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韩国知名交易所Bithumb宣布新增AIOZ和NEAR两个AI项目的韩元交易对。其中NEAR作为老牌Layer1公链早已为人熟知,而AIOZ Network则凭借其在去中心化存储与流媒体领域的积累,正积极向AI即服务和算力共享领域拓展,近期更发布了去中心化AI项目W3AI的白皮书。
在AI赛道日益拥挤的当下,老项目如何通过创新玩法在流动性紧缩的市场中赢得关注?深潮TechFlow对W3AI白皮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帮助读者快速把握这个项目的技术特点与实现路径。
AIOZ进军AI赛道的转型之路
作为一个兼具Ethereum和Cosmos互操作性的Layer1网络,AIOZ Network拥有由12万个全球节点构成的DePIN网络,这为其转型AI赛道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基础。当前AI发展面临着集中式云计算的诸多痛点:数据处理能力受限、使用成本高昂、数据隐私难以保障,以及中小企业参与门槛过高等问题。AIOZ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网络恰能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在数据源头就近处理,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更有效降低了数据泄露风险。
AIOZ Network的全球节点分布图
W3AI的双层架构设计
W3AI项目最核心的创新在于其基础设施层与应用层的双层架构设计。基础设施层依托AIOZ DePIN网络,通过分布式节点提供计算资源,采用多图拓扑结构优化节点间通信效率。数据存储则通过AIOZ W3S系统实现全球分布式存储,结合AIOZ IPFS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应用层则聚焦于AI即服务(AIaaS)的实现,为开发者提供友好的API接口和工具集,支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在内的多种AI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联邦学习技术,允许节点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协同训练AI模型,在保证数据隐私的同时提升模型性能。
W3AI基础设施层的节点分布示意图
智能路由与工作流机制
为确保双层架构的高效协同,W3AI引入了人工智能化路由系统。这套系统能动态评估节点负载和网络状况,智能分配计算任务,有效避免单点故障。在具体工作流实现上,W3AI采用端到端的加密处理:从数据加密输入、任务分布式执行,到结果加密输出,全程保障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路由的任务分配路径示意图
生态经济模型
AIOZ代币在生态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作为节点贡献者的激励手段,又是平台服务的支付媒介,同时还具备治理功能。项目方设计了精细的代币经济模型,部分交易费用用于网络运营,部分直接销毁以控制通胀,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循环。
W3AI生态系统中的代币流动示意图
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AIOZ W3AI在技术架构上展现出诸多创新,但项目仍面临实际落地的考验。当前市场对去中心化AI解决方案的接受度尚待培育,系统运行成本的控制也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份白皮书更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蓝图,其实际效果还需经过市场的检验。
在Web3项目纷纷向AI转型的浪潮中,AIOZ的这次尝试能否获得市场认可?时间将给出最终的答案。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