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sync空投规则取消 进入自由领取新时代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加密社区传统空投机制正面临信任危机。ZKsync近期空投仅10%地址合格,严苛规则叠加”协会自行决定”条款引发争议,被质疑存在老鼠仓。项目方单方面掌控分配权,导致大量用户空手而归,生态项目组建联盟施压。LayerZero、Taiko等明星项目也因规则不透明遭诟病,加密精神中的去中心化与公平性受到挑战。空投正从社区共赢机制异化为项目方的权力工具,用户与开发者的流失风险加剧。

曾经令加密圈引以为豪的项目方与社区互动模式,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这个以交互、链上贡献和空投奖励为特色的生态系统中,ZKsync最新发布的一条声明彻底动摇了这种基于信任的传统互动方式——”所有与空投分配相关的决定均由ZKsync协会自行决定”。这不禁让人想起此前Taiko联合创始人面对空投质疑时的回应:”规则不透明是因为透明也无法解决分歧。”

曾经作为连接项目方与社区用户纽带的空投机制,如今似乎正在演变为项目方手中的权力工具。越来越多的明星项目方开始以傲慢姿态对待空投分配,不再将其视为与社区用户互相成就的桥梁。这种转变让人不禁担忧:那些曾经支撑加密世界的去中心化、透明和公平精神,是否正在悄然远去?

空投盛宴背后的残酷现实

继上月LayerZero反女巫空投重创撸毛圈后,6月11日ZKsync宣布的空投方案再次给这个群体带来沉重打击。经过四年等待,最终仅有69.5万个地址符合空投资格,占总地址数的十分之一,远低于TrustGo报告中预测的205万至290万的范围。更令人震惊的是,9203个地址就瓜分了近四分之一的空投总量。

在社交媒体上,无数用户晒出了自己”全军覆没”的查询结果。作为兼具明星创始人和顶级资本背书的项目,ZKsync一直是撸毛党心中的”白月光”。一位社区KOL感慨道:”有人辞职专职做ZKsync交互,有人卖房贷款参与,如今他们不仅失去了空投资格,更彻底失去了继续投入的信心。”这种失落感,就像经历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感情长跑后遭遇背叛。

规则之外的决定权争议

ZKsync此次设置了七项严苛的空投标准,包括智能合约交互次数、交易笔数、代币种类等要求。但真正引发争议的是项目方在申领界面中的声明——满足条件并不保证获得空投,最终决定权完全掌握在ZKsync协会手中。这种将规则解释权完全收归项目方的做法,让许多用户感到愤怒。

一位加密社区成员表示:”我们可以接受严格的规则,但绝不能容忍项目方肆意妄为。”更令小额用户不满的是,ZKsync还宣布回收那些分配代币不足450个的地址份额。这些举措让空投机制彻底沦为项目方单方面掌控的游戏。

暗流涌动的信任危机

随着仅10%的合格地址比例曝光,关于”老鼠仓”的质疑声浪越来越高。面对社区质疑,ZKsync始终保持沉默,而合作方Nansen则急忙撇清关系,表示仅提供过特定钱包集群数据,并未参与空投分配建议。NFT交易平台Element也澄清未收到任何空投,种种迹象都将矛头直指项目方自身。

虽然网络上流传着不少成功领取空投的截图,Bankless联创David Hoffman也出面表示多数用户对空投结果满意,但华语区职业撸毛党几乎全军覆没的事实,让这些”正面案例”显得格外刺眼。原生项目Zyfi宣布收到164.2万枚ZK代币的消息,反而加深了社区对分配不公的疑虑。

生态联盟的反击

在舆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由zkApes、Element、Argent等组成的反老鼠仓联盟应运而生。这个联盟正试图通过集体施压,促使ZKsync重新审视空投分配方案。但摆在项目方面前的是一个两难选择:让步就意味着承认存在不公,坚持现状则可能失去大量用户和开发者。

从Taiko到LayerZero再到ZKsync,近期因空投争议引发的信任危机正在形成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当项目方与社区用户之间的权力天平过度倾斜时,曾经引以为豪的去中心化理念将面临严峻考验。在加密世界的发展历程中,空投规则的透明度始终是衡量项目去中心化程度的重要标尺,这一点,或许值得所有从业者深思。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394.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7月29日 下午9:04
下一篇 2025年7月29日

相关推荐

  • Vitalik倡导”多元化”ID方案:提升数字身份隐私保护新策略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日提出革命性的”多元化身份”数字身份系统,这一创新方案有望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更公平的数字社会参与。 在最新发布的深度技术博客中,Buterin详细分析了基于零知识证明(ZK-proof)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优势与潜在风险。他特别指出,即便是最注重隐私保护的系统,若强制要求&#82…

    2025年6月30日
    6900
  • 现货比特币ETF申请最新进展及市场关注度分析

    简单来说 多家机构已向美国SEC提交现货比特币ETF申请,包括贝莱德、富达等金融巨头。 SEC迄今拒绝所有现货比特币ETF申请,主要担忧市场操纵和投资者保护问题。 2023年12月更新显示,市场预期2024年1月可能出现首批获批现货比特币ETF。 现货比特币ETF被视为加密行业的”圣杯”,能让投资者无需直接持有比特币即可获得敞口。尽管加拿大、巴西等国已推出比特币ETF,美国SEC始终以市场操纵风险为由拒绝申请。2023年6月贝莱德提交申请后,引发新一轮申请潮,分析师预计2024年1月批准概率达90%。若获批,将显著降低普通投资者参与加密货币市场的门槛。

    2025年8月19日
    7700
  • AI框架解析:智能体与去中心化技术深度探索

    摘要 AI框架正成为加密领域的新兴基础设施,类似公链与DApp的关系。Eliza、G.A.M.E、Rig和ZerePy等框架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多场景AI智能体开发,并引入代币发行新范式。链上AI智能体可能通过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创造金融玩法及DeFi互操作性实现价值。未来框架或催生比GPT Store更具创意的Web3经济生态,推动去中心化AI发展。

    2025年7月9日
    4800
  • 信任危机实验:探索ePBS协议内置机制的优势与挑战

    TL;DR ePBS 的设计核心是围绕 Builder 安全性而构建的概念,它授予 Builder 对区块交易的完全控制权。 ePBS 是将 PBS 直接纳入以太坊共识层的提议,被称为 In-Protocol PBS,旨在应对潜在的中继故障和消除系统内单点故障。 ePBS 依旧沿袭原 PBS 的基础,通过降低单一实体对区块内容的控制能力,提高网络的抗审查性和去中心化。 Payload Timeliness Committee(PTC)作为监督作用,确保新区块中的交易内容及时性与有效性。

    2025年9月18日
    1600
  • Kusama Coin (KSM) 是什么?全面解析KSM加密货币

    Kusama Coin(KSM)是Kusama网络的原生代币,采用去中心化治理模式,由社区持有者通过投票决定协议更新。作为Polkadot的测试网络,Kusama允许开发者在真实环境中试验区块链项目,再部署至Polkadot主网。KSM用于质押、参与平行链拍卖及链上治理,年通胀率10%。其价格波动显著,2021年峰值达621美元,但受市场影响大幅回落。Kusama通过中继链和平行链架构提升扩展性,验证者和提名者通过NPoS机制维护网络安全并获取奖励。

    2025年10月7日
    37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