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概述
核心问题探讨
在加密应用领域,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什么样的特征才能让应用程序真正”可用”。当前模块化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带来了诸多用户体验问题,而”链抽象”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方案。事实上,任何真正可用的加密应用程序都必须建立在链抽象基础设施之上。
解决方案探索
意图驱动的架构正在推动链抽象的发展,这种架构在求解者网络规模庞大且竞争激烈时表现最佳。要启动这样的意图求解者网络,关键在于吸引更多能够产生意图的应用程序加入。
关键提案
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专注于”求解者用户体验”的跨链意图标准,这样才能将求解者和意图市场发展到足够规模,实现真正的网络效应。
链抽象:构建可用加密应用的必经之路
我们是否在重复建设冗余的基础设施?这个问题值得深思。确实,当前许多优秀的加密工程师都在专注于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多区块空间,而现有L2层对终端用户来说已经供过于求。
但认为不存在任何有用的加密应用的观点并不准确。去中心化金融已经让个人能够自主托管数字资产,绕过严苛的服务提供商,甚至用数字资产购买实物商品。自我托管数据的承诺也为那些不信任科技巨头数据保护的人们提供了替代选择。
真正的挑战不在于缺乏有用的加密应用,而在于终端用户在使用这些应用时遇到的各种摩擦。一个真正”可用”的加密应用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速度:应该像web2应用一样快速响应。
成本:虽然所有web3交互都会产生成本,但”每次点击”的成本应该微不足道。
抗审查性:任何拥有钱包的人都应该能够无障碍地使用应用。
安全性:每次操作都应该按预期执行,不应该出现意外情况。
构建可用加密应用的长期探索
当前的模块化区块链解决方案已经能够提供这些特性,但它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2020年时,单体区块链只能在速度、成本或安全性中提供其中两项特性。如今,我们已经建立了以Rollup为中心的模块化基础设施基础,L2提供了廉价快速的区块空间,而L1则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区块空间。
模块化区块链网络的一个必然结果是:资本资产会积累在最安全的层级,而用户交互则会集中在更快速、更便宜的层级。这种架构虽然合理,但也导致了用户体验的割裂。L2与L1之间的规范路径往往缓慢且昂贵,这使得用户不得不使用L1资产来支付L2交互,造成了”不可用”的用户体验。
链抽象的目标正是减少这种价值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它假设用户更愿意向dapp表达他们的”意图”,而不是亲自处理复杂的跨链操作。用户既不应该为了低费用而牺牲安全性,也不应该为了速度而放弃资产的安全托管。
典型的用户场景是:一个在以太坊上持有USDC的用户想要在新链上铸造NFT。理想情况下,用户只需表达”使用安全链上的USDC铸造NFT”的意图,而不需要亲自处理桥接、交换等复杂操作。
意图驱动架构:实现链抽象的唯一途径
链抽象依赖于高效的跨链价值转移,但传统的消息传递方式要么昂贵,要么缓慢。”快速桥梁”虽然提供了廉价快速的替代方案,但引入了新的信任假设。
消息传递架构存在几个根本性问题:必须等待交易最终确认才能发送消息;每个桥交易只能发送一个跨链消息;桥接器获取外部流动性的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意图市场基于一个关键洞见:对于接收者来说,价值如何转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确实收到了资金。
意图机制允许用户精确指定价值转移的条件。最简单的意图可以是从链A支付X代币以在链B上接收Y代币的订单。与消息传递机制不同,意图机制将价值转移外包给求解者网络,由求解者负责实现用户意图,之后再向桥梁协议寻求偿还。
意图结算协议的优势
意图结算协议能够提供快速廉价的价值转移,因为求解者可以承担最终性风险并选择最佳执行路径。消息传递桥梁必须等待链的最终确认,而意图求解者可以在风险完全消失前就完成用户意图。
将跨链意图履行外包给代理还能为用户带来价格优势。求解者可以从各种流动性场所组合提供流动性,竞争激烈的求解者网络理论上能为用户提供近乎无限的流动性来源。此外,求解者还可以将订单产生的MEV内部化为价格优势。
意图驱动架构本质上更安全,因为它将用户的即时需求与结算网络的复杂需求分开。求解者可以等待更安全的偿还机制,而不像用户那样急切。Across等协议已经展示了这种架构的实际应用,使用90分钟的乐观挑战期来批量验证和偿还填充者。
链抽象如何从意图架构中产生
链抽象需要快速廉价的跨链价值转移,同时不要求用户在存储资产的网络上提交交易。如果用户的意图包含Permit2或EIP3074签名,他们就不需要亲自提交链上交易。这使得用户只需表达意图,而由求解者代为执行复杂操作。
例如,用户可以请求求解者报价,使用Optimism上的USDC在Arbitrum上建立WETH抵押头寸。求解者赢得拍卖后,可以直接在Optimism上提交交易提取USDC,同时在Arbitrum上为用户建立抵押头寸,整个过程对用户来说几乎是无感的。
竞争性求解者网络:实现最佳用户体验的关键
使用意图进行桥接的效果取决于求解者网络的规模和质量。当前的求解者网络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我们不希望看到每个DApp都使用孤立的求解者网络。最理想的情况是多个DApp共享同一个求解者池,并且可以自由切换。
如何启动求解者网络
运行意图求解器需要专业的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因此必须优先考虑求解者的用户体验。我们需要让求解者能够轻松支持多个结算网络,并准确计算他们的收益。这将使他们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报价。
增加所有基于意图DApp的求解者网络资本效率是关键。这需要确保意图对所有求解者可见,并且所有求解者都能访问多样化的结算网络。结算网络之间的竞争将降低求解者成本,最终惠及终端用户。
跨链意图标准的必要性
建立统一的跨链意图标准将使求解者能够复用代码处理不同DApp的意图,降低开发成本。新DApp可以直接接入成熟的求解者池,而不需要自行建立求解者网络。第三方跟踪软件也能更容易地监控意图状态。
这个标准应该允许指定结算网络,让求解者和用户都能提前确定成本和执行时间。Across和Uniswap已经合作提出了一个专注于求解者用户体验的标准提案,旨在使求解者更容易支持多个结算网络。
总结与展望
“意图”概念目前还缺乏明确定义,这确实影响了用户体验。与其等待行业达成统一标准,不如由已经拥有大量用户流量的DApp率先采用某些基本标准,形成更大的求解者池。这样新的DApp也能从中受益,最终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Across和Uniswap已经联合提出了一个标准提案,旨在合并两者的订单流,培育更大、更具竞争力的求解者网络。这个标准专注于使求解者更容易计算收益,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报价。
实现链抽象和意图驱动的未来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协作。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接口,我们可以为用户创造真正无缝的加密应用体验,让区块链技术真正走向主流应用。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