基于经典MMORPG《Elemental Knights Online》改造的区块链奇幻冒险项目,通过NFT实现真正的资产所有权、跨平台互通和用户生成内容变现。其核心代币MV(20亿总量)驱动游戏内经济与治理,支持质押、NFT交易及LAND开发。项目融合Web3特性如去中心化治理、多链桥接(Polygon/Arbitrum/BNB Chain)和现实世界电商联动,提供角色定制、PvE/PvP战斗及虚拟地产建设等玩法。2024年推出Re:birth计划后,已实现PlayStation/Nintendo Switch头像NFT显示,并计划扩展至2026年电视广告与房地产集成。

    2025年8月10日
    24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