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密社区掀起了一股抵制积分制的浪潮,一位资深参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积分制就是项目方操纵市场的毒药,以后我再也不会参与任何积分类的交互活动。”这番言论折射出社区对积分制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要追溯到4月30日EigenLayer公布EIGEN代币空投规则。当晚Bankless直播间与EigenLayer创始人进行直播时,不得不关闭用户评论功能以应对汹涌的质疑声浪。除了空投数量不及预期、代币分批解锁等问题外,最令用户愤怒的是项目方根据IP地址封锁特定地区的用户,导致许多积累了大量积分的参与者最终无缘空投。
EigenLayer事件像一根导火索,彻底引爆了社区对积分制积压已久的不满。Compound创始人公开宣称”积分时代已经终结”,被誉为”空投鼻祖”的项目创始人也建议”直接发行代币而非积分”。曾经备受追捧的积分制,如今在舆论场上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声誉危机。
积分制背后的信任危机
实际上,在EigenLayer风波之前,积分制就屡屡爆出各种问题。从老鼠仓、规则不透明到数据缩水,这些问题在EigenLayer事件中被集中放大。其中,内幕交易和大户垄断是最受诟病的两大顽疾。
以EigenLayer为例,项目方在4月30日才公布空投快照日期是3月15日。然而多个大户地址却在快照后第二天就”精准”转出了所有存入的代币。传奇交易员GSR在3月16日转出了价值700万美元的wBETH,币安新注资的钱包也在同一天提取了价值1300万美元的wBETH。这种”未卜先知”的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存在内幕交易。
Blast网络也曾被曝在未公告的情况下,为某些Dapp偷偷增发大量黄金积分。io.net项目则被质疑项目方和VC伪装成普通用户偷挖积分。此外,积分计算规则的不透明导致的数据错误、积分缩水等问题也频频发生。
EtherFi就曾陷入”积分缩水”争议,用户发现相同条件下获得的积分比竞品少10%。Blast主网上线后推出的新积分规则更是引发众怒,用户需要支付约50美元Gas费迁移资产,却发现承诺的10倍膨胀变成了随机倍数。虽然官方后来解释是UI显示错误,但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严重损害了用户信任。
更让普通用户无奈的是,积分制本质上已经成为”大户的游戏”。在EigenLayer的空投中,某巨鲸一人就获得了355万枚EIGEN,占总空投量的4.26%。这种悬殊的差距让许多社区成员感叹,积分制已经背离了公平分配的原则。
投入与回报的失衡
当前大多数积分制项目都陷入同质化困局,基本套路都是”拉人头、存资金、赚积分、等空投”。这种简单重复的模式不仅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更暴露出投入产出严重失衡的结构性问题。
业内人士Ken指出,积分制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平台与用户的利益。在Web2世界,积分体系有明确的获取和消耗机制。而当前Web3项目的积分更像是项目方”空手套白狼”的工具——用户投入真金白银和时间精力,换来的可能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空投承诺。
Solana生态的Drift Protocol就是典型案例。在推出积分活动数月后,项目方却根据OG身份而非积分进行空投,让冲着积分参与的用户血本无归。更讽刺的是,项目方通过积分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TVL和用户增长,估值水涨船高,而用户承担了全部风险。
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导致许多用户开始反思:当项目方可以随意更改规则,甚至完全无视积分时,用户的付出还有什么保障?一位社区成员无奈地表示:”积分制就像结婚前夜突然加价的彩礼,让人进退两难。”
积分经济的商业生态
尽管争议不断,积分制依然在加密世界蓬勃发展,甚至催生出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从Blast到Eigenlayer,越来越多的项目加入积分激励的大军。据The Block报道,今年2月市场上已有14个项目发行了超过1115亿个积分。
这种热潮催生了专门的积分交易平台。Whales Market作为先行者,目前已完成约1.1亿美元的交易量。其他如Michi Protocol、PointMarket等平台也应运而生。Pendle则创新性地将积分收益代币化,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与此同时,围绕积分设计的第三方服务正在兴起。链上积分管理工具Stack获得了300万美元融资,Trusta Labs等平台则致力于构建透明可审计的积分系统。这些创新尝试或许能为积分制带来新的可能性。
重构积分制的未来
面对积分制的种种乱象,行业开始探索更健康的发展路径。专家指出,当前Web3积分系统最大的问题是中心化和不透明。项目方可以随意调整规则,甚至操纵积分分配。解决之道在于将积分上链,或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Trusta Labs CTO Simon强调,积分系统应该对不同行为设置不同权重,避免变成纯粹的资金游戏。加密用户Nancy则建议拓展积分的使用场景,不仅限于空投兑换,还可以包括产品折扣、治理权等多元化用途。
Archetype VC研究员Katiewav提出,积分系统的核心应该是促进产品使用,而非单纯的积分积累。她以社交平台Farcaster Warps为例,说明明确的积分使用场景可以降低投机风险,建立更健康的产品生态。
这场关于积分制的大讨论,折射出加密社区对公平、透明的永恒追求。或许正如一位资深从业者所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积分制,而在于如何设计一个尊重用户付出的系统。”在投机泡沫逐渐消退的今天,回归用户价值或许才是积分制重获新生的唯一出路。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