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到的Coinbase Ventures投资组合公司包括Optimism、Arbitrum、Celestia、Eigenlayer、Stack、ThirdWeb、Syndicate、Conduit、Alchemy、Socket、Everclear、Reservoir、Starkware和Matter Labs等知名项目。
在EVM L2生态系统中,L3s(或称”Layer 3s”)正逐渐成为链上开发部署的新趋势。这些新兴技术不仅改变了开发者的工作方式,也将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L3s的兴起背景
随着L2s成为链上活动的中心,它们面临着保持去中心化和与ETH L1对齐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选择构建L3s——这些应用链能够结算到底层L2,同时提供更高的定制化空间。这种趋势正在重塑我们对区块链架构的理解。
L3的核心特征
L3s可以被视为”链上服务器”,它们拥有独立的状态环境和费用市场,同时结算到底层L2并利用其分发机制。这种架构为应用提供了自定义区块空间,同时又能共享L2的流动性和用户基础。
在成本方面,L3s相比传统方案可以降低高达1000倍。这主要得益于更低的入门成本、略低的结算/执行成本,以及最重要的替代数据可用性方案。根据数据显示,使用ETH L1数据的L2中,数据可用性成本占总成本的95%以上。
可定制性是L3s的另一大优势。由于对去中心化的要求相对较低,开发者可以在L3上实验新的代币经济模型、虚拟机架构以及替代数据可用性方案。比如,开发者可以在ETH L2上构建Solana VM,或者选择Celestia而非ETH L1作为数据可用层。
L3与L2的关键区别
虽然L3s和L2s都是汇总链,但两者存在显著差异。L3s结算到L2而非L1,资产桥接方式也有所不同。最值得注意的是,L3s可以选择使用替代数据可用性层,如Celestia、EigenDA或Arbitrum AnyTrust,而L2s必须使用ETH L1以确保一致性和去中心化。
在技术实现上,L3的软件堆栈不必与其底层L2相同。例如,许多运行在Arbitrum Nitro上的L3会结算到基于OP Stack的Base链。主流L3堆栈通常是对现有L2堆栈的修改版本,Arbitrum和OP Stack都推出了专门针对L3需求的定制化堆栈。
L3的部署方式
开发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启动L3。由于主要使用无权限/开源技术堆栈,开发者可以选择自行运行基础设施,也可以利用Conduit、Caldera等RaaS提供商的托管服务。此外,Syndicate等白标服务提供商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整合了各类基础设施服务。
L3的未来发展
随着L3技术的成熟,我们可能会看到几十到几百个L2中心与数百万个L3并存的局面。这种架构可能成为区块链领域的”AWS”时刻,大幅降低构建主流规模链上应用的门槛。
从成本角度看,L2的年运营成本可能高达七到八位数美元,而L3的运营成本通常在25,000到50,000美元之间。这种成本优势将使L3成为开发者实验新框架的理想平台,推动多虚拟机环境的出现。
要实现L3的广泛应用,流畅的互操作性和链抽象至关重要。L3需要专注于提升桥接功能,减少延迟并提供一站式流动性,以改善用户体验。目前,关于在排序器级别引入原生概念的协议研发仍在进行中。
行业展望
L2生态系统应该为L3开发者的快速增长做好准备。这些开发者希望创建隔离的链上应用体验,同时又能利用底层L2中心的优势。Coinbase Ventures正在积极关注这一领域的创新项目,欢迎相关建设者通过Twitter联系交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官方声明。Coinbase可能与文中提及的部分实体存在财务关系,但对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011.html